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勇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近脏器的病变情况, 综合分析病变的来源和性质。结果 腹部淋巴瘤有22例,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 包膜多完整, 常多发, 无原发性病灶;转移性淋巴结有29例, 回声多不均匀, 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 常多发, 有原发癌症病灶;炎性淋巴结有10例, 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 常单发, 有原发感染病灶。结论 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 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超声;腹部;淋巴结
淋巴结是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 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 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一般情况下, 浅表淋巴结的体积很小, 直径多在0.5 cm以内, 表面较为柔软光滑, 无压痛、无粘连[1]。当人体发生感染, 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 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或抗体来消灭细菌, 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和疼痛, 可用手触及[2]。当身体患有恶性肿瘤时, 也常沿淋巴管转移, 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 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本研究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男性37例, 女性24例。年龄18~80岁, 平均(41±5)岁。经超声检测分析发现, 腹部淋巴瘤22例, 转移性淋巴结29例, 炎性淋巴结10例。
1. 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QOUIA 512、SIEMENS ANTARES、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6 MHz, 对随机抽取的61例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二维成像检测[3]。要求患者检查时空腹。观察确定淋巴结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回声信号分布情况, 单发或多发, 与周围邻近脏器有无挤压、重叠情况, 有无原发病灶。
2 结果
2. 1 淋巴结内常见病变表现
2. 1. 1 腹部淋巴瘤 共22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4.0 cm×3.0 cm~16.0 cm×13.8 cm之间。18例患者为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团块,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包膜多完整, 常多发;4例患者超声显示包膜不完整而且回声较不均匀。7例患者在腹膜后单发, 15例为多发。未发现原发性癌性病灶。见图1。
2. 1. 2 转移性淋巴结 共29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1.0 cm×1.0 cm~5.5 cm×4.5 cm之间。19例患者回声多不均匀, 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10例患者为分散分布的类圆形, 回声较均匀。24例患者为多发, 5例单发。均伴有一个或以上以上的癌性病灶。见图2。
2. 1. 3 炎性淋巴结 共10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1.5 cm×1.5 cm~3. 0 cm×2.8 cm之间。10例均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9例患者为单发, 1例为多发。其中8例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2例为发热待查, 脾部有轻微肿大。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类型比较见表1。
2. 2 淋巴结内常见病变与临近脏器病变的关系 腹部淋巴瘤处于胰头部位和腹主动脉部位各有7例, 肝门部位3例, 脾肾之间3例, 肝肾之间和盆腔内各2例。1例患者出现胆总管压迫现象, 压迫肝左叶患者2例, 压迫十二指肠球部2例, 重叠胰腺2例, 重叠肾脏、肝脏右后叶各1例, 侵犯胃窦4例。
转移性的淋巴结处于在腹主动脉和肝门部位的共22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病例有14例, 胰腺癌3例, 肠癌2例, 继发性肝癌、子宫内膜癌及食道癌患者各1例;处于胃附近部位的有7例, 均是胃癌。2例患者有胆总管压迫现象, 1例胰腺重叠。
炎性淋巴结在处于肝门部位有的6例, 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各有3例;结肠部位的有2例, 均为化脓性阑尾炎;盆腔内1例为包裹性积液;脾门部位1例有轻度脾肿大。1例患者有胆总管压迫现象。
3 讨论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器官, 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产所, 有较强的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 起到净化机体内环境的作用。淋巴结的内部构造会因各种体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年龄越小, 淋巴结构造越清楚, 年龄越大, 淋巴结髓索会逐渐变细、变小, 网状细胞也逐渐减少[5]。腹部淋巴瘤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 就诊时常可有贫血、纳差、消瘦等表现, 有的可出现腹痛、腹胀、黄疸等。经二维超声检测发现大部分患者为分叶状巨大椭圆形团块,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包膜多完整, 4例患者包膜不完整而且回声内部有少量暗区。未发现原发性癌性病灶。常多发, 也可合并腹膜后淋巴瘤晚期侵犯其他部位所致的淋巴结肿大[6]。有些淋巴瘤的体积较小出现多区域分布, 是由于出现的部位引起的症状、体征能被较早发现或是恶性程度较高。转移性淋巴结的患者均伴有一个或以上的原发性癌性病灶, 癌细胞的侵犯导致淋巴结内部的构造破坏, 回声多不均匀, 有暗区或钙化点出现[7, 8]。转移性淋巴结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 有些患者也可出现较均匀的类圆形回声, 癌症的转移特性淋巴结常为多发。炎性淋巴结均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 无融合现象。9例患者为单发, 1例为多发。脾部有轻微肿大。本组8例患者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2例发热待查患者也提示感染的急性发生。炎性淋巴结的长短轴比值与恶性淋巴结无明显差异, 但与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 10]。因此, 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能够观察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回声信号分布情况, 单发或多发, 与周围邻近脏器有无挤压、重叠情况, 有无原发病灶等情况。但若淋巴结位置过深、体积较小或受胃肠气体干扰不易观察时, 可采用CT进行检查。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 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波, 房济刚.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7(6):476-477.
