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的使用分析

2014-05-26 18:33王翠环
文学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法

王翠环

内容摘要:句法结构“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在语表形式上、语义、语法、语用上都有差别。

关键词:想V不想V的 想(V)不想V 语法 句类 语表形式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想V不想V的”此口语句式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就某一层面来说,句式“想V不想V的”还是有很高价值的。

而句式“想(V)不想V”,则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句式。这两种句式虽然在语表形式上有很高的相似性,但二者在句法结构、语用价值等方面却有很大的区别。

本文旨在从语表形式、句法结构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对句式“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的语法分析

(一)口语句式“想V不想V的”句法分析

(1)她站在那儿,想去不想去的。

(2)我看他还在犹豫,想来不想来的。

在上面的两个例子中,都包含“想V不想V的”口语句式。

经过分析可以得知,“想V不想V的”都表示“既(又、也)想V又(也)不想V,犹豫、矛盾的心理状态”。

“想V不想V的”,在句法上,其实是省略了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既……又……”、“也……也……”、“又……又……”、“既……也……”。

关联词语“既……又……”等所关联的前后分句从逻辑关系上来说,所关联的对象是并列的关系。但在使用此关联词语时,又暗含着转折的关系。一般可以加上转折关联词语“但”,即“既……但又……”、“也……但也……”、“又……但又……”、“既……但也……”。

在口语句式“想V不想V的”中,即是省略了并列关系词语“既(又、也)……又(也)……”。其在语表形式上是表示的并列关系,但又暗含着转折的意思。

在例句(1)中“她站在那儿,想去不想去的”,我们可以设定情景,即是“她”既想去,但又由于一些原因,又不想去,矛盾、犹豫、不能做出决断的状态。

(二)句式“想V不想V”的句法分析

(3)想不想去体验一下它为你提供的舒适的住宿呢?(人民网 2012年11月29日)

(4)想不想来尝试下?(人民网 2012年11月15日)

(5)“这8年中,我的老领导经常打电话关心我在国外的学习生活,问我想不想回来。”(人民网 2012年8月15日)

(6)说起省委书记在自己家留宿,看上去有些沉默的马先变得兴奋起来,主动问记者想不想看书记住过的房间。(人民网 2012年9月3日)

(7)不管你想不想去,反正我是想去。(猫扑贴贴论坛 2012年6月3日)

(8)不管想说不想说都不得不说的那点情节。(本友会 2011年9月14日)

上面六个例子中都含有“想(V)不想V”的结构形式。

句法形式“想不想V”是“想V不想V”的省略形式。只是由于“想不想V”比“想V不想V”在语法形式上要简洁很多,使得前者比后者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使用中的频率要高出很多。

“想(V)不想V”是在语义逻辑上,是省略了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是……还是……”。其使用的意义是向听话人提问,让其在“想V”与“不想V”中作出某种选择。

由以上分析可知“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的都是无标的简缩复句的省略形式。但二者所省略的关联词语有很大的差别,所表示的句法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

二.可以进入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的动词

分析可知,在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想(V)不想V”中:

1.“想”和“不想”是常量,它们的后面一般可以加上相同的动词(多数为单音节动词,双音节出现的次数极少)。

2.在上面这两种句法形式中,它们所包含的两个“想”均为表示心理活动或变化的动词,表示主体的一种主观上的意愿。

而可以进入此格式的“V”可以为动词:

(1)“V”可以为“去、来、进、出、上、下、离开、回来”等趋向动词,如“想去不想去、想来不想来”等。

(2)“V”还可以为表示动作行为的“走、看、写、听”等动词,例如“想走不想走、想写不想写”等。

三.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句类使用分析

(一)“想V不想V的”的句类使用

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只可以用于一般的陈述句中,不可以用于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

(9)她哭丧着脸,想走不想走的。

※(10)你想走不想走的?

