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恒忠
韩永文同志的两本经济文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主要收录了作者自1985年至2010年这段时期参与研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工作的理论成果,翔实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在这两本文集中,作者紧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与制定的实务,注重从形势分析、政策拟定、决策执行等角度进行深入思考,注重从市场经济机制、价格改革、宏观调控、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等角度进行全方位回应,深入细致地发掘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所在。认真研读这两本文集,无论是对于回眸审视我国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还是加深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把握、增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都是大有裨益的。
主张建立充分竞争的、信用的、法治的市场经济,为市场有序配置资源创造良好环境。资源配置效率问题是经济学关注的基本问题,而市场化被认为是一种最为有效的配置方式。围绕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方向,从1984年10月到2003年10月,党的中央全会先后通过3个关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包括2013年11月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市场取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但实际上,即便时至今日,我们仍不得不承认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一定距离。韩永文同志在多篇文章中敏锐地发现,我国市场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主要面临垄断、信任缺乏、法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作者反复强调,市场经济是競争经济,“反对和禁止垄断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是市场关系的基本准则”,“没有信用就没有市场经济”,“要形成反对市场经济信用缺失的制度规范和市场约束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没有法制约束很难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以充分竞争为核心、以良好的信任为基础、以健全的法制为保障。这些观点大多发表于2001年左右,其时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开始倡导“法治的市场经济”而逐渐在“吴市场”之后赢得了“吴法治”之名,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这些论述的深刻与前瞻。
管住政府“有形之手”、为市场“无形之手”松绑,明确提出价格管理定位应从“定价格”转变为“定规则、当裁判”。价格是市场最灵敏的信号,也是政府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韩永文同志在总结思考“价格双轨制”改革规律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政府在价格问题上如何自我定位的问题。所谓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调拨价格”和“市场自行定价”并存,这是我国改革开放早期出现的一种特殊产物。作者充分肯定“价格双轨制”改革的历史作用,客观上逐步地、在边际上把市场价格引入到计划经济当中,降低了体制转换的成本,实现了“帕累托”式变革。但这种双轨并存、逐步过渡的增量改革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导致了“官倒”、权力寻租、不平等竞争等现象,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和价格管理。著作中关于“价格管理”的部分,一个核心主题就是研究思考新时期价格管理定位问题,反对把价格调控目标当作指令性目标和必须完成的目标,而应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指导性目标,全面发挥它的预测、引导和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应实现价格管理工作由“定价格”向“定规则、当裁判”转变,更多注重研究制定法律法规和进行价格监督检查。这无疑是从根本上解决因政府干预而形成价格“双轨”现象的釜底抽薪之举。
注重总结把握宏观调控规律,强调完善和丰富宏观调控政策体系。韩永文同志在两本经济文集中对政府宏观调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性思索,着眼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不少富有新意和规律性的认识。一是强调分类指导,反对搞“一刀切”或“急刹车”。作者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的几次大的宏观调控措施和若干次微调政策的实施效果,认为1980年的调整、整顿和1988年开始的治理整顿,都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其中主要原因是“带有很强行政色彩和‘急刹车式的调控方式,使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关系绷得很紧,市场供求和物价水平剧烈摆动。”为此,作者强调要根据发展现实情况和不平衡特征,实行差异化调控,不能搞“一刀切”和“急刹车”。二是强调打“组合拳”,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作者认为,宏观政策的实施需要宏观政策工具来操作,需要形成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用机制,主张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这就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产业政策、社会发展政策相结合。三是强调制度创新,为宏观调控提供制度框架和支撑体系。作者通过分析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的应用,不仅在微观经济层面,而且在宏观经济层面特别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具有实际意义。因而,“政府干预经济或宏观经济调控,应该是在一定的国家法律规定下进行,它实际上是一种制度安排。”对我国来说,当务之急是“在不断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加快推进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尽快形成比较完整的新的制度框架。”这些见解超越了一时一地,今天读来仍是掷地有声。
积极发挥“政府之手”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倡导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结构问题,既是建国以来我国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的历史性难题,也是伴随改革发展进程不断以新形式新矛盾出现的时代性课题。韩永文同志对这个问题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保持了高度关注,进行了大量论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作者就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降低物质消耗、工业速度与物质基础相适应的角度,对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阐述,富于创见性地提出“在产业结构上倾斜发展能源、交通、通讯、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设施。”其中《1987年的经济形势分析》一文,针对当时控制社会总需求膨胀的所谓的“压缩空气”调控要求,提出解决问题应抓住主要矛盾,着手调整产品结构,加强能源、原材料、交通等薄弱环节。进入90年代,作者立足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增长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做到速度和效益、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相统一,并提出了把电子、石化、建筑、汽车工业作为我国90年代带头产业来发展的政策建议。新世纪以来,作者在结构问题上的认识不断深化和系统化,认为在我国经济盘子变大之时,加大结构调整不会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大力、动真格。尤其是,作者通过实证考察我国经济经历的几次大的周期性波动,得出了“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波动因素,由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较大的增长波动”“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稳定因素”等重要结论。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如何适应经济中速增长的“新常态”,保持结构调整的战略定力,很有启发意义。
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主张。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著作从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作者认为,从发展经济学观察,我国农业长期为工业化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及产品、要素、外汇、劳动力等方面贡献,与城市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形成了“二元”分割的局面;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由于我国长期采取服从于工业倾斜发展的特殊制度安排,实行农村为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服务的政策措施,从而形成了工农交易不平等、产品价格“剪刀差”、城乡隔绝等二元结构问题。为此,作者提出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打破旧有制度安排,通过诱致性制度创新、实行农村改革来推进。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期货农业、推进金融支持农业等系列政策建议。这些上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观点和主张,极富新意,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