[2] 杨玉英.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价值.医学信息, 2012, 25(5):368.
[3] 杨凯, 彭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的探讨.吉林医学, 2008, 29(24):2299-2300.
[4] 黄震, 王新华.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6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研究.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5):571-572.
[5] 王亚红, 蔡胜, 王蕾, 等.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2):140-144.
[6] 杨丽终, 陈森林.腹部淋巴结结核30例超声诊断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2013, 10(2):3-4.
[7] 李耀烨.艾滋病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12, 18(5):771-773.
[8] 梁欣, 姚钦江, 李春玫, 等.腹部淋巴结肿大对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6):605-607.
[9] 胡祎, 傅剑华, 戎铁华, 等.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癌症, 2005, 24(11):1358-1362.
[10] 张晓蓉, 陈菲, 邢淑玲, 等.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92例高频超声表现及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4):210-212, 215.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近脏器的病变情况, 综合分析病变的来源和性质。结果 腹部淋巴瘤有22例,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 包膜多完整, 常多发, 无原发性病灶;转移性淋巴结有29例, 回声多不均匀, 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 常多发, 有原发癌症病灶;炎性淋巴结有10例, 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 常单发, 有原发感染病灶。结论 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 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超声;腹部;淋巴结
淋巴结是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 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 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一般情况下, 浅表淋巴结的体积很小, 直径多在0.5 cm以内, 表面较为柔软光滑, 无压痛、无粘连[1]。当人体发生感染, 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 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或抗体来消灭细菌, 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和疼痛, 可用手触及[2]。当身体患有恶性肿瘤时, 也常沿淋巴管转移, 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 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本研究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男性37例, 女性24例。年龄18~80岁, 平均(41±5)岁。经超声检测分析发现, 腹部淋巴瘤22例, 转移性淋巴结29例, 炎性淋巴结10例。
1. 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QOUIA 512、SIEMENS ANTARES、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6 MHz, 对随机抽取的61例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二维成像检测[3]。要求患者检查时空腹。观察确定淋巴结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回声信号分布情况, 单发或多发, 与周围邻近脏器有无挤压、重叠情况, 有无原发病灶。
2 结果
2. 1 淋巴结内常见病变表现
2. 1. 1 腹部淋巴瘤 共22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4.0 cm×3.0 cm~16.0 cm×13.8 cm之间。18例患者为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团块,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包膜多完整, 常多发;4例患者超声显示包膜不完整而且回声较不均匀。7例患者在腹膜后单发, 15例为多发。未发现原发性癌性病灶。见图1。
2. 1. 2 转移性淋巴结 共29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1.0 cm×1.0 cm~5.5 cm×4.5 cm之间。19例患者回声多不均匀, 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10例患者为分散分布的类圆形, 回声较均匀。24例患者为多发, 5例单发。均伴有一个或以上以上的癌性病灶。见图2。
2. 1. 3 炎性淋巴结 共10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1.5 cm×1.5 cm~3. 0 cm×2.8 cm之间。10例均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9例患者为单发, 1例为多发。其中8例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2例为发热待查, 脾部有轻微肿大。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类型比较见表1。
2. 2 淋巴结内常见病变与临近脏器病变的关系 腹部淋巴瘤处于胰头部位和腹主动脉部位各有7例, 肝门部位3例, 脾肾之间3例, 肝肾之间和盆腔内各2例。1例患者出现胆总管压迫现象, 压迫肝左叶患者2例, 压迫十二指肠球部2例, 重叠胰腺2例, 重叠肾脏、肝脏右后叶各1例, 侵犯胃窦4例。
转移性的淋巴结处于在腹主动脉和肝门部位的共22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病例有14例, 胰腺癌3例, 肠癌2例, 继发性肝癌、子宫内膜癌及食道癌患者各1例;处于胃附近部位的有7例, 均是胃癌。2例患者有胆总管压迫现象, 1例胰腺重叠。
炎性淋巴结在处于肝门部位有的6例, 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各有3例;结肠部位的有2例, 均为化脓性阑尾炎;盆腔内1例为包裹性积液;脾门部位1例有轻度脾肿大。1例患者有胆总管压迫现象。
