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归属感哪里去了?

2014-05-30 10:48石破
南风窗 2014年9期
关键词:小圈子合群团队精神

石破

在战争年代,革命者可以“视死如归”。“归”到哪里呢?“归”到他所属的“群体”,以及该“群体”为之奋斗的事业。小时候,我们最不想看到老师的评语就是“这孩子不太合群”。在计划经济时期,“群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谁都不愿背上“脱离群众”的坏名声,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群体归属感”。当然,客观来说,它是以一定程度的压抑和丧失个人尊严与自由为代价的。

现在,在陌生人社会,我们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邻里没有了,亲戚也少了,过去一个村或一个社区的人你全都认识,现在你只是跟临时“有用”(对你的谋利、晋升以及满足感情需求来说)的人快速地接触,又快速地疏离,每个人都像《水浒传》里的“活闪婆”王定六,成了“快聚”、“快闪”一族。

整个社会充斥着一种轻微冷漠现象,我们只生活在由职业、阶层和经历等划定的小圈子里。即便在这个小圈子里,也是对手无处不在,彼此难觅温暖。当你辛辛苦苦活了几十年,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真正的朋友竟然还只是当初的那几个“老朋友”。

因为总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熟悉的小圈子里活动,超过这个小圈子的所有人都是陌生人,他们都可能是危险和心怀叵测的,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冷漠和提防,才能安然度过这暗藏无数杀机的险恶地带。

网络技术日益发达,大量的虚拟交往代替了面对面的接触,使得每个人都在往“不合群”的路上狂奔。我们厌倦了被人打扰,只愿意跟网络亲密接触。“不合群”再也不是人性中可能有的弱点,而变成了触目惊心的普遍现实。你可以拼车,可以拼单团购,可以互为“驴友”,当你们这唯一的联系中断,随即就会一拍两散。在淘宝上对你“亲,亲”不离口的店主,其实你们都并无兴趣知道对方姓甚名谁。手机上的导航软件让你不必再向人问路,缴费软件让你不必再去柜台前排队—你跟许多政府管理部门、社会服务机构的交往,正在迅速简化为与冷冰冰的自动化程序打交道。

正是越来越多的匿名者和匿名机构,割断了我们与其他人正常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安抚,使得我们虽然身处城市密密麻麻的人群中,内心却如沙漠般的荒凉冷寂。

在网上,成千上万的人可以一起喜欢某一位明星,一起拥戴某一个观点,或一起反对某一类人物……从微博“粉丝圈”到微信“朋友群”,设计者都力图满足人们对“群体归属感”的深度渴望。但不论以上哪一种“群”,都是虽有“群体”而无“归属感”—你不必为它献身,当然,也得不到它的终极安慰。

在某些农村地区,宗教信仰成了唯一能使人们重新产生“群体归属感”的所在。在城市很多组织的内部,其领导人也会格外强调“团队精神”。但“团队精神”并不等同于“群体归属感”。“团队精神”的内核不是为了成员的精神交流、心灵的互相抚慰,而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的而暂时组成的“团队”之领袖所吹响的战斗冲锋号。

职场成功代替了人生成功,成为我们赢得他人羡慕眼光的唯一标记。所以,我们理应在通向职场成功的道路上,闭锁自己的内心,压抑丰富的天性,埋头苦干,流血流汗,无暇他顾。

但,其实这并非我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我们的身体是疲累的,我们的内心是寂寞的,我们的灵魂是乏味的。重新寻回旧时代以压抑个性为代价的“群体归属感”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但我们仍然渴望敞开心灵,打破隔阂,互相忠诚和体谅他人,乐于为群体牺牲,从而享受真正归属于一个群体的踏实感觉!

猜你喜欢
小圈子合群团队精神
谈合群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精神培养研究
党员干部要自觉远离“小圈子”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帮孩子治疗“不合群症”
编者的话
论企业如何建造团队精神
找出不合群的词
远离“小圈子”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