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试题及写作指导二则

2014-05-21 00:22万安
美文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心灵人生

万安

一、新材料作文“心留余白”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处在纷杂喧嚣的人世间,人总是被现实的悲喜鞭驱着前行,但就好像一幅水墨丹青,过分拥挤的构图,并不会使人有美的遐想。细细咀嚼走过的日子,可以安安静静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独享心有余白的感觉;抑或什么都不想,让那颗超载的心,留有一分余白。融身于宽宽的天地流白之中,才会使人倾倒于那分寸的美丽。

心留余白,将使你于宁静的小憩之后,带着一种宽容、超然、含蓄的态度,在生命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是一段哲理文字,审题构思时要抓住主题词的隐含信息,即“留白”的深刻含义,具体构思时,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鲜明亮出议论的观点,尽量不要模棱两可。其次,写议论文还要注意论证的着力点要准确到位,不能忽东忽西。此题在论证角度上有许多突破口。可以论证心留“什么”余白,如洞悉自我、审视自我、自我回想等。可以论证心留余白“好处”,突出对心留余白“结果”的描述(如心留余白,洞悉自我。可以清净我们内心的尘垢,提升自己走向超越之路;可以“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让自己活得真实而坦然;可以明确自己应处的位置,从而脚踏实地而不至于盲目虚妄;可以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从而执着进取而不至于随波逐流;可以估量自身的价值,从而积极乐观而不至于浑浑噩噩、虚度光阴等);还可以论证“怎样”来心留余白,突出对心留余白“方法”的指导(如松弛绷紧的神经,冷却燥热的情绪;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等)。

如果写记叙文,首先要突出记叙的价值或意义。既然是“心留余白”,就要写出或酸或甜或苦或辣的某种感悟或真切体验,不能东拉西扯地泛泛记叙自己心留生命中某些时段的不同的余白,那是没有价值或意义的。其次,写记叙文还必须突出心留余白的“过程”,正是因为这一“过程”,才有对心留余白的深刻洞察。换句话说,本题目写记叙文时的笔墨重心与“心留余白”为何物关系不大,关键是要详细写出具体心留余白的故事情节。

斜风细雨不须归

◎李谦

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却没有结束的世界里,人生是踏上了就回不了的旅途。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总是被纷杂喧杂的外物鞭策着前行,心被装的太满,就如构图拥挤的水墨画,怎能让人有美的遐想?所以,让我们卸下不必要的包袱,给心灵留一份余白,用澄澈的心境看待人生,感受超然物外的快乐。

管他满城风絮也好,风浸纸窗也罢,斜风细雨不须归。

心余留白者,能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诗文俱佳、精于金石的李叔同先生,正是春风得意的翩翩少年郎,他却无视别人的不解、惋惜,斩断尘缘,皈依佛门。他没有被外物纷繁扰乱了心智,而是选择青灯古佛来坚守心灵的净地,或许不出家他也许能在文学及篆刻中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又怎么会有弘一法师圆寂前的肺腑之言“华之月满,天心月圆”?法师的一生是充足的,因他以内心的宁静保持了人格的完整。

范仲淹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而莫言做到了,作为中国首位诺奖得主,他有资格因自己的成就而自豪。然而对比群众的热情,莫言却显得十分淡定。他坦言获诺奖后自己压力很大,希望能回到家乡继续安静写作,他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迷失自己,而是始终保持着一份质朴与真诚,以淡泊的心境在文学的世界里不断追索,或正因如此,他才能写出《蛙》,《生死疲劳》等深刻探讨人性,令人拍案叫奇的佳作吧。心中的留白,鞭策我们前进。

沈复没有在封侯拜相、封妻荫子的思潮中迷失自己,只是简单记述自己的一次出游甚至一块石头,写成《浮庄六记》汉初三杰之一的张子房官至留候却不让内心被功名利禄所役使,辞官归隐,尽显风度;川端康城呓语“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赤眠”,以这份对美的敏感著就《雪园》之经典……他们以心灵的留白,被后人所仰望。

风轻轻吹拂,雨丝亲吻着路面,下一次,在斜风细雨中,让我们停下匆匆的步伐,去聆听雨落的声音,为一朵花微笑,为一片云驻足,以一分留白去沉淀心灵,以空灵的心境去拥抱丰盈的人生。

