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引进综艺节目“本土化”过程的问题探析

2014-05-28 21:44林倩胡婷婷
2014年44期
关键词:引进综艺节目本土化

林倩 胡婷婷

摘 要: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在引进国外综艺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引进;综艺节目;本土化

在国内观众对优质综艺节目需求日益高升,而我电视行业自主创新力不足的产业背景下,国内各大电视台为了提升收视率,增加栏目收益,纷纷将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改造作为主要途径,由此出现相关问题及影响值得探讨。

节目“本土化”内涵认知问题

综艺节目的制作是人的主观思想意识的体现,综艺节目它以何种形式呈现给受众,需要节目的主创人员对于该节目核心的完全理解和领悟,尤其是在文化差异背景下,引进综艺节目“本土化”的过程中中显得尤为重要。

对引进节目内涵认知不清,导致节目的效果大打折扣反应了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综艺节目的主创人员对于创作节目的理解不足,导致节目定位出现偏差。综艺节目自上而下的制作模式,更需要主创人员在引进节目后,针对当下国内的市场定位做好厘清节目核心概念,抢抓观众“痛痒点”等工作,因为这些问题的缺失会直接导致节目环节混乱,观看效果降低等问题。其次,没有国外系统化培训的经验缺失影响,使得国内主创人员只能在原有经验模式来实现引进节目的制作,这直接导致了节目制作痕迹过重,节目环节较为生硬死板,制作技巧充溢画面情节不能根据环节随机而变等问题。

节目“本土化”定位问题

定位出现偏差是文化差异的一种体现,引进的节目本是在国外文化大环境下的电视文化产物,而我国传统文化与之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差异,如何对于引进节目进行本土化改造,要充分考虑到该节目是否符合国内观众的审美要求,节目环节和内容设置是否符合国内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分析国内观众的接受心理。

以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真人秀为例,它的节目受众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要收视人群,该人群对新的事物适应力很强,熟悉互联网媒体播放介质,能够有效快捷的在网络上找寻全世界火爆电视综艺节目资源进行“追剧式”关注,该类受众对电视综艺节目审美往往超出国内电视人的预期。而国内电视台对引进综艺节目没有创新就直接播出,其效果往往差强人意,甚至适得其反。中央电视台曾将美国综艺节目《幸存者》经过简单删减处理后播出,收视效果一般说明引进国外综艺节目后,若不及时进行本土化定位改造,其最终收视效果也可能出现预期偏差。

节目“本土化”同质化问题

当前我国引进“本土化”后的电视综艺节目效仿度高,同质化现象严重。例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取得巨大成功后,类似的歌手选秀节目继而层出不穷,江苏卫视播出的《非诚勿扰》取得巨大舆论关注后,各级频道相亲交友类节目花样百出。此种“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的态度,造成了大片相互模仿环节雷同的节目充斥荧屏,这与节目制作本身追求差异化和创新性的原则相违背。究其原因,首先是市场上跟风思想严重,急功近利意识明显;其次,单纯引进国外综艺节目的方式,除了在引进节目题材主题已经限定的不能轻易更改的同时,也限制了本土节目创作者今后的创新思路,更不利于原创节目的产生;再次,对于版权问题的保护处理缺位也是同质化节目出现的重要原因,当前对于引进节目的版权问题在国内认定较为困难,而当前的法律对于该种多形式的同质节目认定为侵权在各方面也难以厘清,这使得到大量的“山寨”节目能够得以广泛的出现。

节目“本土化”形式与内容存废问题

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引进的版权上出现了形式与内容偏废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我国上星的32个卫视当中,对于引进类的综艺节目中,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均为综艺娱乐节目,而其他类型节目如新闻类,纪录片类、公益类等节目形式鲜有引进。同时,在引进的娱乐类节目当中又以真人秀节目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选秀类节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占据了我国综艺节目的重要比重。

