王乾任
不算台北都会区,全台湾最有名、最活耀的独立书店,当属坐落于嘉义市长荣街的洪雅书房,虽然洪雅书店的店主人余国信自谦,洪雅只是“浊水溪以南最活耀的社运书店”。
我自己是嘉义人,住家离洪雅书店不远,走路约莫十分钟不到的路程,深知一家独立书店能在这个地方存活十多年有多么不容易。这里可是连最好做的酒水生意都不一定能撑得下来,更别说开书店了,而且还是不卖参考书(中南部大多数书店都一定会卖教科书与参考书),不卖文具(台湾的小区书店特色是复合销售文具,文具是主要获利来源),不卖畅销书,只卖自己想卖的书的独立书店。
长荣街是一条只有两线道的小马路,更像宽巷而非马路,马路两旁全都是民宅,而且是非常有嘉义特色的两层楼木造日式民宅(虽然很多目前已经改建或整修,看不出当年的日式木造建筑模样)。周间午后造访,只有一片安静,偶尔几辆摩托车路过,绝非人声鼎沸的商业闹区。然而,南台湾最有活力的独立书店洪雅书房,就坐落在此不起眼的小街道上。
说洪雅书房最有活力,当归功于主事者余国信。当年在台南昆山工专汽修科读书的余国信,亲眼看见许多环境污染破坏的状况,觉得环保与环境教育十分重要。世纪末的1999年,年仅21岁的余国信,在嘉义创办了洪雅书房。
“洪雅”是早年在嘉义附近活动的平埔族的族名,余国信以此作为书店名称。“洪雅”是日本人移川子之藏在人类学的调查中,于日据时代发现云林斗南(他里雾社)、嘉义市(诸罗山社)、嘉义县民雄(打猫社)为平埔族中较为相似的族群,当时命名为洪雅族(数据源:http://chiayi-hoanya.blogspot.com/2008/06/1.html)。
问起为什么想开书店?国信兄开玩笑地说,“因为小时候不读书啊!”其实,国信兄小时候家境并不好,连毕业旅行都没钱参加。长大后爱上赏鸟,后来又因此而爱上山林大地,了解到台湾的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于是开始参加环境运动,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只不过,他始终觉得朋友之间似乎欠缺了点什么。
有一次,国信兄回嘉义时进到医师张宏荣开设的“台湾图书室”,发现在这个充满藏书、还有人导读的另类图书馆里非常开心,尔后常常跑去看书,还下定决心,毕业后“不如来开间书店好了!”这样便可以提供一个让朋友聚会的空间,连结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朋友们想过来时就可以过来。
洪雅书房专卖文史、环保类的人文书籍杂志,以及冷门非主流的小众音乐、T恤等,一看就是包准赔钱的生意。当初没人看好余国信的洪雅书房能够活下来,笑说不到三个月肯定结束营业。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洪雅书房几经搬迁,但在国信兄的坚持,以及众人支持之下,还是活下来了。2005年余国信在长荣街买下一栋透天厝,书店经营得越来越稳健,也越来越强壮。
洪雅书店小归小,销售的书籍冷门归冷门,店内布局仍然很雅致,地板是木头地板,书店空间呈现环保与自然野趣,且不吝于让来客坐下来阅读、休憩,一点都不像寻常商业空间,反而更像是一般人家的大书房。店内一角,则张贴着许多读者写给洪雅书房与余国信的信件,可见其人气之高。
洪雅书房除了卖书、CD以及环境保育相关商品之外,每周三晚上还固定举办免费演讲、读书会等,目前已经持续举办了六百多场。书房的演讲活动有了知名度后,吸引不少在地文史及环保生态人士、作家聚集,除了新出道的作家、歌手把小书店的讲座当成圆梦基地,陈明章、胡德夫、侯孝贤、昆滨伯等名人,也都曾来洪雅书房演讲。如今每周三晚上的演讲,总是把十多坪大的小店挤得人满为患,成为嘉义的文化地标。
走复合经营之路
当年洪雅书房刚成立时,有一群人婆婆妈妈十分支持余国信的书店计划,虽然不见得会买洪雅书房店内陈列贩卖的书籍,却义无反顾地每个人每个月出资五百元(新台币)给余国信缴纳书店的店租,让他免于书店业绩不佳被迫关门的窘境。
国信兄为了支撑书店营运,也去打过许多零工,送报、送货,跑到台南七股兼任解说员,可以说只要能赚钱什么都干,就是要坚持把洪雅书房办下去,难怪可以感动一票根本不买书的婆婆妈妈,出钱出力,让他维持理想。
洪雅之所以能够坚持下来,除了国信兄肯拼命,还有一群志工力挺外,也跟洪雅书房的经营理念和落实方式的转型有关系。国信兄有鉴于社运人士越活越穷,独立书店越走利基越窄的困境,决定走一条复合经营之路。
身材极为瘦长的余国信,总是穿着极为简单的T恤、牛仔裤,骑着他那台有点破旧的摩托车,成天四处奔波,仿佛有三头六臂和用不完的精力一般,到处都能见得到他的身影,嘉义的许多文化保存与古迹抢救活动都与他脱不了干系。
国信兄成立过不少组织,像是抢救嘉义地区古迹与文化资产的“洪雅文化协会”,在网络募集发起傻子募股、协力修屋运动(像是二通·六七二、动力馆等),重新活化北门车站的“玉山旅社咖啡”,将其改造成人文旅游者喜欢的背包客旅店,同时协助成立咖啡馆。另外还催生了集结有机小农、文创、休闲的“古墟23.5°/市集”。因为书房有机农法讲座的大受欢迎,他更是直接揪团租地种有机水稻,推广起秀明自然农法,自产自销。
上述的一切,都是余国信与一票支持者,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试出来的成果。果然也因此而将洪雅书店的名声进一步打响,让洪雅书店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或许这也是一种兼顾文化与环保的社会企业的经营型态。
洪雅不是一只孤鸟
我以为像余国信这样不肯妥协不肯认输的“傻子”,正是台湾社会最宝贵的资产!还好,傻人有傻福,傻子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一直坚持下去,吸引越来越多认同其理念与作为的支持者靠拢,协助这个傻子完成更多更大也更有趣的事情!