在例(10)中,“想V不想V的”用于疑问句的情况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错误的使用。“想V不想V的”,在句法关系上,表示的是并列加转折的语义关系。一般是表示的说话人一种主观上的陈述,而不是用于提问。

(二)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句类使用

1.对于例句(3)-(8),在表面上来看,句法形式“想(V)不想V”是可以用于疑问句和陈述句的。

如在例(3)和(4)中,“想(V)不想V”是用于疑问句中具体表现。而对于例(5)和(6),虽然在形式上是陈述句,但实际上是用陈述的语气表达一种疑问的意义,也是“想(V)不想V”用于疑问句中的表现。

2.在例(7)和例(8)中,虽然在大的语义关系上,这两个句子都是无条件让步句。而句法形式“想(V)不想V”则是用于表示陈述语气类的无条件让步句“不管/无论……都……”,即“不管/无论想(V)不想V都……”。

3.在形式上为疑问句或是表陈述形式的无条件让步句,短语“想(V)不想V”实际上都是“是想(V)还是不想V”的省略形式。endprint

在疑问句中,“想V不想V”和“想不想V”一般是表达一种询问。一般听话者会做出选择性的回答,如“(S﹢)想V∕想。”或“(S﹢)不想V∕不想。”等。

在无条件让步句中,“想(V)不想V”并不是表达说话人提出一种选择让对方做出选择性回答的意思,而只是表达说话人陈述的“是想(V)还是不想V”的意思。

四.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在句中做的句法成分

1.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一般可以在句子中单独作谓语,如例(1)和(2)。

2.句法形式“想(V)不想V”不仅可以在句子中作谓语,如上例中的(5)等。同时,“想(V)不想V”还可以独立成句,如“想(来)不想来?”。

3.而对于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则没有单独成句的用法。

五.“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的语表形式区别

1.在句法结构“想V不想V”中,第一个“V”是可以省略掉的,即变成“想不想V的”。

省略之后的“想不想V”所表达的意义是和“想V不想V”一致的。且省略后的“想不想V”由于形式简洁,表意准确,使用频率也较前者高出很多。

2.不同于句法结构“想(V)不想V”,在“想V不想V的”中的第一个“V”是不能省略掉的。

※(11)她想不想去的。

例(11)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存在的。

这是由于在句法形式“想V不想V的”在此时是“即想V又不想V的”或“也想V也不想V的”等表示并列关系的缩略形式。此类句法结构在语表形式上,是省略了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在短语“既(又、也)……又(也)”。

在句法结构“想不想V的”中,动词“想”和结构“不想V”不管是在句法功能还是在结构上都是不对称的。在汉语中,并列于同一句子的两个句法成分必须是相对称的。“想”和“不想V”由于二者的不对称,理所当然的不能并列的用于表示并列的陈述性表达之中,即不存在“想不想V”的用法。

而对于句法结构“想(V)不想V”,则表示的是一种选择关系。“想”和其后的“V”,在词性上,都是动词。在现代汉语使用中,为了遵循语言的使用简便原则,一般倾向于省略其中的重叠成分。

句法形式“想V不想V”中的“V”,是趋向动词,在句中做中心语。由于从语意上分析可知,句子的语义重点落在动词“V”上,而前后出现了两个动词“V”,句子在使用时有重复冗余的嫌疑,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个“V”,而为了保证语意的连贯完整,省略第一个“V”也是恰当的。

3.句法形式“想(V)不想V”,是并列的动词词组“想(V)”和“不想V”连在一起组成的表示选择语义关系的语法结构,同时也为动词性的句法结构。

而“想V不想V的”则是动词性的句法结构“想V不想V”后附汉语助词“的”,构成的是名词性的句法结构。

六.小结

句法结构“想V不想V的”和“想(V)不想V”不管是在语表形式还是语法、语义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就“想(V)不想V”来说,即是简单的复句关联词语省略而成的结构形式,且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有较高的使用频率。而“想V不想V的”则是小范围口语中使用的结构形式。但其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却是比较高的,对于汉语研究者们来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者介绍: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所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法
跟踪导练(二)
跟踪导练(二)4
Keys
参考答案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高频语法题
语法拾趣“尚未”和“仍然”
“Since”与“For”对比
一般过去时
现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