节目的形式与内容出现偏废,呈现单一化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各级频道在节目的创新上,对于新的节目投入市场均保持一定的保守态度,无法主动积极的把握住观众的需求。从而出现了对于节目形式与内容上以重复利用和翻新以往的综艺节目形式。这样也造成了观众对已综艺节目的审美疲劳,但是同时可选择性较小。节目制作者在对引进节目的选择上宁愿选择以往节目的形式,主要也体现出当前节目制作者急于求成,以在国内能够被广大观众能够接受的节目形式与内容的基础上制作节目,即规避了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的风险,且可对减少对节目的论证,同时收效较快,不需要对在节目进行大范围的调整以适应国内观众。因此使得我国综艺节目在形式与内容上单一化现象较为严重。

节目“本土化”投入比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荧屏上火热的综艺节目超过半数都是半改造或是直接引进国外成功综艺节目节目。当节目制作方花费大量人力物理与时间精力获得国外综艺节目版权时,众多节目的引进也并非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综艺节目“水土不服”的大问题面前,市场反应却不如预期。

《我心唱响》这档引进综艺节目,就出现了因为没能充分考虑到国内外人群在性格上差异,使得嘉宾在节目中难以像国外节目中所表现出的激烈的对自身的情感表述,节目的效果大大降低,在投入的大量的精力情况下,最终只播出了26期。中国传媒大学教师、央广电台主持人林白指出:“当前由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迅猛,导致国内电视观众用户人数下降较快,当前综艺节目的制作方都是在拿引进国外综艺节目来做试验,尝试各种类型综艺节目,希望通过某一项综艺节目在国内获得良好的反映,获得观众的青睐,从而挽回流失的观众。”这种类似于赌博的形势进行的节目创作是在大量投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的,但是收获的效果却非明显,当引进的节目在国内取得的效果一般,收视率平平,未能得到良好的赞助和广告商的支持,从而使得巨额的版权费用不能完全收回,更多是造成了电视频道机会成本的损害,不理想的节目直接摈弃又略显可惜,但是完全保留,不断占据了频道的节目时间,而又效果一般,情况尴尬。

节目“本土化”文化冲突问题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原型引进自英国的综艺节目《Take Me Out》,這种新的相亲交友形式让国内观众为之一亮,但与此同时,一些以物质衡量交友标准的思想意识在该节目中赤裸的展现给观众。原本具有一定私密性的交友行为被当成了大众消遣的娱乐方式,节目形式上的新颖并非该节目的本质,更多的是对当前我国的文化与社会观念上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恰恰就是一些节目制作方想借由这种与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思想和观念的出现,引起更大的社会话题和舆论,反而在一片骂声中提升了其节目的收视率。

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外综艺节目的引进带来的西方文化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思想意识差异,进一步导致了节目文化的融合困难,更加直观的表现为引进节目“本土化”后的“水土不服”,虽然当前在为了更好的适应国内的市场,“本土化”程度改造越来越高,但也并没有影响其原版节目的根本文化内涵,国外综艺节目其固有的文化基因与国内受众的文化冲突仍无可避免的存在。(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 卢茂柏.中国电视节目形态一瞥——关于本土化创新的思考[J].当代电视,2009,05:72-73.

[2] 胡秀梅.浅谈中国电视节目内容“本土化”之必然趋势[J].当代电视,2010,01:41-42.

[3] 胡智锋.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与对策[J].当代电影,2001,03:88-91.

[4] 陈芳.论电视引进节目的“本土化”[J].现代传播,2003,06:113-114.

[5] 黄生晖.电视真人秀研究综述[J].新闻大学,2010,03:151-154.

猜你喜欢
引进综艺节目本土化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关于国企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思考
新时期电视综艺节目发展问题及未来趋势
从鲍德里亚的后现代传媒看综艺节目的流行
探析韩国综艺节目大势下中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如何赢得市场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广告学著作引进与广告学的发展
“电视真人秀节目”引进的问题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