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杰
【摘要】统计工作者应以“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真实统计”为己任,积极投身统计改革发展实践,帮助帮助人们克服统计专业性强、技术语多,给人感觉抽象、枯燥乏味、难以接受对统计数字或统计成果产生厌烦心理。增强统计艺术魅力,让专业知识不再深奥。
【关键词】统计;宝藏;魅力;生动;趣味;多媒体;语言
我们统计工作者应以“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真实统计”为己任,自觉把个人命运与统计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积极投身统计改革发展实践。倡导统计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统计科学意识,传播统计基本常识,解读统计工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然而统计专业性强、技术语多,给人的感觉抽象、枯燥乏味、难以接受,久而久之,人们容易对统计数字或统计成果产生厌烦心理。如何才能帮助帮助人们克服这一现象,增强统计艺术魅力,让专业知识不再深奥?
一、发掘统计数据的宝藏
统计用数字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揭示历史演变的规律,勾勒时代发展的脉络。真实、准确、可靠的统计信息能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监测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为党政领导建言献策;帮助企业捕捉市场信息、寻找商机;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百姓生活的提高。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各行各业中,统计内容丰富多变,统计体系博大精深,其精髓和生命力就是实事求是,第一要素是数据质量。要求广大统计工作者报准数、出真数,提高统计能力和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还其一片蔚蓝的天空。
二、展示统计的艺术魅力
统计是指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传播数据的科学和艺术。统计的艺术性离不开统计的科学性,统计的思维循着:“设计、搜集、整理、分析、传播数据”的套路,统计的艺术魅力自然勃发灿然其间。统计指标之所以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莫名其妙,是因为统计设计的艺术功底还不到火候。真正的统计应该温情而美妙,通过纸质、电子等传媒,再经传媒的手段艺术化,让数据灵动起来,更显得光彩照人,使没生气、无生趣的数据远离统计,让公众感受到统计艺术性的魅力。
三、挖掘统计知识的生动性
统计也具有生动性。统计是记录已在或现存生动的事物现象,其发生之初是可以直接感知的,时过境迁,原来的统计对象在时空中消失,只留下一些枯燥的统计数字或文字。专业统计人员应运用独特、新颖的形象、创造能力和达意传神的描述能力,恢复原生态的统计现象,以生动逼真、淋漓尽致的统计形象,给公众较强的感染力,给人们以审美情趣,提高公众对统计的认知兴趣。同时人们的思维是活跃、生动的,统计人员可借助于思维这一活跃的方式,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语言、分析图或画面,牵引公众的求知欲,使抽象的专业统计知识生动形象起来。
四、探寻统计中的趣味性
一是导入激趣,激发公众的探知欲。导入语的功能是用生活形象的语言来缩短统计专业知识与公众认知之间的距离,使人们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探知心理。统计专业人员应精心设计、巧妙运用导入语,使公众心理迅速进入最佳状态。
二是背景激趣。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以丰富的背景,使公众陶醉在自然美中,在美的欣赏中自然接受深奥的统计知识,不断思考、探索统计知识。
三是好奇激趣。好奇是人们探求新事物积极的一种心理状态,常常会成为人们获得知识,掌握真理的内在动力。统计专业人员应善于利用人们这种心态,在阐述统计知识中,给公众一些意外的刺激,从而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五、利用动漫信息时代的多媒体,展示统计事例、实例
统计工作涉及广阔的领域、丰富的专业知识,我们应从为读者服务的高度出发,设计多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传播统计知识,使其真正成为一本集指导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专业性产品。利用动漫信息从多方面透析统计知识、解决专业问题,为统计实际工作和研究服务,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认知环境,唤起人们的参与意识,全面提高公众对统计的认知素质和感知能力。让人们获得生动的统计画面,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味,从而激发人们对统计的兴趣,引起其对统计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使更多的人从中,品读出快乐、自洽与从容,体会到对统计科学的欣赏和热爱。
六、分析脉络清晰,语言精练优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统计知识同经济生活的聯系日益密切,统计工作人员应把专业性和通俗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统计观点巧妙地融合于生活,通过对常见的、现实的、值得大家关心的问题的讨论,使统计知识雅俗共赏、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提起人们丰富自身知识结构的兴趣,使其发现生活中处处蕴含着统计的道理,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和掌握一些新的统计观点与方法。在策划、整体和版式设计、装帧等方面,吸引读者、发人深思、体现统计的内涵,让读者在读完统计分析后,有所帮助、有所收益、有所启迪;以优美雅观的字体、丰富翔实的内容,激发公众对统计情感,达到“亲其师,信其言”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本身具有严递、准确科学的特点。国家从发布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相关政策,到进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全国第三产业普查以及第三次经济普查相关工作,无不体现着以上两个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高品位艺术魅力的格调基础上,不要忘记严递、准确的特点,不要一味标新立异,以达到统计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让人们欣赏统计艺术的同时,使科普的味道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