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丰碑》评论集萃

2014-05-24 03:07马国惠雷达朱向前
神剑 2013年1期
关键词:马兰罗布泊丰碑

马国惠 雷达 朱向前

马国惠(中国核试验基地原司令员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副会长):

20世纪中期,为了打破西方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核威慑,党中央、毛主席毅然做出发展核武器、进行核试验的战略决策。并于1958年组建了原子靶场,即后来的中国核试验基地。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英明决策和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马兰人始终坚持祖国高于一切,忠诚使命重于一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大力协同,开拓进取,为开创“两弹一星”的伟业,推进我军武器装备做出了重大贡献。基地官兵在50年的战斗中,培育了发扬了“热爱祖国,忠诚使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集力创新,勇攀高峰”的马兰精神。马兰精神是在特殊的任务、特定的环境、特别的群体、特有的历程下形成和发展的。马兰精神是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是顽强意志的充分体现,是集体智慧的完美结晶,是科学管理的光辉典范。马兰精神不仅仅是马兰人创造的,同时也是参加核武器研制、试验的所有亲历者共同创造的。他们不是几万人,十几万人,而是几十万人及至上百万人的奋斗结晶。马兰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新的宝贵财富。

读了《罗布泊丰碑》,你会进一步了解马兰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它会激励你在工作岗位上奋发向上,勇往直前。你会体会到伟大的事业造就了伟大精神,伟大的精神鼓舞着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创造出伟大的业绩,真的很伟大。

雷达(文学评论家):关于两弹一星事业,关于中国的核工业发展历程,已经有过许多作品了,然而,当我读到《罗布泊丰碑》时,依然感到新鲜、震撼,并陷入深深的思考。由于作者紧紧抓住了罗布泊这片神秘大地上的故事,使作品相对完整、清晰地表述了中国核武器发展的悲壮豪迈历程。作者写道:作为禁地,罗布泊如今闲置了,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而“永久沾染区”的铁丝网边开放着小花,似梦如幻,使人想到:为了瞬间的、看不见的辉煌,我们的无数前辈和战友心甘情愿地在这荒凉大漠中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奋斗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罗布泊之所以令人感叹不已,首先是因为,在这里,核试验的接连爆炸成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正如书中所写,20世纪50年代,帝国主义恨不得掐死刚诞生的新中国,解密资料表明,帝国主义曾多次秘密策划,企图对我国实施核攻击,“蘑菇云的阴影一次又一次地在中国大门口游荡”,其肆无忌惮的程度,令人发指。中国并不想搞原子弹,但又不能不搞:“当核讹诈的大棒在头顶上晃来晃去的时候,一个受尽苦难却不甘屈辱的民族,不愿光着脑袋仰望别人的核保护伞”;要反对核武器,首先自己要有核武器。毛主席说,原子弹是纸老虎,但他同时说,原子弹是“决定命运的”,要“早响”,表现了战略上蔑视与战术上重视的非凡气概。罗布泊的上空终于升起了蘑菇云,中国自此成为世界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国。“西方政治家喝着咖啡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何等的扬眉吐气啊!

罗布泊之所以令人信心倍增,还因为,它见证了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下伟大奇迹的实现。核试验场搬迁到罗布泊,是因为原先苏联专家设计的爆破量太小。那时,最严重的问题是,一夜之间,赫鲁晓夫撤走了所有的苏联专家和技术资料、设备样品。此举被认为是对中国核工业的毁灭性打击,被断言中国的核技术研究将由此陷入“真空状态”。面对撤走核专家的要抉,毛泽东说,“我们可以自己试试,这对我们也是个锻炼”。对此,书的作者评述道,这是一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骨气,一腔不怕鬼,不信邪的正气,一股独立自主,奋发图强的豪气,一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志气,中国,再不是任人欺侮的国家了。事实也正是,依靠我们自己的专家,从原子弹到氢弹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比美国、苏联、法国所用时间要短得多。现在看来,苏联撤走专家事件,一直被认为是背信弃义的行为而激起人们的愤慨,当然没有错,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将一个撤空了的空旷舞台,摆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面前;让一大批“科技英才”,有志之士,几乎在一夜之间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这又是何等的如虹气势!

