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胶的研究历史及应用(续)

2014-05-25 00:35申小阁胡福良
中国蜂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蜂胶黄酮类提取物

申小阁 胡福良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29)

蜂胶的研究历史及应用(续)

申小阁 胡福良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杭州310029)

(续2014年第2期上半月)

三、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

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的德国,早期人们试图用简单的分馏法确定蜂胶的组分。最早的报道是1908年Dieterich和Helfenberg提出的蜂胶组分在乙醇、氯仿和乙醚中的分离方法。1911年Dietrich在蜂胶中分离鉴定出香草醛。同年,Kustenmacher在蜂胶中鉴定出肉桂酸和肉桂醇。1926年Jaubert发现蜂胶中一种天然形成的黄酮——色素白杨素。1927年Rösch证实了Plinius的假说,即蜂胶来源于植物的叶芽。随后,美国学者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发现蜂胶含有少量的维生素B1、B2、B6、C、E以及烟酸和泛酸。

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作用及医药用途的研究。Powers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对一个甚至多于十个的菌株有抑制作用。60年代蜂胶化学成分的研究继续开展。起初,人们认为蜂胶像蜂蜡一样是一种成分复杂,但相对稳定的物质。然而,后来对不同地区大量蜂胶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蜂胶的化学成分是高度变化的。1969年Popravko等分离检测了蜂胶中2种黄烷酮和异香兰素以及6种黄酮类色素。继Lavie证实蜂胶对枯草杆菌、芽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有抑菌作用后,法国科学家从蜂胶提取物中分离出具有抑菌作用的高良姜素,之后又分离检测松属素、杨芽黄素和伊砂黄素。1970年Cizmarik和Matel分离鉴定了蜂胶中3,4-二羟基肉桂酸和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Nikiforov等检测发现蜂胶中含有铜和锰,Herold在蜂胶残渣中发现了铁、钙、铝、钒、锶、锰和硅等矿物元素。

20世纪70年代,色谱分析方法如柱层析法和薄层色谱法的出现,使得蜂胶中更多组分的分离鉴定成为可能。1975年Schneidweind等鉴定出蜂胶中的17种成分,包括9种以前检测过的物质。同时,Metzner等用生物自显影法证明蜂胶提取液中只有少数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真菌作用。1977年,澳大利亚研究者分离鉴定了7种黄酮:球松素、樱花亭、异樱花亭、紫檀芪、白杨素、3,5-二甲氧基苯乙腈醇和紫檀。1979年Vanhaelen和Vanhaelen-Fastre开始利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蜂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使得蜂胶中糖类的检测成为可能。1995年Marcucci和Bankova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蜂胶中已知的300多种化合物。Heinen和Linskens研究了蜂胶中的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这些脂肪酸包括C7~C18。Popravko分离鉴定出蜂胶中的18种化合物,其中14种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蜂胶的化学成分与其地理来源、植物来源以及蜂种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对欧洲蜂胶的广谱分析表明,其中含有近50种典型物质。这些物质主要产自杨属和松柏类植物,黄酮是这类蜂胶的主要组成成分,蜂胶中一些主要的酚酸和黄酮类物质如咖啡酸苯乙酯、槲皮素、黄芩苷、松属素、柚皮苷、高良姜素和白杨素具有抗菌、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

在热带地区,蜜蜂不仅从多种树上采集树脂,还从书带木属和黄蓉花属的花上采集树脂,这些是唯一已知的产生树脂来吸引传粉者的植物属。Ghisalberti认为,迄今为止从蜂胶中分离出的许多物质只是其成分的一部分,大部分属于蜂胶在有机溶剂的可溶成分,然而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可能是蜂胶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这有待深入研究。

四、蜂胶生理药理活性的研究

1967~1973年间丹麦对蜂胶的生理药理活性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蜂胶用于临床治疗的实效性,同时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丹麦生物学家KarlLund Aagaard因花费20多年致力于蜂胶的研究而赢得“蜂胶博士”的美称。在观察到蜂胶对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超过50000个病人的影响后,Aagaard博士得出如下结论:蜂胶的生物学活性范围极其广泛,包括癌症、尿道感染、喉咙肿胀、通风、开放性创伤、感冒、流感、支气管炎、胃炎、耳朵疾病、牙周疾病、肠道感染、溃疡、急性湿疹、肺炎、关节炎、头痛、帕金森氏病、胆汁感染、硬化症、循环不良、疣、结膜炎和声音嘶哑等。

