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兰
职工互助保险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实践,逐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运用经济手段为职工群众服务的重要形式,成为企业建立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渠道,是工会在新形势下的工作创新,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经济利益的有效途径,是“送温暖”工程的延伸,是工会构建和谐企业的有效载体。
一、正确认识互助保险工作的重要意义
1.它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职工互助保险与商业保险一样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之处:其一,职工互助保险组织不是一个金融机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是职工自筹资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社会互助合作保险组织,所筹集的资金用于支付职工生病、死亡、伤残或发生意外伤害时的保险赔付。其二,具有赔付及时,手序简便,并且因为赔付资料全部都是复印件,所以不影响商业保险的理赔,可与商业保险并行使用。其三,职工互助保险的组织体系最高层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其次是各省、市总工会,各省市总工会设立专门的职工互助保险办事处,负责组织、指导所辖地区企、事业工会发动职工参加保险,信誉高,有保障。因此,职工参加互助保险,既可减轻出险后的经济压力,增加职工福利,拓展了企业帮扶困难职工的途径,又为职工筑起了抵御风险的屏障,是一项互利双赢的好事。
2.它是工会组织维权职能的一种体现。开展职工互助保险,用经济的手段维护职工的权益,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些职工面临的和将要面对的困难,增强职工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既是当前工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又符合突出维权职能的内在要求。
3.它是工会送温暖工程的延续。工会是“职工之家”,只有时刻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生活困难,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才能增强职工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和信任度,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因此工会为职工每办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职工;每解决职工的一个实际困难,就会凝聚一片职工。
二、正确分析职工互助保险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
1.宣传不到位。主要表现在:①对互助保险相关知识、案例讲解没有达到常态化宣传,宣传引导不持久,难以在职工中留下印象。②对保险受益者的典型事例宣传力度不够,在职工中没有引起反响。③采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常规宣传方法,对多数职工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特殊倒班岗位,生产时断时续,经常停产休假的员工,存在盲点,宣传不扎实。④基层工会对职工宣传的力度不够,讲解不到位。因此,要确保宣传的扎实有效,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渠道。
2.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位的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领导方面,有些单位的领导对职工互助保险的意义、功能、险种了解不够,对理赔情况、抵御风险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所以对互助保险工作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一切顺其自然,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二是职工方面,由于职工多年来工资收入偏低,企业为职工办理了“五险一金”,职工认为生老病死已经有了基本的保障,额外投资互助保险意义不大,所以参加职工互助保险不主动。
3.组织不到位。组织不到位的突出表现是互助保险没有专人负责。表现在:一是工作关系不顺。由于基层单位没有专人负责互助保险工作,使得员工参保、续保、赔付等一系列工作都是由个人到公司级工会办理,职工互助保险工作由原来的公司级工会对基层工会开展的业务,转变成公司级工会对个人的业务,大大加重了公司级工会工作人员业务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二是参保人员分散。职工互助保险没有专人负责,经常出现今天张三送二个,明天李四报五个,星星点点,稀稀落落,使得参保人员不集中,参保品种多样,且时间跨度大,有时同一名员工参加的不同险种,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段中,不仅统计归纳烦琐,而且对今后的续保也带来很多不便。三是缺乏正确引导。职工互助保险没有专人负责,从一个方面反应出领导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也缺乏带头参保、给员工做表率的热情,示范效应差,同时基层单位无专人负责管理,容易造成参保、续保、赔付等相关事项都不清楚的状况,员工参保率低。