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

点评

作者从文学经典卡尔维诺《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入题,扣住“心留余白”的主题,选择的切入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典型性。在论述中,作者从文学人物入笔,从人物的留白为点,扩展到当今社会的浮躁之风的思考,从而使文章具有了更多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整篇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进退有度。

心留余白

◎许闫媛

一幅水墨丹青,上面通常只有寥寥几笔,且笔力轻淡,给人以朦胧之感,画面上的大部分都是空白的,这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画的不同之处。西方油画大多填充得满满的,不留一丝一毫的空白,故其写实性强;而中国水墨讲究意境,不是在刻板的描摹实际,而是留有大片空白,目的在于让人们自由发挥想象,感悟那背后的深意。

画亦如此,人心是不是这样呢?禅诗云:“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心中之所以无法得宁静、平和与淡然,是因为在心中堆放了太多太多的杂物,瘀积胸口,苦闷不堪,自然无法享受到生活中一些细微、小如纤尘的乐趣。

或许,我们应该定时的清扫一下心中的灰尘,留下一点自由的空间,什么都不做,保持新鲜空气的流通,然后再泡上一壶香茗,游丝般的淡漠,袅袅上升的蒸汽,坐在竹制的躺椅上,静静地小憩一下,细细聆听窗外鸟儿的鸣唱,让心灵在自然的安抚和浸润下变得从容淡静。那一片在心田上余留下的空白可真是甘霖玉露,把一切暄器都拂之殆尽。

林清玄曾经说过:“人生苦短,缘深缘浅,我们都应该豁达与乐观地对待人生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人会陪你走到最后,碰到了即便是有缘,即使到了要下车的时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别,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到多年后想起时依然平静淡然。

心里的那份空白是灵魂的栖息地,是拂去也俗的纷杂,找回本心的地方。印第安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正如这句古老的谚语折射出当代社会这样,每个人都恨不得生出风火轮向前飞奔而去,却忘了肉体和灵魂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如此快速的生活,是否早已把自己的灵魂抛在了十万八千里之外了呢?等一等灵魂,让肉体和灵魂以同样的速度前进,让彼此在那片心灵的空白中交谈,获得心灵的救赎和灵魂的苏醒。

让心余有留白吧,有一处宁静的港让你的心休息!

点评

文章开篇用水墨画的留白引出人生的留白,入题简洁有力,不枝不蔓,然后从林清玄的名言切入,点出人生的留白就是保持一种平静和淡然,并结合高度发达的现实社会论述,具有现实意义。主体部分,例子鲜活,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文章最后卒章显志,呼应开头。

留白人生任逍遥

◎程锐

习惯一人站在窗口,遥望那永恒不变的孤月苍云;

习惯一人独立街边,倾听那无限寂寥的瑟风秋叶;

习惯一人漫步江南,轻抚那柔似烟雨的垂柳;

习惯一人独卧船头,在一片烟雨朦胧中聆听那千古的绝响。

一幅画,过于满当,不能谓之妙;一支歌,从头唱到尾,不能谓之悦。人生亦如此,需抛开纷杂喧嚣的尘世,在宁静的小憩之后,整装待发,重新启航。

为人生留白,抵澄明之境。

梭罗栖息于瓦尔登湖畔,穿梭于林间小道,观赏湖起涟漪,完成人生的洗礼。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在漫漫山谷中做自由行走的花。陶公毅然辞官,归园居贫,淡泊名利,只为驻足望一望南山,回首采一朵菊花。他们将自己放浪形骸于天地间,融身于宽宽的天地流白之中。没有浮夸,没有奢华,只有一颗空灵澄澈之心。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留白的真谛,终抵澄明之境。

为人生留白,脱心灵桎梏。

刘欢有支歌这样唱到:“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确,但如果心灵被蒙上了灰尘,有了桎梏,恐怕梦难以实现。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前途渺茫,新人辈出。在权衡再三之后,他选择了退出。人生不必满满当当,有时挣脱心灵的桎梏,为人生留白,你也许会收获另一番的辉煌。

为人生留白,享逍遥之乐。

我喜欢站在窗口遥望,我喜欢独立街边凝视;我爱空山新雨,我爱碧波浅荡,可是现实总让我摔倒在它冰冷的脚下。作家毕淑敏也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但当她知道继续研读需写几万字的论文时,可能她已不会抚慰心灵了。人生面临许多抉择,放弃亦是得到,得到亦是放弃。既然如此,何不为人生留白,享逍遥之乐呢?