Kivalkina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对蜂胶抗菌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证明蜂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和其他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Lindenfelser也研究了蜂胶的抗菌活性。1967年,他检测了来自美国不同地区和季节的蜂胶样本,在体外实验条件下,39种细菌中有25种表现出强烈的抑菌作用,而相同数量的真菌中有20种被抑制。波兰的Scheller研究了蜂胶对细菌的广谱抗菌活性。他们在1967年进行了一系列测定蜂胶抗菌性的实验,结果表明,球菌科对蜂胶敏感,而念珠菌属和棒状杆菌属的菌株对蜂胶部分敏感;H37Rv以及从病人身上分离到的菌株对蜂胶醇提液表现出敏感性。

20世纪50年代,在动物实验中证实蜂胶提取物作为一种表面麻醉剂具有轻微的穿透能力,可以用于牙科临床。Todorov等证明蜂胶的渗透作用相当于普鲁卡因,后来保加利亚的Tsacov研究表明,5%普鲁卡因蜂胶液比蜂胶水醇提取液具有更好更快的效果。Paintz和Metzner用蜂胶醇提液以及一些蜂胶分离组分 [5,7-二羟黄烷酮(松属素),5-羟基-7-甲氧基黄烷酮(球松素)和咖啡酸酯类的混合物]在兔子和小鼠的角膜上做全麻实验,结果表明每种化合物的作用强度是总提取物的三倍。

蜂胶的抗病毒性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对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研究中,体外条件下0.5%的蜂胶提取物可抑制50%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体内条件下仅仅5%的蜂胶提取物即可阻止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状的形成和发展。蜂胶也可有效抑制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I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五、蜂胶的应用

蜂胶具有防腐、杀菌、抗真菌、收敛、解痉、抗炎、麻醉、抗氧化、抗肿瘤、抗溃疡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因而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包括用于伤口愈合、治疗烧伤、皮肤病和溃疡的药膏和面霜等。各种蜂胶制剂已应用在治疗喉科、妇科、哮喘和糖尿病等疾病。蜂胶制作的牙膏和漱口水制剂可治疗牙龈炎和口腔炎。

蜂胶及其提取物对组织再生有着阳性效应。斯洛伐克研究者证明蜂胶醇提液加速组织再生进程。Scheller研究表明蜂胶醇提液以其酸性或中性pH来维持抗菌活性。后来波兰学者研究表明蜂胶醇提液可以促进受损软骨的愈合过程以及增强人为诱导骨质缺损的成骨作用。其他研究证实蜂胶醇提液可促进牙髓再生,减少炎症和退化过程。

Aripov利用蜂胶治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1970年代,Gorbatenko使用30%的蜂胶醇提液治疗病人的溃疡,Makarov报道蜂胶对溃疡和幽门十二指肠炎的治疗效果。前苏联的Lutsenko和Pisarenko利用水溶性蜂胶来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的下肢营养性溃疡。Damyanliev等报道蜂胶对化脓性手术创伤的阳性治疗作用。1986年 Korochkin和Poslavskiı报道利用蜂胶治疗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

蜂胶制剂应用于骨头的化脓性炎症,可抑制炎症进程,修复骨组织。蜂胶对牙髓再生的作用得以证实,蜂胶提取物在牙科上被广泛应用,包括治疗智利并发症(干槽症)、黏膜和牙龈炎。也有人尝试用蜂胶治疗龋齿及其并发症、牙本质敏感、深度牙周病和口腔念珠菌病。蜂胶可用于治疗风湿病和扭伤,在风湿病人关节处注射蜂胶醇提物的生理盐水,结果疼痛、水肿、发热症状都消失了,长期治疗还可消除病理学过程。此外,已证实蜂胶对感冒和慢性扁桃体炎也有治疗效果。

蜂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酚类化合物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破坏正常细胞代谢的自由基,因此可以保护脂类和其他物质如Vc被氧化和破坏。蜂胶也被用于化妆品产业,如面霜、软膏、乳液以及洗液等。

猜你喜欢
蜂胶黄酮类提取物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植物提取物:你意想不到的辣椒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2019年国内外蜂胶研究概况(二)
2018版蜂胶国家标准解读
HPLC法同时测定白梅花中6种黄酮类成分
本期热点追踪蜂胶:去伪存真 国标助力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