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我国蚕茧价格的波动特征分析

2014-05-29 14:55:32顾国达
中国蚕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收购价格含税蚕茧

姜 红 顾国达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近二十年我国蚕茧价格的波动特征分析

姜 红1顾国达2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对1994—2011年我国蚕茧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周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蚕茧收购价格能够补偿蚕茧的生产成本,但养蚕收益不大;蚕茧价格经历3个波动周期,每个周期在6年左右,其中,从高点下降至低点大约需要2年时间,从低点上升至高点大约需要4年时间。2007年以来蚕茧收购价格的高企主要是物价因素作用的结果,剔除物价因素后的蚕茧实际收购价格并未创历史新高,且显著低于2006年的水平。

蚕茧;收购价格;养蚕成本;波动特征;周期分析

蚕茧是丝绸工业的原料,由于长期以来丝绸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为稳定丝绸工业的生产成本和保障出口生丝的供给,自新中国成立起至“九五期间”,蚕茧价格一直是由国家物价部门严格管理。1995年以来蚕茧价格为中央指导下的省级政府定价,允许在中准指导价的基础上可上下浮动10%,我国蚕茧价格管理体系开始由政策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蚕茧价格的高低是茧丝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事关蚕农的收入与丝绸企业的生产成本。蚕茧价格问题长期以来为业内学者所关注,分别从蚕茧商品特点与供求弹性、茧丝出口市场需求影响、蚕茧生产成本、蚕茧价格波动的周期等视角开展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积累[1-8]。本文旨在吸收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蚕茧名义价格与蚕茧实际收购价格波动特征的异同,探讨蚕茧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1 蚕茧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1.1 蚕茧收购价格的波动特征

1994年至2011年间我国蚕茧收购价格(指各年蚕茧收购均价)、蚕茧含税成本及养蚕收益数据及其波动趋势如表1与图1所示。蚕茧收购价格较高的年份在1994年、2000年、2006年、2011年,而这几年也是养蚕收益较高的年份;蚕茧收购价格较低的年份在1996年、2002年、2008年,而这几年也是养蚕收益较低的年份,即图1中蚕茧收购价格与养蚕含税成本两线的重合点。18年间共经历3个波动周期,波动周期在6年左右,从高点下降至低点大约需要2年时间,从低点上升至高点大约需要4年时间。

表1 1994—2011年间全国蚕茧收购价格、蚕茧含税成本及养蚕收益的变动情况

图1 蚕茧收购价格、蚕茧含税成本及养蚕收益年际间变化

1994—2011年间各年的蚕茧收购价格绝大多数年份都高于平均蚕茧含税成本,只有1996年略低于平均蚕茧含税成本,说明蚕茧收购价格基本上能够补偿蚕茧的生产成本,多数年份有养蚕收益;各年养蚕收益的波动情况基本与蚕茧收购价格同步,也表现为上涨期4年左右,下降期2年左右,这也说明养蚕收益的高低主要是受蚕茧收购价格高低的影响。因为蚕茧含税成本的波动幅度较小,蚕茧含税成本只在1994—1996年小幅上升后又小幅回落至2000年的低点,之后至2011年一直呈底部抬高逐年增长的变化趋势。

1.2 蚕茧实际收购价格的波动特征

前面讨论的蚕茧收购价格是没有剔除蚕茧生产成本变动和物价指数两大因素影响的蚕茧名义收购价格,为论述方便以下称为“蚕茧名义收购价格”。蚕茧实际收购价格是指剔除蚕茧生产成本变动和物价指数影响后的蚕茧收购价格,它可以更客观地分析蚕茧实际价格的波动特征,能更好地反映蚕茧价格对蚕农收入、进而对蚕业生产的影响,以下称为“蚕茧实际收购价格”。

以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作为物价指数的替代指标,那么,蚕茧实际收购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

从表2和图2可见,以1995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因素后的茧价与养蚕收益的波动周期更平稳,3个波动周期更加明显:1994—1996—2000年、2000—2002—2006年、2006—2008—2011年。茧价波动幅度基本上在11.25元/kg(波谷)~25.22元/kg(波峰)之间,第2个周期的波峰稍低,第3个周期的波峰、波谷比上2轮的上移2元/kg左右。以1995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因素影响后的养蚕成本增长则更平稳,呈波动性增长,年际间波动幅度均在10%左右,但2008—2011年,连续4年年均递增10%左右,从12.00元/kg上升至15.49元/kg。1994—2011年间除1996年剔除物价因素后的茧价低于剔除物价因素后的成本使剔除物价因素后的养蚕收益为-0.59元/kg外,我国蚕茧含税成本占茧价的比例较高,在53.74% ~97.41%之间,平均为77.39%左右。

