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连军 郭景凤
所谓施善意就是以宽容之心、关爱之心去对待他人。善意的基础是理解和爱。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根本目的是让他们学会负责;学会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对人类和自然负责。而诠释这责任的系列概念如“智”“毅”“学”“思”“孝”“慈”“敬”“恭”“宽恕”“克己”“容忍”“豁达”等词汇内涵的基础也是理解和爱。这就为我们育人提供了一个交融的最佳点——用善意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古人早就有育人的名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既然“性本善”又“习相远”则需教化,故曰:“苟不教,性乃迁”。而教之道呢?又云:“与人为善”,强调“欲取之,必先与之”,那么,教人从善让人负责就必须先理解人爱人,不然,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孔丘因“克己”“仁爱”而弟子无数而为圣人。孙文因“博爱”“公为天下”而同志甚众而推翻帝制成为国父。今天,我们为师育人也同样应先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才能交流感情,才能彼此依托共铸责任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博士在《影响力——你为什么会说‘是》一书中谈到一个用善意培养责任感的实例。书中他列举了一个俄勒冈州政府雇员对他谈的一段经历:
“我的前任在帮助我熟悉工作时告诉我,我的老板人很好,也非常慷慨,我一定会喜欢他。他经常在各种场合送给她花或其他的礼物。她之所以辞职,是因为想呆在家里生孩子。否则的话她一定还会工作很多年。现在我已经在这个老板手下干了六年了,而我也有和我的前任一模一样的经历。在圣诞节的时候他给我和我的儿子买些小东西。在我生日的时候他又会送给我礼物。两年前,我的工资达到了这个职务允许的上限,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加过薪。我做的这一类工作不可能提职。如果我想要更高的薪水,唯一的办法是去参加州里的一个考试,然后申请另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者干脆换到私人企业里去。但我发现自己好像很不情愿换工作。我的老板已经快退休了,也许我会等到他退休以后。因为他对我那么好,我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
西奥迪尼博士评论:这个女士对她目前工作状况的分析让我非常吃惊。她只有在老板退休后才会换工作,看来他的小小善意在她的身上培养出了责任感。那些希望得到下属们说一不二的忠诚的老板们显然可以从这里学到很有价值的一课。但与此同时,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可以从中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和互惠原理这样的重大原则联系在一起时,他们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身为人师的我们在育人时,如果能理解学生,想其所想,急其所急,从细节去关爱他们,不是同样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吗?
笔者在多年来培养高中学生集体责任感的实践中也因此获益。2002年,在高一新生入学时,我专门召开主题班会谈责任感。特别强调对集体责任感的理解。诠释了“礼仪”“协作”“和谐”的含义。向全体同学许诺:老师要求你们做到的,自己必先做到,这是“礼仪”的前提,“协作”的基础,“和谐”的条件。在学习上我是师长;在生活上我是家长、后勤主任;在思想上我是心灵的驿站,大家可以随时向我诉苦说难。几年中,每天我都打上几暖瓶热水放到班级让学生饮用。每个学生的生日我都及时地送上一句祝福,每个端午节我都为住宿生送上鸡蛋和粽子,每个中秋节我都与离家在外的学生共诵思乡古诗并送给他们香甜的月饼。淘学生惹祸时,我先赞美他的“勇敢”,接着说出自己的担心;学生热恋时,我先祝贺他们的“成熟”,然后委婉地谈出自己对感情的看法;学生厌学时,我先去安慰他们疲惫的心,继而开出治疗疲惫的良方。当学生私欲膨胀时,我通过加强班集体的建设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塑成“团结活泼乐学进取”的良好班风,高唱“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班歌来增强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联欢会、参观工厂、环城游、草原游、校外写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容忍,学会放弃,学会控制,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使个人的行为遵循集体的规范,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培养了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能力,培养了责任感。
同时,善意的培养是营造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我希望学生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应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意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能够诚信、守诺;具有热爱祖国的信念、情感及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意识;具有为国家社稷的“大我”而克制个人的“小我”的大志之气。要个人的利益服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勇于参与社会变革,树立“天下兴亡,我的责任”(高震东《忠信教育法》)的信念。具有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能够正确理解“天人合一,天人和谐”含义,建立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建立和谐社会。而这一切希望的基础是学生首先应有健康的心态,他们有了健康的心态才能去关爱社会、民族、人类和大自然,才有主人翁意识,而养成这健康心态的前提是师长对他们的理解信任和关爱。有了这一切才能谈和谐社会,持续发展。为此,笔者认为,人类的每个成员,特别是教师有责任以善意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充满爱心地、积极主动地去创造和谐的社会。不仅能够承担对自己的责任,还能承担起本民族国家的责任,承担起整个人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承担起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既承担着今天的责任又要承担着未来的责任。
作者单位:吉林镇赉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