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
韦庄是五代花间词人之首。都说唐诗宋词,词在宋代才成气候,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其实五代词,一点不让两宋,只是,赶上一个乱世,长枪大戟的天下,武人们杀来打去。以前为官做宦的文人,陡然降价,最大的功用,是在征粮征税时记账。再不就是在武人登基时,做点仪式性的文章,或者给歌儿舞儿弹唱的小曲,填个词什么的。修齐治平这种大事,基本上想都不用想。
文人掉价,文人的作品,也没人当回事。那年月,百姓是草芥,文人也是草芥。真要是到了没吃的时候,百姓可以杀了晒成肉干做军粮,歌儿舞儿和文人,也可以一并这样处置。因此,韦庄这样的五代文人,留下来的,也只能是花间词。花间柳下的文人,跟歌儿舞儿一样都是武人的玩物。
韦庄命大,进京赶考,却赶上黄巢打进长安,困在里面若干年,大难不死,写了一部旷世史诗《秦妇吟》。这首长诗里的两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经常为人引用,最早见此,书里说是反映了农民起义反抗地主阶级的伟业。但是,诗中的另外两句:“家家血流如泉沸,处处冤声声动地”,好像就让这个伟业打了折扣。到了提及身陷贼中(起义军)的秦妇早饭吃的是人肝脍,连黄巢也吃人肉时,让人想到的,大概只能是人间活地狱了。
贼寇如斯,官军也差不多。黄巢过后,最大的一支官军朱温部,其实就是贼寇变的。那个凭着姿色免于刀锯的秦妇,如果没有死的话,估计最大的可能,还是要重入虎口,化为武人马后的猎物。乱世之中,见机早的文人,躲得快,生存概率比较高。但韦庄这样的,其实算比较笨的,只是命大,才活了下来。世道都乱成那样了,还痴迷科考,考了一次再一次。最后终于考上了,也做了皇帝身边的官,才发现文官一钱不值,如果不赶紧抱一个粗腿,小命随时可能丢了。幸好,他在蜀中碰上了当地的军阀王建,给王建做书记。此书记非彼书记,就是给人家写写画画的听差,比听差多那么一丁点儿面子而已。
随着势力的膨胀,王建的野心也慢慢大起来,终于打算要做皇帝了。尽管是个偏安的小皇帝,但仪式的功夫也少不了。这就用得着文人了,韦庄这样的才子,虽说老了一点,但毕竟是蜀中文坛领袖,多年跟着王建鞍前马后,可以施展的地方和机会都比别人多,一来二去,就做到了前蜀的宰相——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前蜀用的是唐朝制度,不管什么官衔,只要加个同平章事的头衔,就是宰相。
做了宰相,而且是蜀中这个较少战乱地方的宰相,享福的日子也就来了。出有车,食有肉,家里还有若干佳丽,花间徜徉,也变成了自家园子里的风流。其中,有一个小妾色艺俱佳,被韦庄调教的,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吟诗作文,样样皆精,深得这个已经七十出头的老翁的歡心。然而,好景不长,一个没留神,小美妞被王建看见了。
王建原本就是个流氓军人,从小兵一路爬上来,半耍流氓半耍枪。当日为了挤走顶头上司,居然让部下把上司的随从抓了,撕了做下酒菜,活活把上司吓走。现在碰上自家宰相的美妾, 岂能放过?于是,借口要这个小妾进宫教他自家妻妾吟诗填词,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韦庄知道,人是借走了,但想要回来肯定没戏,连提都不能提。提了,自家吃饭的家伙,也许就没了。心里郁闷,填词一首《谒金门》:“空相忆,无计得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去?不忍把君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据说,此词传入王建宫中,那小妾得知,竟绝食而死。
粗人王建,大概没心情理会这些艳词,就是理会了,也看不懂。所以,可能没明白这女子为何不吃饭。或者,王建可能也就是一时新鲜,尝过鲜之后,也就搁下,只是忘记物归原主而已。那年月,死个把女子,根本不算事。所以,此后王建还是做他的皇帝,韦庄也还做他的宰相。只是,做宰相的文人,心里多了一点郁闷,不久生了病,也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