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杰
“赞赞,进门把鞋换了”。
“赞赞,你把你的玩具收拾起来”。
“赞赞,你不要把水洒在地上”。
“赞赞,你不许……”
儿子一天天长大,我发现自己也变得一天比一天“口罗唆”。我好像一直在纠正他的行为,并且每天都在重复,有时还会跟孩子发火,因为他好像一句都听不到,只顾着自己玩。但是我发现即便我发火了,下一次孩子也未必记得。
赞赞,三岁半,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进门不脱鞋,直接往屋里跑。每一次都需要我说好多遍,几乎每一次他都毫不理会。有一天,我尝试做了一次改变。赞赞如往常从幼儿园回来,进门后,我像往常一样说了一遍,“赞赞先换鞋子”。他又往屋里跑。这次我没去抓他,而是把门打开,开心地说:“赞赞,咱们玩一次进门脱鞋的游戏吧。”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乐呵呵出去了,敲门,进门,脱鞋,换鞋。看到他换好鞋子,我立即给予了表扬,他得意地走了。就这样连续几天,每次回到家都玩一次进门换鞋的游戏。
经过几天学习之后,儿子的坏习惯不见了,他已经学会了或者说习惯了进门换鞋这件事情。之后我又用了相同的方法,改变了他坐车的習惯。为了让儿子坐车的时候坐到后排座,我每天送他上幼儿园时,都会带上他喜欢的玩偶,并且请他一路照顾这些玩偶。时间长了,即便不带着玩偶,他也会习惯性地坐到后排座。相比,我每次直接告诉他怎么做,他都会说“我就不……”,有时还会闹情绪。
妈妈的“口罗唆”为什么会无效呢?难道是孩子不懂妈妈说的规则吗?为了证明这一点,我扮演了坏孩子和好孩子,然后让儿子分辨出哪一些行为是被接受的,哪一些是不被接受的。
结果很意外,儿子几乎都能回答正确,也就是说,孩子是知道规则的,只是有时会控制不住。很多时候,妈妈们都不放过这些小错误,口罗唆或者批评,殊不知这样让孩子更反感。
记得心理学家格思里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一只小猫被放到一个迷宫里,如果它“接触”到了柱子迷宫门就会打开。一只小猫因为无意间碰倒了柱子,之后门开了,那么它下次就会想办法把柱子碰倒;同样如果另一只小猫是因为咬了柱子然后门开了,那么它下次还会咬柱子。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孩子用哭获得了糖果,下一次很有可能还用哭来获得其他想要的东西。一个孩子没把作业写完,家长批评了他,下一次孩子又没写完作业,家长又批评他。这样重复一次,家长就要改变方法了。否则,今后家长的任何说教都可能无效了。
对于一个2~5岁的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培养好习惯的有效方法,既避免了“口罗唆”,又避免了不愉快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