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优良抗盐无性系X5选育研究

2014-05-29 01:49:40张江涛晏增马永涛王海波
河南林业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盘锦盐渍材积

张江涛,晏增,马永涛,王海波



刺槐优良抗盐无性系X5选育研究

张江涛1,晏增1,马永涛1,王海波2

(1.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郑州 450008;2.孟津县林业局,河南 471100)

选育出在滨海盐渍区表现突出的优良无性系X5,在适生发展区9 a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0.33 m、16.83 cm、0.1218 m3,比当地刺槐分别增益39.05%、27.53%、134.29%;比3-I分别增益40.2%、14.65%、139.36%。

刺槐;无性系;X5

刺槐(L)原产美国,适应性极强,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是生态防护、工业用材、薪材、蜜源、饲料、改良土壤等多用途树种。在中国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广大区域内均有栽植,尤其在我省的林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南省的刺槐良种研究从“六五”持续至今[1],继前三期刺槐速生优质新无性系选育后,于2004年开始进行了第4期刺槐无性系对比试验,现将刺槐优良抗盐无性系X5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盘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786 h,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75 d,大于等于10℃积温3 428℃~3 448℃,年平均降水量634 mm。土壤类型是滨海盐渍型土,耕层土壤pH值7.6,全盐含量3.0 g/kg。

1.2 材料与方法

无性系选育研究的材料均来自近年国内外优良无性系和优树,2003年在盘锦市营造无性系对比试验林,挖穴规格50 cm×50 cm×50 cm。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4株方形小区,株行距4 m×4 m,截干造林,试验林四周设保护行,造林成活率95%。

造林后,每年树木生长停止后调查树高、胸径、主干高、枝下高、冠幅(分别测定东西、南北冠幅,以东西和南北的积进行统计),生长过程注意观察病虫危害情况。

统计分析有性状方差分析、LSD检验、遗传参数估算和无性系综合评价[2-3]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性系生长结果

2.1.1无性系生长结果见表1。

表1 盘锦区试林的生长量调查结果

由表1看出:盘锦试点胸径的均值为13.68 cm,变幅在9.78~16.83 cm之间,胸径的极差为7.05 cm;树高均值为9.21 m,变幅为7.93~10.40 m,极差为2.47 m;材积的均值为0.0746 m3,变幅为0.0301~ 0.1218 m3,极差为0.0917 m3。

盘锦试验点树高占前两位的是:二乔、X5;胸径占前两位的是:X5、二乔;材积占前两位的是:X5、二乔。

由表1可知,X5在盘锦试验点表现突出,表现出优良的速生性和较强的耐盐渍适应性。

2.1.2各性状方差分析

采用Bartlett测验法[2]对小区平均数进行方差齐性和正态分布检验,结果表明:满足方差分析要求。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各性状方差分析

由表2可见:盘锦试验点10个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在5%水平上差异显著。

对以上各生长性状进行LSD多重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各性状LSD多重比较

2.2 各无性系综合评价

在同一地点,由于同一无性系不同性状的优劣表现不一致,致使依据不同性状评价同一无性系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所以对无性系进行多性状的综合评价尤为重要。参加综合评定的生长指标有树高、胸径、主干高、材积,无性系综合评价采用Ю·E布雷津方法[3]进行,结果见表4。

表4 盘锦试验点无性系综合评价

注:* 为优良无性系

由表4可以看出:盘锦试点生长量综合评价符合优等无性系的是X5、X9,其中X5表现最好。

2.3 适生优良无性系增益

由综合评价结果可知:无性系 X5是滨海盐渍区表现突出的优良无性系。适生无性系增益见表5。

表5 滨海盐渍区适生无性系增益 单位 %

由表5可以看出:X5在适生发展区树高、胸径、材积比当地刺槐分别增益27.53%、39.05%、134.29%;比3-I(第3期鉴定品种)分别增益14.65%、40.20%、139.36%。

3 结论

选育出在滨海盐渍区表现突出的优良无性系X5,在适生发展区9 a生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0.33 m、16.83 cm、0.1218 m3,比当地刺槐分别增益27.53%、39.05%、134.29%;比3-I分别增益14.65%、40.2%、139.36%。

[1]河南省第2期刺槐良种选育协作组. 刺槐速生优质工业用材新无性系选育[J]. 河南林业科技,1997(1):13-17.

[2]北京林学院. 数理统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79.

[3]唐守正.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

2014-04-10

S 792.27

B

1003-2630(2014)02-0013-02

(责任编辑:王文彬)

猜你喜欢
盘锦盐渍材积
盘锦红海滩
新少年(2023年11期)2023-12-05 12:21:38
盐渍土二次相变温度变化规律
盐渍池深度对渍菜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的影响
中国调味品(2022年8期)2022-08-05 09:20:18
盘锦人工岛建设条件分析
5龄热垦628材积量季节生长节律与气象因子关联度初步研究
谈盐渍土地区建筑的地基处理设计
盘锦地下流体观测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
福建省阔叶树二元材积方程修订
辽宁盘锦大米升级推出“玉粳香”生态大米
天津经济(2015年10期)2015-02-28 16:46:51
叶用芥菜盐渍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