表2 1994—2011年间蚕茧实际收购价格与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

图2 剔除物价因素后茧价、养蚕成本与收益年际间变化

1.3 蚕茧实际收购价格与名义收购价格的波动对比

蚕茧实际收购价格与蚕茧名义收购价格相比较,其周期性波动表现更加明显。如图3所示,从2006年以后由于剔除了蚕茧生产成本变动和通货膨胀两大因素的影响,蚕茧实际收购价格重复了与前2轮相似的走势,即2年暴跌后开始4年的较缓增长。同时,该图的2007年以后蚕茧名义收购价格与实际收购价格剪刀状开差的扩大,说明近几年蚕茧收购价格的高企主要是物价因素作用的结果,剔除物价因素后的蚕茧实际收购价格未创历史新高,与1994年和2000年的水平相当,显著低于2006年的水平。

图3 蚕茧名义收购价格与实际收购价格变化

2 研究结论

2.1 蚕茧收购价格的波动特征

1994—2011年间蚕茧名义收购价格,除1996年外绝大多数年份都高于蚕茧含税成本,蚕茧名义收购价格基本上能够补偿蚕茧的生产成本,多数年份虽有养蚕收益,但养蚕收益不大。

2.2 剔除物价因素后茧价与养蚕收益的波动周期

以1995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因素后的蚕茧收购均价与养蚕收益的波动周期更平稳且更加明显,最近的18年间经历3个波动周期,波动周期在6年左右,从高点下降至低点大约需要2年时间,从低点上升至高点大约需要4年时间。

2.3 蚕茧实际收购价格的波动特征

2007年以后蚕茧名义收购价格与实际收购价格剪刀状开差扩大,说明2007年以来蚕茧收购价格的高企主要是物价因素作用的结果,剔除物价因素后的蚕茧实际收购价格未创历史新高,与1994年和2000年的水平相当,显著低于2006年的水平。

2.4 政策启示

考察蚕茧价格问题不仅要关注蚕茧名义收购价格,更要关注蚕茧的实际收购价格。保证蚕茧实际收购价格的增长幅度高于物价指数与蚕茧生产成本的增幅,这是稳定蚕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1]顾国达,范作冰.影响蚕茧价格变动的因素分析[J].蚕业科学,2000,26(6):99-104.

[2]顾国达,张磊.蚕茧价格与产量波动关系的分析[J].蚕业科学,2001,27(1):49-52.

[3]顾国达.蚕业经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建琴.中国转型时期农产品价格管制研究——以蚕茧为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彭练.茧丝价格波动对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影响[J].经济理论研究,2008,(5):24-26.

[6]沈以红,黄先智.茧丝绸市场价格运行趋势分析方法的探讨[J].丝绸,2008,(11):1-4.

[7]李建琴,封槐松,顾国达.我国蚕桑生产波动规律及对策[J].中国蚕业,2011,32(2):37-44.

[8]包强.蚕茧是“吉芬商品”吗?——茧丝价格变化的原因及其价值规律探讨[J].丝绸,2012,50(8):1-4.

[9]胡智文,凌荣根.我国生丝出口波动规律分析[J].丝绸,2000,(11):4-6.

[10]霍尚一,林坚.中国丝绸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蚕业科学,2008,34(3):556-561.

[11]姜丽花,顾国达.我国蚕茧生产成本变化的实证分析[J].蚕业科学,2012,38(4):740-748.

[12]何秀荣.比较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13]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丝绸年鉴[M].杭州:丝绸杂志社,2004—2011年版.

[S88-9]

C

1007-0982(2014)02-0001-03

2014-01-06;

2014-03-11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 CARS-22);云南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 (编号yncytx-27-yjs01)。

姜红(1966—),女,云南昆明,硕士,副教授。

Tel:13629678535,E-mail:kmjianghong@163.com

猜你喜欢
收购价格含税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小主人报(2022年1期)2022-08-10 08:28:50
2021年8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稀土信息(2021年9期)2021-11-11 17:09:34
2021年6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稀土信息(2021年7期)2021-09-19 07:57:20
蚕茧与飞蝶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06-11 05:42:12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2020年12月我国主要稀土产品平均价格
稀土信息(2021年1期)2021-02-23 00:31:26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四川蚕业(2021年3期)2021-02-12 02:38:52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下调对化肥市场有何影响?
2010年1月国内原盐市场状况
中国氯碱(2010年2期)2010-08-15 00: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