3 讨论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器官, 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产所, 有较强的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 起到净化机体内环境的作用。淋巴结的内部构造会因各种体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年龄越小, 淋巴结构造越清楚, 年龄越大, 淋巴结髓索会逐渐变细、变小, 网状细胞也逐渐减少[5]。腹部淋巴瘤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 就诊时常可有贫血、纳差、消瘦等表现, 有的可出现腹痛、腹胀、黄疸等。经二维超声检测发现大部分患者为分叶状巨大椭圆形团块,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包膜多完整, 4例患者包膜不完整而且回声内部有少量暗区。未发现原发性癌性病灶。常多发, 也可合并腹膜后淋巴瘤晚期侵犯其他部位所致的淋巴结肿大[6]。有些淋巴瘤的体积较小出现多区域分布, 是由于出现的部位引起的症状、体征能被较早发现或是恶性程度较高。转移性淋巴结的患者均伴有一个或以上的原发性癌性病灶, 癌细胞的侵犯导致淋巴结内部的构造破坏, 回声多不均匀, 有暗区或钙化点出现[7, 8]。转移性淋巴结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 有些患者也可出现较均匀的类圆形回声, 癌症的转移特性淋巴结常为多发。炎性淋巴结均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 无融合现象。9例患者为单发, 1例为多发。脾部有轻微肿大。本组8例患者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2例发热待查患者也提示感染的急性发生。炎性淋巴结的长短轴比值与恶性淋巴结无明显差异, 但与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 10]。因此, 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能够观察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回声信号分布情况, 单发或多发, 与周围邻近脏器有无挤压、重叠情况, 有无原发病灶等情况。但若淋巴结位置过深、体积较小或受胃肠气体干扰不易观察时, 可采用CT进行检查。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 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波, 房济刚.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7(6):476-477.
[2] 杨玉英.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价值.医学信息, 2012, 25(5):368.
[3] 杨凯, 彭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的探讨.吉林医学, 2008, 29(24):2299-2300.
[4] 黄震, 王新华.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6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研究.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5):571-572.
[5] 王亚红, 蔡胜, 王蕾, 等.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2):140-144.
[6] 杨丽终, 陈森林.腹部淋巴结结核30例超声诊断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2013, 10(2):3-4.
[7] 李耀烨.艾滋病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12, 18(5):771-773.
[8] 梁欣, 姚钦江, 李春玫, 等.腹部淋巴结肿大对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6):605-607.
[9] 胡祎, 傅剑华, 戎铁华, 等.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癌症, 2005, 24(11):1358-1362.
[10] 张晓蓉, 陈菲, 邢淑玲, 等.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92例高频超声表现及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4):210-212, 215.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对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近脏器的病变情况, 综合分析病变的来源和性质。结果 腹部淋巴瘤有22例,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 包膜多完整, 常多发, 无原发性病灶;转移性淋巴结有29例, 回声多不均匀, 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 常多发, 有原发癌症病灶;炎性淋巴结有10例, 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 常单发, 有原发感染病灶。结论 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 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超声;腹部;淋巴结
淋巴结是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 由淋巴细胞集合而成, 是产生免疫应答的重要器官之一。一般情况下, 浅表淋巴结的体积很小, 直径多在0.5 cm以内, 表面较为柔软光滑, 无压痛、无粘连[1]。当人体发生感染, 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 淋巴结中的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或抗体来消灭细菌, 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的肿大和疼痛, 可用手触及[2]。当身体患有恶性肿瘤时, 也常沿淋巴管转移, 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 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本研究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检测随机抽取的腹部淋巴结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61例, 男性37例, 女性24例。年龄18~80岁, 平均(41±5)岁。经超声检测分析发现, 腹部淋巴瘤22例, 转移性淋巴结29例, 炎性淋巴结10例。
1. 2 方法 采用SIEMENS SEQOUIA 512、SIEMENS ANTARES、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2~6 MHz, 对随机抽取的61例腹部淋巴结内有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二维成像检测[3]。要求患者检查时空腹。观察确定淋巴结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回声信号分布情况, 单发或多发, 与周围邻近脏器有无挤压、重叠情况, 有无原发病灶。
