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与健康课程
成都大学性教育课学生太多,教室坐不下 图/周 致
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交媾以及其它方面性行为的教育。作为探讨生殖行为的教育,性教育一般将创造继起之生命的过程分阶段叙述,包括受孕、胚胎与胎盘的发展,妊娠和分娩。经常也包括如性交传染疾病(性病)和预防,以及避孕。
高校性教育课程的教学、考核方式都很灵活。学生经常提出涉及个人的“敏感”问题,教师则通过课后单独解答或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解答。为了教好课,飞信、微信、QQ……这些在年轻人中流行的通讯方式,多数老师都开通了,有的还建立了专门的教学网站。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胡珍开设的“性科学与性健康公共选修课”,每次3个学时,每学时45分钟。在胡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就性话题进行热烈的讨论。但由于害羞,学生们只能接受匿名递纸条的交流方式。胡教授先让同学们匿名写出自己的话题和答案,再公布在黑板上。教室里4块黑板上密密麻麻写出了大学生对性的理解。“减轻压力”“生活”“传说”“神话”“种族繁衍”“公母”“阴阳”“单相思”“云雨”……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
胡珍的性教育课程开设于2010年,这让他获得了“四川省学校性教育推行第一人”之称。性话题让阶梯教室爆棚。大学生们选修这门课程,多是因为好奇。有学生表示:“中学老师一讲到性就让我们自己看书,好多知识都是在网上学习的。”听了胡教授的课,大家都觉得学到了很多性健康知识,“很多以前不敢问的东西终于有答案了,也晓得要注意个人卫生了。”
2013年11月,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集美大学的性教育公选课开始选课,场面十分火爆,学生选课需要“秒杀”。集美大学主讲《大学生性健康与性文明》的陈世卿老师介绍说,该课教学内容大致包括生命的起源与意义、青春期性心理、青年恋爱观、婚恋观指导等。成功选中该课程的轮机工程学院大二男生陈金义表示,他选这门课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需要了解成人世界的事,而自己在中学接受的性教育不够。
在广东省,中山大学开设有《性医学》公选课。和其它课程传授知识不同,性教育课程的教师有些像学生的人生导师。主讲教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张滨教授介绍说,有不少同学课后会来问“我同学的性困惑”。等老师坦诚回答问题后,他们才承认“当事人就是我”。选这门课的学生们可不仅是为了拿学分,他们真的有问题要问老师:“前列腺炎能不能根治;自慰要一周几次才算‘适度’?”都堪称深度话题。面对这些通常会让人脸红的话题,课堂上的师生均心态轻松,敢想敢说。
2003的情人节,山东大学在全省率先开设《大学生性健康修养》公选课,首次开课就有来自19个学院的120名学生旁听。2012年,该课被列入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课程。任课老师马保华教授认为:“我们现在是给学生们补课。”他表示,在国内,学校性教育往往是不曾触及的空白。给大学生“补课”,除了传授生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性与健康”是最近几年中,在大学里比较受欢迎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之一。人们往往忽略的是,作为一门通选课程,“性与健康”出现在大学里,并是一件不协调的事。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认为:“性教育越早越好,最好从出生开始,高中阶段完成。”但由于中小学性教育不足,大学生亟需补上这门课。而西方国家的性教育课程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做得很好,不需要大学进行补课。
虽然大学性教育是在为中学性教育补课,但既然开设在大学里,就要体现出大学课程的深度和水准。很多大学中,性教育课程原本是给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帮助他们毕业后给初中生讲授性教育课程。成为公选课后,各方面学生都来听,就要兼顾专业性和普及性,既要给所有学生补上初中没上好的这一课,又要让师范专业学生学到足够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