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华
要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
联系基层、服务基层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直接要求,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必由之路。它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把联系基层、服务基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出发点,在联系基层、服务基层中彰显价值。
要认识基层。人民群众大多处于基层一线。我们来自于人民,基层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本,群众是我们的天、我们的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然而,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高高在上,作风漂浮,摆不正位置,放不下身段,不愿联系基层,不愿联系群众;工作唯上不顾下,看领导脸色行事,不顾群众冷暖,围着领导转的多了,下基层少了,对基层对群众发号施令,颐指气使,趾高气扬,从感情上行为上疏远了群众。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就会有脱离群众的危险,就会动摇我们党的执政根基,甚至有亡党亡国之虞。
要深入基层。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径。只有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要走出去。就是走出机关大楼,走到人民群众之中。建立基层工作联系点,一竿子插到底,才能察民情、知民意,才不会脱离群众。要沉下去。下基层不是走马观花,不能搞形式主义,只有把心沉下去,与群众保持“零距离、无缝隙”,“同呼吸、共命运”,才能“心贴心、心连心”。要融进去。与基层同频共振,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只有把心交给基层、交给群众,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群众,在与他们紧密相处中增进了解,增进感情,才会增长见识、增长智慧、增长才干。
要了解基层。走进基层、深入基层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了解基层。一是要了解基层的现实情况;二是要了解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三是要了解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所求。只有全面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掌握到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研究,才能有的放矢,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制定的政策措施才能符合基层的实际,才会切实管用、取得实效,基层才会满意,群众才会满意。
要学习基层。基层是我们的精神“富矿”,有着取之不竭、学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财富。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学习基层首先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其次要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创造实践。大量的事实表明,基层是实践的大熔炉、干事创业的大舞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基层的干部最聪明,基层的语言最生动,基层的经验最鲜活,基层的办法最管用。
要服务好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放在为基层群众服务上,才能充分体现价值。要从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党的宗旨落实到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去。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就业、住房、教育、医保、养老等切身利益问题。要建立服务基层群众的有效机制,增强服务本领,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
要宣传推广基层。在服务好基层的基础上,要注重总结和宣传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对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要以敏锐的眼光,及时进行推广,让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得到更多更广的应用,用基层的创造和实践指导基层,服务基层,使更多人受益。
□本栏编辑/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