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云,徐 辉,余建军
(巨化集团技术中心,浙江 衢州 324004)
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有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法)、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钾法)及定电位电解法。定电位电解法准确度受多个因素干扰较大,甲醛法与四氯汞钾法的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和检出限相近,但甲醛法避免了使用毒性大的含汞吸收液,减少了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用甲醛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过程(包括从样品的现场采集到实验室的定量分析)中,结合多年实践经验,从中探索出有关检测成败的关键环节,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计:722N型,吸光度分辨率优于0.001;
空气采样器:2020型,流量准确度优于±5.0%,时间准确度优于±0.2%;
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2021型,24 h工作流量0.2 L/min,流量准确度优于±5.0%,时间准确度优于±0.2%;
电热恒温水浴锅:H.H.S21—1型,温度准确度优于0.5℃。
环境温度:19℃;显色温度:20℃;显色时间:20 min;湿度 52%;
波长:577 nm。
工作曲线的绘制数据见表1。
表1 工作曲线的绘制数据
由表1可得:工作曲线截距:-0.002,斜率:0.043,相关系数:0.9998,工作曲线方程:E=0.043Y-0.002。
甲醛吸收液配制后在不同时间段加入相同量二氧化硫标准物,其结果见表2。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配制的甲醛吸收液在第三天使用,其测定结果约为实际值的38%左右;第五天使用,其测定结果约为实际值的10%左右。为此,用甲醛法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过程中,甲醛吸收液必须临用现配。
表2 甲醛吸收液使用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在同一地点不同温度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流量及采样时间,其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吸收液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实验证明,环境空气样品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此温度范围二氧化硫吸收效率为100%。15℃时吸收效率为95%,低于8℃、高于恒温35℃时吸收效率为90%。为此,在环境空气中采集二氧化硫时,应保持在23℃~29℃之间,使其吸收二氧化硫的效率能高达100%。
在实验室分析样品的过程中,涉及到一个环境温度及反应温度,环境温度是指实验过程的实际温度,反应温度是指样品与试剂反应后样品溶液的实际温度。甲醛法严格规定了分析过程中对环境温度、反应温度的控制,对不同反应温度下的显色时间必须严格要求,详见表4。
表4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显色时间
根据表4,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做5条工作曲线,见表5。
表5
在同一环境温度下(即18℃室温),加入相同量的标准二氧化硫,选择不同的反应温度,得出结果见表6。
表6 反应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只有选择正确的反应温度 (即环境温度与反应温度之差不大于3℃时),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结果。关键在于样品与酸性较强的显色剂盐酸副玫瑰苯胺(PRA)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为此,必须严格控制好反应温度。
①甲醛法的分析过程中,为了使混合液在瞬间呈酸性,将装有样品的A管迅速加到装有1 mL PRA试剂的B管中,以利于反应进行。反之,就会出现误差,见表7。
表7 操作程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②当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此时样品中相对稳定的羟基甲磺酸加成化合物被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为此,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迅速加盖混匀,并尽快与PRA反应生成紫红色的化合物,否则会使样品中二氧化硫逸出,使测定结果偏低。
③分析所用的玻璃器皿避免用铬酸—硫酸洗液洗涤。由于六价铬能使紫红色化合物褪色,使得测定结果偏低。
④当试剂空白值超过规定的要求,此时有可能是试剂污染。因为固体氢氧化钠极易受潮,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为此,建议固体氢氧化钠采用小包装。
通过实验,验证了采样过程中甲醛吸收液,吸收液捕集二氧化硫时的温度,分析过程中环境温度、反应温度及显色时间等对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必须严格从中找到最优条件,才能把握好数据的准确度。归纳如下:
①甲醛吸收液必须临用现配,根据每天吸收液的用量进行配制;
② 采样过程中必须保证采样瓶是在恒温(23℃~29℃)条件下进行;
③分析用具不要用铬酸—硫酸洗液洗涤;
④在不同条件的分析现场,要选择好正确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及显色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比色分析;
⑤熟练分析技能,在添加试剂过程中要正确、迅速。
[1]GB/T15262—94,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S].
[2]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第四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