庄子曾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世间真正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之人又有几个?既然如此,学会为人生留白吧,让自己的人生于逍遥之境中恣意挥洒。你看,窗外,阳光正好……

留白人生任逍遥!

点评

文章用铺排的方式引出“留白”的观点,然后从“抵澄明之境”“脱心灵桎梏”“享逍遥之乐”三个方面将论述引向深入。论述中既有大量的事实论据的引用,又有深刻的道理论据运用。最后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结尾扣题。文章融议论、抒情于一体,情辞恳切,启人深思。多处运用排比,气势逼人。

二、命题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写作指导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李鸿章曾经在签押房(相当今天机要办公室),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心中一段春。看后满心欢喜。想来,写这副对联的人也许受了不少窝囊气。然而,难得有这样的心性和胸怀。受尽百官气,可见其自寻阔达;养就一段春,可见其自逐明媚。

请以“养就心中一段春”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立意自定,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是一个名人对联故事,审题构思时要注意对联背后的隐含信息,抓住墙上“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心中一段春”的特殊含义,即我们对待命运的正确态度。心的宽广,态度的乐观豁达,都可以使我们无论身处逆境还是顺境,都能不失去自我,不失去方向。此题在论证角度上有许多突破口。可以具体阐释“一段春”是什么,如宽容豁达、自逐明媚等;可以论证为什么需要养就“一段春”,只有丰富自我,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在命运旅途上即便是风霜雪雨,也能养就心中一段春;还可以论证怎样来养就“一段春”,突出对养就一段春的“方法”的指导(如松弛绷紧的神经,冷却燥热的情绪;必胜的信念,一份坦荡的胸怀等)。这个话题可以从大处着笔,也可以小中见大。可以回视过去,可以关注现在,还可以预示未来;可以面对现实,还可以想象作文。

养就心中一段春

◎李谦

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写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不是世界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是啊,己心妩媚则世间妩媚。己心温暖则世间温暖。养就一段春在心间,无论世事翻覆,人生自是绿意盎然,步步花开。

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说,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苏轼做到了。小人谗言,政见不和令他被一贬再贬,从黄州,到密州,甚至到了最偏僻的海南,他没有在愤恨中度过余生,而是自寻阔达,以心灵之春笑对人生。朝廷对他不好,可他待百姓不薄,兴修水利,缓解灾役,他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百姓的福祉。“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园乞儿”,他的胸怀可见一斑。“明镜止水以澄心,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风光以待人”,大抵就是如此。

启蒙运动的哲学大师卢梭一语道破人类生存的最大困境: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作为个体的人,一辈子会遭遇太多的不公。诘难,诽谤,陷害,如果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你将永在狱中,而曼德拉却用广阔的胸襟打开了心灵的枷锁。在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后,他没有利用权力打击报复政敌,而是向过去压迫黑人的白人群体表示饶恕的善意,南非民主化之后,他组织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直面历史误解与怨恨。他以无差等的爱塑造了南非民主的春天,也塑造着他心灵的春天,或许正因如此,曼德拉才能赢得如此广泛的尊重与赞誉。

丰子恺又何尝不是如此,在“文革”那个黑暗的时期,他被抓批斗,贴大字报,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格侮辱,但他没有因此而心灰意冷,消极厌恶,仍然以十年一册的《护生画集》呵护着心中的那一份纯真,以流畅隽永的线条勾勒着那些大时代的小悲欢,以一支画笔描画着他的所见所闻所惑,也勾勒着他生命的春天。

养就心中一段春,以春之温暖明媚,去缓解夏的骄阳如火,去安抚秋的萧瑟凄凉,去融解冬的冰雪干丈,以旷达的胸襟拥抱人生,自有鲜花葳蕤,四季如春。

点评

这是一篇文化味极强的议论性散文,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书卷气。在很多考生选择无病呻吟的时候,这位学生引经据典,选取了丰子恺、梭罗、余秋雨等文化大师的材料,扣住了“养就心中一段春”的主题,并且点出了“我”的真实感受,情感真挚,与之共鸣。

养就心中一段春

◎程锐

何谓人生之美丽?