2 结果
2. 1 淋巴结内常见病变表现
2. 1. 1 腹部淋巴瘤 共22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4.0 cm×3.0 cm~16.0 cm×13.8 cm之间。18例患者为分叶状的巨大椭圆形团块,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包膜多完整, 常多发;4例患者超声显示包膜不完整而且回声较不均匀。7例患者在腹膜后单发, 15例为多发。未发现原发性癌性病灶。见图1。
2. 1. 2 转移性淋巴结 共29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1.0 cm×1.0 cm~5.5 cm×4.5 cm之间。19例患者回声多不均匀, 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10例患者为分散分布的类圆形, 回声较均匀。24例患者为多发, 5例单发。均伴有一个或以上以上的癌性病灶。见图2。
2. 1. 3 炎性淋巴结 共10例, 超声下显示所有大小均在1.5 cm×1.5 cm~3. 0 cm×2.8 cm之间。10例均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9例患者为单发, 1例为多发。其中8例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2例为发热待查, 脾部有轻微肿大。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类型比较见表1。
2. 2 淋巴结内常见病变与临近脏器病变的关系 腹部淋巴瘤处于胰头部位和腹主动脉部位各有7例, 肝门部位3例, 脾肾之间3例, 肝肾之间和盆腔内各2例。1例患者出现胆总管压迫现象, 压迫肝左叶患者2例, 压迫十二指肠球部2例, 重叠胰腺2例, 重叠肾脏、肝脏右后叶各1例, 侵犯胃窦4例。
转移性的淋巴结处于在腹主动脉和肝门部位的共22例, 其中原发性肝癌病例有14例, 胰腺癌3例, 肠癌2例, 继发性肝癌、子宫内膜癌及食道癌患者各1例;处于胃附近部位的有7例, 均是胃癌。2例患者有胆总管压迫现象, 1例胰腺重叠。
炎性淋巴结在处于肝门部位有的6例, 急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慢性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各有3例;结肠部位的有2例, 均为化脓性阑尾炎;盆腔内1例为包裹性积液;脾门部位1例有轻度脾肿大。1例患者有胆总管压迫现象。
3 讨论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器官, 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产所, 有较强的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 可以清除人体内的有害物质, 起到净化机体内环境的作用。淋巴结的内部构造会因各种体内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年龄越小, 淋巴结构造越清楚, 年龄越大, 淋巴结髓索会逐渐变细、变小, 网状细胞也逐渐减少[5]。腹部淋巴瘤的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 就诊时常可有贫血、纳差、消瘦等表现, 有的可出现腹痛、腹胀、黄疸等。经二维超声检测发现大部分患者为分叶状巨大椭圆形团块, 由大小类似、回声较均匀的结节相互聚合而成, 包膜多完整, 4例患者包膜不完整而且回声内部有少量暗区。未发现原发性癌性病灶。常多发, 也可合并腹膜后淋巴瘤晚期侵犯其他部位所致的淋巴结肿大[6]。有些淋巴瘤的体积较小出现多区域分布, 是由于出现的部位引起的症状、体征能被较早发现或是恶性程度较高。转移性淋巴结的患者均伴有一个或以上的原发性癌性病灶, 癌细胞的侵犯导致淋巴结内部的构造破坏, 回声多不均匀, 有暗区或钙化点出现[7, 8]。转移性淋巴结相互靠近、重叠, 聚集成团块状不规则分布, 包膜不完整, 有些患者也可出现较均匀的类圆形回声, 癌症的转移特性淋巴结常为多发。炎性淋巴结均为回声较均匀的类圆形, 包膜比较完整, 无融合现象。9例患者为单发, 1例为多发。脾部有轻微肿大。本组8例患者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2例发热待查患者也提示感染的急性发生。炎性淋巴结的长短轴比值与恶性淋巴结无明显差异, 但与浅表淋巴结肿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 10]。因此, 应用超声二维成像方法能够观察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的位置、大小、数量及回声信号分布情况, 单发或多发, 与周围邻近脏器有无挤压、重叠情况, 有无原发病灶等情况。但若淋巴结位置过深、体积较小或受胃肠气体干扰不易观察时, 可采用CT进行检查。腹部淋巴结内常见病变具有较典型的超声表现, 且和临近脏器病变有一定的关系, 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波, 房济刚.腹部淋巴结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7(6):476-477.
[2] 杨玉英.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超声诊断价值.医学信息, 2012, 25(5):368.
[3] 杨凯, 彭琳.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的探讨.吉林医学, 2008, 29(24):2299-2300.
[4] 黄震, 王新华.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63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诊断研究.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5):571-572.
[5] 王亚红, 蔡胜, 王蕾, 等.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诊断.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3, 35(2):140-144.
[6] 杨丽终, 陈森林.腹部淋巴结结核30例超声诊断分析.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 2013, 10(2):3-4.
[7] 李耀烨.艾滋病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 2012, 18(5):771-773.
[8] 梁欣, 姚钦江, 李春玫, 等.腹部淋巴结肿大对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6):605-607.
[9] 胡祎, 傅剑华, 戎铁华, 等.超声内镜检查在食管癌术前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癌症, 2005, 24(11):1358-1362.
[10] 张晓蓉, 陈菲, 邢淑玲, 等.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92例高频超声表现及分析.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4):210-212, 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