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镇镇
徐永光,这是中国公益界最响亮的名字。由他创立的“希望工程”,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最家喻户晓的公益项目。从1989年开始从事公益事业,徐永光一直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最近一次见到他,是在基金会中心网三周年大会上,在发表了《大趋势:基金会与草根NPO合作共赢》的演讲后,徐永光宣布自己将辞掉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一职。业内人士评价:徐永光对慈善事业的贡献、对中国基金会行业的贡献,是无法比拟的。徐永光用“谤随名高”来形容自己25年的公益道路。与徐永光对话公益人生的过程,也是梳理现代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过程。
公益起源:
我的内心追求自由自在地做事情
1989年创办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之前,徐永光担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部长,时年40岁,谈到在团中央的工作经历,徐永光认为 “仕途是很顺畅的”。但他却向组织提出了离开,要去办共青团的一些实业。
“好多人都觉得我这个人是一个不正常的人,我说我比你们都正常,我能够做到随心所欲,或者是用我们古人的话‘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我想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喜欢的事情我不去做,我说你们谁能做得到。”
从团中央组织部部长的岗位上离开做公益,徐永光没有一点纠结,这源于他内心的一种追求,“第一位的追求便是自由自在地做事情,想去做没做过的事情,而且这个天地是很大的”。徐永光感觉到,在体制里面,一定要按照体制的轨道去做事情,甚至是一些语言或者是说话都有既定的规则,这个对“追求自由自在做事情的”徐永光来讲,是很难受的。当时,徐永光提出一些非常超前的改革设想,结果在共青团系统遭到很多反对的声音,甚至在共青团十二大选举的时候,他的得票是倒数第二,差一点落选。这对徐永光的追求是一个打击,他也深刻感觉到,在体制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是追求自己的理想,可能不现实。
每一件事都要评论:我要为慈善行业的尊严而战斗
在2013年8月底举行的基金会中心网三周年大会上,徐永光宣布自己辞去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的职务,目前他明确的职务有两项,一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一是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对于辞掉各项职务,徐永光说,自己绝不会占恋那些已经做好的地方。
“有一些评论员写文章,捐款怎么能‘雁过拔毛呢?那还不如把钱直接给受助人,怎么还让捐款给你发工资呢等等。我觉得这种混乱会造成做慈善行业的人经常是连尊严都没有,真的连尊严都没有,所以我大概能做到对每一个事情我都要表态。”
南都公益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向我们提及,由于长期忙碌的工作,近年徐永光的健康状况并不太好。事实上,按照正常的情况,徐永光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按他的性格,也是喜欢安逸、享受恬静的生活,但是显然,徐永光停不下来,即使辞掉了很多职务,他仍然在关注公益行业的大事,每一件事都要做出“一阵见血”的评论。徐永光说,自己有时候高调,是因为对一些事情必须要讲话,他觉得这个行业还是需要有人要讲原则,而且要鲜明地把正确的观念、理念传递给社会,“实际上这个行业太缺少这些了”。
谤随名高
徐永光与国学大师南怀瑾是同乡,南老很支持徐永光所做的希望工程,不仅捐款,而且耳提面命,给徐永光指点迷津,特别是不断“泼冷水”。1992年,国学大师南怀瑾送给徐永光三句话。第一句是老子的话,“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第二句是“谤随名高”;第三句是曾国藩的“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
“人生之路,往往需要智者指点迷津。”徐永光表示,“如果说我是从大瑶山上获得了做希望工程最初的灵感,那么,是南怀瑾老师的教诲让我悟到了‘功成而弗居、‘知止可以长久的道理。”
1999年,希望工程10周年之际,有学者提议铸一口“希望之钟”作为永久纪念。南老欣然为之撰写铭文:
黄钟大吕 天簌徽音 木铎晨钟 贤哲雅教 金声玉振 延续慧命 有响斯应 华夏之光 希望工程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频年勤获 初砥小成 铸兹纪闻 期启后昆 谨以铭志 文治永康
这段文字,大气磅礴,有春秋之范。令人警醒,催人奋进,使徐永光受益良多。
同年,有朋友将徐永光十多年的一些有关希望工程的文字辑录成册,南老欣然为他题写书名《叩问天人之际》。南老一眼看透了永光所选择的这条路的真实,希望工程的探求之路,其所有成功和遗憾,不正是上与“天命”相关,下与“人事”相联么?
谈起南怀瑾,徐永光感慨万千,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希望工程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探索的产物,“无先例可循,无成法可依”,走的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注定了他的选择也是艰难的选择。加上中国法制不健全,一些走在前面的机构会面临更多的风险。
1988年,国务院《基金会管理办法》规定,“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用,在基金利息等收入中开支”,即不允许在捐款中列支工作成本。在这种“零成本运作”下,青基会不得已利用捐款收支时间差投资增值。徐永光说,从整体上看,投资是盈利的。审计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青基会的增值收入扣除亏损部分,净收益7400多万元,正是这些收入支撑了青基会机构和希望工程项目的运行。投资项目确有失误,对此我需承担决策责任,但最重要的是投资没有影响助学金和建校款的拨付。值得庆贺的是,有几项投资让青基会成了上市公司的原始股东,预期净收益可超2亿元人民币。
2004年,新《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允许在捐款中列支管理费用。困扰青基会多年的“零成本运作”问题得到解决,青基会因投资招致的信任危机也由此趋于平息。两次危机有惊无险,但徐永光由此更深信“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之根”。
慈善之心更近上帝
“我现在常讲我们做慈善事业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中国人的心更接近上帝,这里所说的‘上帝是指公德心、公益心。”徐永光说。
在希望工程第一份募捐信上有这样一句话:“请你为失学儿童奉献爱心”,“奉献爱心”四个字渗透着母亲对徐永光的深刻影响。永光说:“我母亲信仰基督教,‘奉献爱心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因此我在第一份希望工程募捐信上写上了这句话。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次见诸报端的募捐口号,现在已经很流行了。昨晚我给母亲打电话,她首先问我给没给台风受灾的地方捐款,并告诉我她给教堂送去了200元捐款。母亲是时时刻刻教育我、给我敲警钟的人。每次回去看她,她都会问:‘是出公差还是自己回家?如果不是公差,必须自己出路费,不能占公家便宜!我每年都要无数次向她保证,一定好好做事,决不贪污腐败。‘德有伤,贻亲羞,我不能让母亲失望。”家教谨严,还有对天地、自然、大众的敬畏之心,是徐永光坚守信念的根本。
徐永光确信儿时的经历和母亲的影响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也许我从幼年时就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人的一生选择可以很理性,也可以很随意,不一定是精心设计、策划的,自然而然往往一发不可收。你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太在意别人说什么。我就遵循了这样一条合乎生活逻辑的人生轨道。”
徐永光在其散文《崇尚自然》中写道:“我爱山,更爱水。也怪,一见水,总会鬼使神差掉进去。无论在北京的龙庆峡、湘西的猛洞河,还是在家乡的楠溪江。去年冬天漂楠溪江时,照例坠江。一朋友笑吟道:此乃‘一江秀水涤尘俗也。我才顿悟:原来我身上沾染了太多世俗尘土,每每需要大自然的荡涤,让我清污除垢,洗心革面,做一个襟怀坦荡、清清白白的人。”
这是徐永光的追求,也是他做人的真实写照。
他是一部中国公益大书,广博精深,难以尽述。
公益路上,他是舵手,是导师,是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