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 雷云燕
摘 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从国内经济的发展态势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动态来看,采取适合我国国情的产业政策十分重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关键原因在于美国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借鉴美国的经验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
一、引言
从我国当前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来看,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时期。在这一特定时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速度快,资源依赖性大。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部分能耗大的产业转移到了中国,更是加大了我国的资源消耗总量。从产业结构上来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即由“二、三、一”产业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中,这就要求我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适当的产业政策,美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二、美国产业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1.美国产业政策。战后美国的产业结构是从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再到知识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传统工业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为高技术产业或新兴工业产业。美国政府为了干预工业的发展,战后至上世纪70年代中期前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在传统工业产业上,上世纪70年代中期后把产业政策的重点放到新兴工业产业上。
美国推动传统工业产业发展的政策主要有:
对衰老工业部门的财政补贴;加大对于交通、道路等公共事业的投资以及工业建设的投资。加大对于私营铁路、航空运输的补贴,实施减免税政策。并利用信贷激励工业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政府又制定了支持高技术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主要有:增加科研经费;对新型工业实行税收优惠。同时针对企业推行减低资本收益税的鼓励措施;放松反托拉斯法;激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等联合开发高技术项目。
2.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趋势为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降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长。
(1)三大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发展迅速,这使得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到收入更高、所创造价值更高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加快了美国的城市化进程。随着经济发展,制造业发展迅速,所占比重降低。趋势表现为一是劳动力密集和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业向外转移;二是制造业产品快速升级,不断推出新产品。服务业快速发展,所占比重高达80%以上。其中信息服务业取得巨大发展,增加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高技术含量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部门之一,从而提高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美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支持知识经济的发展。
美国政府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制定了国家级的科技发展战略计划。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于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财政投资。80年代以来,企业对信息产业的投资每年均超过一千亿美元,1996对计算机及通信软件的投资高达2120美元。里根政府时代制定了综合性的高科技竞争战略,星球大战计划;克林顿政府制定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抓住了高科技竞争领域的战略主动权。
依靠高科技产业改造传统的产业。政府运用高科技对钢铁、汽车等传统的行业进行改造,使得传统行业获得新生,恢复活力。将高科技及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具有产值倍增效应,产品更新更快,形成规模效应。
三、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的启示
1.以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近年来,我国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融入国际市场的程度越来越深刻,外商直接投资总量迅速地增加,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我国要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以保证我国经济在全球化竞争的大环境中得以稳健发展。因此,我国应当抓住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大好机遇,积极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发挥我国产业在汽车、钢铁、化工等的优势,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2.以产业整合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趋势下,中国国内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亟待进行产业整合。应以企业为对象进行整合,主要通过兼并、收购等各种方式,跨行业、空间、所有制来重新配置生产要素,优化和调整资本组织,最终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的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结构。
3.依靠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达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目的。我国要利用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力扩散渗透能力,对我国传统产业进行有效改造,尽快改变我国传统产业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等弱点。加快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推进产业技术升级。结合本国国情,制定相关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大对于改造传统产业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佟福全. 美、日产业政策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1, 10: 007.
[2]牛正兰.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借鉴[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1, 20(5): 36-39.
作者简介:刘琳,雷云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产业经济学专业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