这里,不能不谈到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了。《罗布泊丰碑》的作者彭继超在罗布泊生活战斗了近三十个年头,饱含深情,作品的最大特色是,作者舍弃了全景视角,一律转换为“我的视角”,写“我眼中的罗布泊,我眼中的蘑菇云,我梦中的核爆心”,处处把自己摆进去。显得亲切多情,有一种巨大的沧桑感充塞其间。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朱向前(文学评论家):罗布泊的丰碑是奇绝的。它是新中国几代核武人用智慧、心血与传奇浇筑的。它凝重而不高大,位尊却不张扬,非凡而不浮华。它是惊心动魄过后的宁静,热血沸腾平息过后的坦然。它不过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碑,却记载了无数波澜壮阔的动人历史,凝聚着无数华夏儿女为我国核试验发展、跻身科技强国而演绎的从零起步、发愤图强、血脉贲张、一跃冲天当惊世界殊的豪迈华章,每个字符都化作血汗熔铸而成的民族图腾。

我将丰碑比作一位阅历沧桑的长者,这位默默守望、灵魂不朽的先知,眨动着智慧而通灵的眼睛,亲眼目睹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在罗布泊西北的荒原上空,为中国科技强军的梦想画下一个惊叹号。随后,它一次又一次在这片热土上见证了第一次空投原子弹试验、导弹核武器试验、氢弹爆炸试验、封闭式地下核爆炸试验……每一个“第一次”都势如破竹、点燃苍穹、照亮宇宙,爆发出气吞山河、震惊世界的强悍威力,形成一股极富创造性和冲击性的合力,激发起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前赴后继,迎难而上,在短时间内杀出一条血路,昂首迈向科技强国之路,浩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读罢彭继超的《罗布泊丰碑》,掩卷畅想,抑制不住内心有如长江黄河的激荡奔涌,这强国之路的铺就不是一代人一朝一夕完成的,它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一代伟人雄才大略的结晶,是聂荣臻、张爱萍等开国元老们率领几代科学家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硕果,更是军工科技战线上广大官兵舍生忘死,用生命和灵魂浇铸的伟岸丰碑!

如果国家领导人、爱国科学家和广大的官兵们是建立科技丰碑的功臣,那么《罗布泊丰碑》的作者彭继超便是为功臣们著书立传、用笔墨书写丰碑的战士。

彭继超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学根脉”的作家,在罗布泊基地生活近30年的丰厚经历使他成为许多重大历史时刻的亲历者,作家自觉地寻求和生命紧密相连的文学资源,回望核试验发展历程时便格外用情,格外专注。他在《罗布泊丰碑》开篇引言中记录第一次看到核爆炸时的情景。惊心动魄的场面铭刻脑海,他将氢弹爆炸的火球形容为“另一个太阳”。面对这一科技类的“反审美”题材,作者却能自如运用诗意的眼光进行观照,篇章中处处可感其飞扬文采,不难想象作者对罗布泊土地上发生的核裂变所倾注的热情也如“一轮太阳”般灼热闪光。多年的耕耘和梦想“勾连”,时隔30年,热度仍不减当年。

也许有人要问,罗布泊的丰碑到底在哪里?是个什么模样?它矗立在罗布泊的核试验场,它是战士们用麻黄草扎成的人造树,是第一颗氢弹的空爆爆心——一个巨大、惨白的十字标志,是一块毫不起眼的花岗岩碑,上面镌刻着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碑文: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十五时——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丰碑何以如此简单和寂寞?因为中国制造核武器的目标是最终消灭核武器,是祈望人类享有永久的和平。早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中国政府就庄严宣告:“我们深信,核武器是人类制造的,人类一定能消灭核武器。”

自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因此,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结束时同它的开始一样,是静悄悄发生的。曾翻动着红云紫烟、电光雷火的核试验场恢复了粗粝的自然表征,竟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许多人也许不知道,这里曾承栽了几代人数十年的心血和理想,曾升腾起辉煌壮丽、美丽而又残酷的蘑菇云,曾托起整个中华民族的自豪和尊严。

归根结底,罗布泊的丰碑永远镌刻在每一位建设者的生命中,镌刻在新中国发展的史册上,镌刻在13亿中国人的心里。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当回首往事之际,罗布泊人都会豪迈地说:我从罗布泊走过,此生无憾、无悔。

责任编辑/刘稀元

猜你喜欢
马兰罗布泊丰碑
童长荣:铮铮铁骨铸丰碑
迟到的贺卡
曝光
丰碑最初不是『碑』
丰碑
我帮爷爷放绵羊
罗布泊之咒
彭加木 拓荒罗布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