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雅琳,马海龙
(桂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桂林 54100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专业技能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1]。为检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护理专业技能比赛,以检验学生对操作步骤和动作细节的掌握情况。这种比赛模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教学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这种比赛模式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1)比赛评价标准与临床实际工作要求不一致;(2)比赛评价标准过于注重操作动作本身,缺乏对学生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3)传统的比赛模式注重对单一学科技能的评比,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而临床护理工作是多学科知识、多项技能综合应用的过程,因此,比赛结果无法全面反映实战能力。基于上述情况,我校大胆创新,改革护理技能比赛模式,将护士职业行为融入技能比赛,增加对学生护士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注重实战能力培养。
参赛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生自由组队(5人一组)参加班级的选拔赛,胜出者代表班级参加校级决赛。时间为学生实习岗前培训前一个月。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是为了以赛代练、以赛促练,通过比赛让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激发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方向和目标,使学生在岗前培训中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实习和就业准备。
比赛模型采用美国MITI公司生产的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人(emergencg care simulator,ECS)[2],ECS 能够模拟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如血压、脉搏、呼吸、心音、肠鸣音等,还可以模拟各种病理情况,如外伤、气胸、心律失常等,参数可以根据需要随意设置,根据病情进行变化。此外,ECS还可以接受绝大多数护理、医疗操作。最难能可贵的是,ECS具有模拟发声系统,能够和学生进行言语沟通,训练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比赛内容包括两部分:(1)基础护理技能操作: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主干课程中的基础护理技能,如病情评估、静脉输液、无菌技术、给氧法、心电监护、医嘱的执行、标本采集、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2)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
比赛通过一个临床常见医疗护理任务将上述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如“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等。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如“这是一个车祸伤员,请对他进行相应治疗、护理”引入比赛任务,学生自行判断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应护理。比赛注重考查学生的自我判断、决策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扮演医生,通过医嘱的变化串联整个比赛过程,评委对学生的处理全过程进行评价。
与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评价标准不同,新的评价标准有以下几方面变化:(1)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单一操作的步骤、细节,而且注重多个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2)评价标准与临床实际护理工作挂钩,注重操作原则和实际应用要求;(3)加入护士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评价;(4)评委的组成多样化,既有学校教师也有护理专家,还有临床一线护士,希望能全面评价。
对2010级、2011级参加校级决赛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份,收回问卷48份,回收率100.0%。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这种比赛模式持肯定态度,认为对自身定位、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认为这种比赛模式对自身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能激励自己学习,更好地融入到之后的实习中(见表1)。
表1 参赛学生对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的评价[n(%)]
我们精心选择评委,共设8名评委,其中学校教师2名,从三级甲等医院聘请护理学方面专家6名,其中2名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部主任,2名护士长,2名护士。为保证评价的连续性,8名评委连续参加了两届比赛。调查结果显示,8名评委中,6人认为这种比赛模式符合医院护士实际工作情景,6人认为比赛评价标准符合医院对护士的要求。可见,不管是学校专职教师还是临床护理专家均对这种比赛模式持肯定和支持态度。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评委对护理技能综合应用比赛的评价[n(%)]
3.1.1 加强了单一学科中多项技能间的联系 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考查学生对单项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而实际工作中,对一名患者的护理包含了多项护理操作,是一个综合应用的过程。很多学生单项护理技能操作完成得很好,但是一旦综合应用多项护理技能便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将多项护理技能融合到一个护理过程中,检验学生对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密切联系临床,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3.1.2 增强了课程间的联系 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一般是各学科单独比赛,学科之间没有交叉,而护士实际工作过程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将多学科技能综合到一个项目里,检验学生对多学科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了学科间的联系。
3.1.3 缩小了学校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间的差距 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评价标准与临床工作对护士的实际要求存在差距。新的评价标准和临床标准高度接近,完全用实际工作要求作为评价标准,缩小了教学与临床之间的距离。
传统的护理技能比赛注重对操作步骤、细节的检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的考查。一名出色的护士除了要有高超的护理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3]。我们将护士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纳入比赛评价标准,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检验以及对综合素质的培养,用优秀护士的标准严格要求学生。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十分赞同、支持这种比赛模式,认为通过比赛能够清楚自身实力,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学习指明了方向;认为对学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不仅在于对技能的应用方面,还在于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促进方面。
比赛可以让我们清楚看到目前教学与临床要求的差距,进而寻找办法缩小差距。因此,不仅要将技能教学与临床接轨,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护士职业能力,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护理人才。
[1]叶丽萍,李瑜,王晓冰,等.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技能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医教育,2008,27(4):55-56.
[2]万学红,孙静.现代医学模拟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3]黄学勤,梁迎菊,马海龙.ECS模拟人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5):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