三、做好职工互助保险工作的四项措施
1.领导重视抓落实。各级领导要重视互助保险的工作,工会组织要坚持每年将互助保险工作纳入到整体工作中进行部署和总结,各基层按照总体部署,将保险工作进行布置,并指定专人负责,使互助保险工作有领导、有安排、有组织、有落实。工作中,要鼓励参保形式多样化,采用单位独资、单位与职工合资、职工独资等形式,为员工办理互助保险,如危险性较高的机械加工、工程建筑等岗位,单位为每一位职工办理的意外伤害险;培训中心考虑教师的职业特点,为每一位教师办理的重大疾病保险;还有单位出资与个人出资相结合,为职工办理的其它保险等等,效果都不错。
2.强化宣传固基础。宣传是做好保险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实际工作中落实“三个结合”。①常规宣传与特殊宣传相结合。在采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常规宣传形式的基础上,举办互助保险专题讲座和培训班,重点讲解互助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不同,并针对赔付办法、金额、程序以及资料的收集等职工关心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解答,打消职工顾虑,提高参保的积极性。②现身说法与口碑相传相结合。俗话说“眼见为实”,及时将出险职工的赔付案例在所属单位进行宣传,可以大大提高案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例如,我单位一名32岁的女职工不幸患上了乳腺癌,从申报到赔付仅用了三天时间,我们就将一万元赔付金送到她的病床前,这名女工当场表示出院后作互助保险的义务宣传员。同时,我们抓住这一典型案例,在该单位进行广泛宣传,告诉大家疾病不分大小,只有提前对健康投入了保险,才能在疾病来临之际有效降低对家庭经济的冲击。在这个事例的带动下,女职工特殊疾病的参保率提高了15%。 ③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重大疾病”、“住院医疗”、“女职工特殊疾病”、“意外伤害”等保险品种分别从不同的方面为职工提供防范风险的保障,它们既相互补充,又各具特色,因此在宣传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人群,推荐不同的险种。如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体质较差的员工,推荐住院医疗保险;对喜好运动、经常出差的员工,推荐意外伤害保险;对40岁以上的女职工,推荐女职工特殊疾病保险。开展针对性地宣传,能引导职工为自己和家人正确投保,增强实用性和保障性,可大大提高职工的参保率。
3.健全制度保根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职工互助保险是为职工造福的公益事业,要保证该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起与基本任务相适应的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重点应做好两方面工作:①健全制度,规范运作。要结合单位特点,制定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如我们惠安公司建立总公司、基层单位两级保险工作网络。总公司由工会女职委主任主管,两名工会干事负责会员发展、险金上报、凭证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出险理赔等具体业务;基层单位指定一名工会委员负责宣传动员,险金收缴,下发参保凭证等业务。职责清楚,流程规范,确保互助保险科学有序运行。②分层建档,提高工效。在实际工作中,应建立电子档案,并将档案分为三层:第一层为会员档案,详细记录每一位会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及其所在单位的信息;第二层为综合档案,以季度为单位,记录本年度各批次参保险种、人数、险金数额等信息;第三层为分类档案,按险种类别、参保人所在单位分别建立档案资料。分层建档,改变了以往大综合制表统计费时、费力、查找困难的不足,使互助保险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4.赔付及时是关键。做好职工互助保险的理赔工作,是增强广大职工对互助保险的信任度,确立互助保险良好形象的关键。由于长期以来商业保险“投保容易,赔付难办”的现象屡见不鲜,在职工心里形成了某些偏见,影响了职工互助保险的发展。要转变职工对互助保险的看法,就要坚持“投保自愿,赔付及时简便”的原则,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做到“三心”:即接待职工要热心,办理业务要细心,赔付走访要诚心。让职工切实感受到保险的好处和作用。如去年5月份我公司一名职工在工作中不慎将左手压伤,手掌骨折,并有多处烫伤。出险后,单位领导和职工都非常关注赔付情况,我们及时与省总互助会联系,第一时间将5800元赔付款送到受伤职工手中,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单位随即出台了凡参加职工互助保险的,每人补助20元,极大的促进了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参保率提高了13.5%,职工对互助保险的信任度也大大提高。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职工互助保险工作必将深入人心,参保将变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这项用职工个人的钱,依靠集体的力量为职工办大事、办好事、办实事的惠民温暖工程,将在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