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追逐文化复兴之梦的《儒藏》项目专家

2014-05-30 10:48
职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一介精华中华文明

他是中国哲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其《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哲学研究者的必讀著作。

他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中国哲学体系,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他一生努力,不曾停歇。他,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一位中华文化复兴之梦的“逐梦人”。

前不久,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著的《儒藏》精华编前100册,在北京举行了新书发布会,这项国家重点科研工程的创始人就是年已87岁的汤一介。

从2004年起,作为《儒藏》工程的主持者,汤一介率领由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牵头的团队开始了繁重的《儒藏》编纂工作。

《儒藏》的编纂分两步走,先选取历史上较有代表性的典籍编为“精华编”,然后再扩展为全本《儒藏》。第一部分“精华编”,将我国历史上的500余种儒学文献编为282册;同时将韩、日、越三国150余种汉文儒学文献编为57册,共计约2.3亿字、339册,有望于2017年编完。第二部分则要再编约5000种儒家著述的大全本。整个工程预计要花费16年完成。有人说《儒藏》的工程量和编纂难度,相当于第二部《四库全书》。

点评:

十余载光阴,皇皇百余册,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埋首于传承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儒藏》,这是87岁的汤一介正在致力的浩大工程。

有人会问:一个耄耋老人,本该颐养天年,安享天伦之乐,为何还要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卷帙浩繁的文献编纂中?还有人问:一位哲学大师,早已功成名就,为何还要步履匆匆?

答案很简单,因为汤一介一生秉承八个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作为当代中国哲学界代表性人物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创建中华文化书院推动“文化启蒙”,到90年代最早提倡“国学”,汤一介把做学问与时代赋予的使命融为一体。

汤一介时常对身边人说:“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有经典存世。编纂《儒藏》,关系到中国人的文化自强、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对国家、民族的担当与职责。”

《儒藏》编纂的难度之高,稿件情况之复杂远超想象,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要求稿件要反复修改、反复打磨,文献整理和文字校对要一丝不苟,进度必须无条件服从质量。在汤一介看来,《儒藏》的好坏,全在于质量,要细致到标点的使用上。

2004年《儒藏》工程启动时,汤一介已经患病,但他仍义无反顾地投入工作之中。

在他眼中,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前夜,当一个民族处在复兴前夜之时,她必须回顾自己的历史文化,从中汲取力量。他深刻认识到,民族和国家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支撑。而他则身体力行,笔耕不辍,做中国思想文化的忠实“守夜人”。

猜你喜欢
一介精华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不同的茶第几泡是精华
杭州六品书院作品展
“精华”之说欠妥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汤一介:自由的思想最重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汤一介、乐黛云夫妇的藏书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先生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