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中学 周健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物理精彩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前奏曲,能扣住学生的心弦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及时明确自主探究的目标,并主动打开创新思维的闸门,为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笔者顺应时代改革潮流,积极探索高中物理课堂有效导入之途径,现借此平台畅谈肤浅体会。
一、问题导入,引人入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高中物理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悬念性问题,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疑虑和矛盾心理,自主探究问题的欲望随之提升。譬如:我在“平抛运动”的导入时,设置如下问题:一架水平飞行的小型运输机,如何把救援物资投向灾区定指定地点?在目的地的正上方法投下,还是离目的地保持一定的水平距离时投下?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立即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之中,随着师生互动的逐步展开,上述悬念性问题迎刃而解。再如,我在教“自由落体运动”时,先在讲台上简单的做了一个小实验,左手握一元硬币,右手拿一张小纸片,在同一高度同一时间竖直下落,让学生在观察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提问:“纸片与硬币下落的速度为什么不同?”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硬币比纸片重”。我继续提问:“假如把纸片与硬币捆绑在一起下落,那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有些学生认为:捆绑后的物体下落速度快慢介于硬币和纸片单独下落之间;有些学生则认为:由于捆绑后的物体重量更大,所以下落的速度比硬币与纸片各自下落都要快。我紧接着逼问学生:“正确的结果到底是怎样的?”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全身心投入到积极的思维状态。通过师生互动性讨论分析,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二、实验导入,激发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成功的实验既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产生一种渴望得到结果的欲望,又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譬如,我教“动量和冲量”时,在讲台上预先放置了高度为25厘米的玻璃广口瓶,瓶底放置了一块加厚棉质软垫,上面放上学生写字用的塑料垫板,板上再安放了一个生鸭蛋,我先用手慢慢抽动垫板,鸭蛋随垫板一起运动直至离开瓶口还留在板上;接着,我迅速抽出垫板,垫板瞬间离开瓶口,鸭蛋落在棉质软垫上,但未破碎。最后,我把棉质软垫换成一块厚度相当的铁片,按照上述步骤操作,结果随着第二次动作启动,只听“咔”的一声,鸭蛋破碎了。学生目瞪口呆,都感到不可思议,纷纷投入到探究动量和冲量知识的过程中去。
三、随机应变,灵活导入
教师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条件,但也不能唯“备”是从,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灵活采取随机应变法导入新课。所谓随机应变导入,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临时采取相应的方法导入新课。当然,这种导入方法必须恰到好处,绝不能牵强附会;随机应变不是无原则的随便,务必切合教学目标能用得自然而巧妙。譬如:我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时,恰逢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风刮着雨丝形成一条条斜线,不少学生向窗外偷看。此时,我趁机提问学生:“假如没有风,小雨一定沿着什么方向运动?”全体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沿竖直方向下落。”这样的随机应变导入,有效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全身心投入自主探究活动铺平了道路。
四、故事导入,趣味盎然
导入新课时可以讲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故事,以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新知识,积极参与探究新问题。譬如,我教“速度和加速度”时,讲述了因缺乏物理知识而闹出笑话的故事:一天上午,武汉一名交通警察拦下了一位娇艳女子小轿车后,边敬礼,边说道:“尊敬的女士,这里限速 100公里/小时,您的车大大超速了。”这位女子感到有点委屈,竟然争辩道:“我只行驶了20分钟,还没有到100公里呢!”警察继续笑着回答:“我讲的每小时速不能超过100公里,你这样的行驶是违规超速了。”女士却娇娇滴滴的说:“我还有 10分钟就到了目的地,不满一个小时,哪有你说的每小时100公里超速的道理啊?”此时,欢笑声淹没了整个教室,达到了趣味盎然的美妙境界。如此的导入,虽然运用了简单的小故事,但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五、类比导入,泾渭分明
高中物理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学生对概念知识感到模糊不清。因此,在学生学习基本概念时可以采用类比法导入新课,以利学生在相关的事物比较中正确理解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譬如,我引导学生学习“电势能的概念”时,就通过借助重力势能与电势能类比来导入新课,从而让学生顺利学习、掌握电势能的概念;教电流的概念时,我引导学生拿熟悉的水流来进行类比引入电流概念的学习;教电磁振荡的概念时,通过单摆的概念进行类比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总之,新课导入时适度应用类比法导入新课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有效的帮助学生找到各个知识之间连接点,从而使学生所探究的知识更加完整,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山清水秀绿洲嵌,改革春雨如甘泉,新课导入多渠道,知识能力求双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已结出累累硕果,但随着教育竞争形势的日趋激烈,站在一线的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正确面对现实,着眼长远,积极投入到日新月异的改革浪潮中去,为构建更加完美的“15/20/10”教学模式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