好比说,如今的洪雅书房已经不是孤鸟一只,有越来越多的关系企业与其共生共荣,像是坐落在喷水池附近的台湾图书室、北门车站的玉山旅社,台南还有洪雅书房的分店,嘉义乡下还有一块田地专门生产余国信自耕自产自销的稻米鸭耕米(以秀明自然农法耕种的有机米,余国信也成了在嘉义推广秀明自然农法的推手)。今年春节后国信兄在脸书上说,今年洪雅集团应该可以转亏为盈!
余国信除了积极参与反核等与永续台湾有关的社会运动之外(国信兄参与的社会运动更偏向生活政治,希望人民能够以永续经营的观念在土地上好好生活),更致力于抢救地方古迹,推广嘉义在地文化保存、修复与发扬。像是将嘉义旧监狱保存与转型成文创园区,日据时代北门车站的老旅馆玉山旅社于2009年重新开张,都是在余国信积极奔走之下,最后才顺利保存下来,并且得以商业营运模式维持。
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最近几年嘉义市内掀起的一波日据时代木造老旧建筑的保存、整修与重新再利用的热潮,还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创业。我总隐隐认为,这与余国信及其团队致力推动嘉义在地文化保存与发扬的努力有关,余国信让更多人看见老嘉义的文化之美,成为某种先行者,启发了许多人的想象与投入。
国信兄希望,“洪雅书房与其关系企业”也能成为嘉义市的文化地景,成为外地游客来嘉义必访的景点。某种程度上国信兄做到了,越来越多前往嘉义旅行的朋友,会出没在玉山旅社与台湾图书室,坐下来喝杯茶、看看书、聊聊天,听听这些老建筑的故事,品味老建筑与老嘉义的文物风情。
余国信的脑中永远有数不清的新点子,每天为了脑中的理念四处奔波忙碌,到处演讲宣传,忙得不亦乐乎。不过,也因此,书店营业时间越来越不固定,卖书也不再是余国信的主业而变成副业。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洪雅仿效莎士比亚书店,在2014年春节过后,国信兄推出了以工换宿计划,让有意来嘉义短暂居游的朋友,可以在洪雅书店工作,换取在这里留宿。我猜想这应该也很大地解决了国信兄分身乏术的困扰;当然,我更相信以工换宿,可以让更多对洪雅与嘉义有兴趣的朋友,亲身感受一下嘉义与洪雅的魅力。
洪雅书房,也不再只是一家独立书店,更是嘉义在地文化保存与发扬的基地,群聚有志之士的基地,这恐怕也是当年一身憨胆回嘉义开书店的余国信始料未及的吧?!
洪雅书房
地址:嘉义市长荣街116号
http://blog.yam.com/hungya
链接阅读:
洪雅书房的其余关系企业
玉山旅社
位于嘉义市阿里山小火车北门车站旁,1950年代落成,已经是六十年历史的老建筑,曾经一度面临拆除命运,在余国信等人的积极奔走之下,最后得以保存。2009年,玉山旅社经过整顿后重新开门见客,目前一楼是罗姊咖啡,提供公平贸易的雨林咖啡,另外有一间套房;二楼则是以日式榻榻米为主的大通铺,提供背包客住宿。户外还有一片庭园,隔着广场与北门车站遥遥相望。
玉山旅社整体空间有浓厚的怀旧氛围与人文风情,是嘉义新兴的人文景点。
地址:嘉义市共和路410号(北门驿站前)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四14:00-21:00;周五至周日14:00-22:00
http://www.wretch.cc/blog/YUSHANI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