人生的美丽在于面对尘世的纷纷扰扰,心境依然如水般柔韧与平静,即使再大的风浪,在侵袭后依然还原到最初的宁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是心中最美的春天。养就心中一段春,让我们用澄明、从容、逍遥的心境迎接潮起潮落,品味茶浓茶淡。

澄明心境,养就心中一段春。

梭罗栖息于瓦尔登湖畔,穿梭于林间小道,观赏湖起涟漪,完成人生的洗礼。林逋以鹤为子,以梅为妻,在漫漫山谷中做自由行走的花。陶公毅然辞官,归园居闲,淡泊名利,只为停驻望一望南山,回首采一朵菊花。澄明之境,心境澄澈明亮,乃人生之大境界也。澄明心境,为心中的那一段春天扫尘除杂。林语堂说: “热心人冷眼看人生。”澄明心境,养就心中一段春,使你保持内心可贵的清醒,洗尽遮眼浮云。

从容迎接,养就心中一段春。

轻风缓缓奏响岁月的风铃,游客在辽阔的草原上尽情放牧着心灵。从容是一种个性,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近乎无味的淡然,是一种不慌不忙的闲适。李白的飘逸不群,王维的清新自然,陶潜的闲适恬淡,都需要从容,从容走过纷扰的旅程,从容面对人生百态。没有轰轰烈烈的慷慨悲歌,却也有细水长流的低吟浅唱。琐碎缠洁,及时抽身,偷空闲,居斗空.匀呼吸,凝精神,用从容来笑对人生百态,养就心中一段春。

逍遥驰骋,养就心中一段春。

人生难得一逍遥。庄子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但真正做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又有几人?但是,他们做到了。于是乎,我们看到了:霍金将自己从死亡的黑洞中解救出来,潜心钻研研究:史铁生为自己折了一只为“写作号”的船,努力将自己摆渡;毕淑敏放弃几万字的论文,将自己融身于人与人的心灵交流,优哉游哉!诚然我们不能拥有“聊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心态,但我们仍能拥有逍遥之胸怀,自寻阔达,养就一段春。

养就心中一段春,需我们用澄明、从容、逍遥的心境去豢养。窗外,树叶婆娑,阳光在手指间起舞,让我们暂且放下羁绊,挣脱桎梏,去感受那无限春光吧!

点评

文章开篇用设问的形式,引出何谓一段春,入题简洁有力,不枝不蔓,然后横向议论,用三个分论点的形式点出“一段春”的实质,并结合文化名人论述,具有较强的文化意义。主体部分,例子鲜活,条分缕析,将论述逐步引向深入。文章最后卒章显志,呼应开头。

养就心中一段春

◎杨萌

春天的风奏响了阳光的竖笛,隔着窗,外面是一片水色阳光。

耳畔有班德瑞轻柔的音乐,那种浑然天成的清淡不是身处城市的人写得出来的。桌上是新沏的绿茶,是淡淡的龙井,有浅浅的碧绿,杯口一柱流气,凫凫腾腾。透过蒸气的缝隙,可以看见且歌且行的微风,飘浮过天空的流云,还有自在飞翔的鸟儿。

即将踏入高三的我们,教室就如同兵荒马乱的战场。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可如这般放缓自己的脚步,去品味那风起风涌中的淡。其实,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一种生活,而惊鸿一瞥,不着一色亦是一种生活。养就心中的一段春,世间皆为欣然的画卷。

雨中的一把伞,生病时的一声问候,哭泣时一个可以依赖的朋友,乃至睡前的一声晚安,都是那样微不足道却回首欣然的瞬间,以为这些小事不值得记,一转身抛向脑后,却会在几年后回眸的刹那,看着它们不急不缓地走出来。如果说轰轰烈烈的大事因其震撼而难以忽略,那么这些琐碎的小事,因其平淡而难以忘怀。巨石会因沧海桑田而风化,沙粒却能随风飘走天涯。

佛家有言“离暗出明”,是说无论在人生的哪个地方,哪个角落,都会有很别致而清淡的风景。为何总是对身边的景致熟视无睹,总是若干年后,才会幡然醒悟,惆怅叹道:“唉,要是那时品味出淡的深味,该多好啊。”这段惋惜再彻底,也只算徒劳的祭奠吧。

对时光的关怀是最好的留恋,养就心中的一段春,不是滞后的惆怅,而是及时的品味。

也记得一段关于蒹葭的话:“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一句写爱情,也算雅致极了,一如浮水中的蒹葭,一欲亲近却不可得绝望。作为一株爱情最近的草,它比玫瑰平凡,却更繁芜;蒹葭二字的发音那样清淡流畅,轻启朱唇,仿佛走遍人生波澜不惊。

写得很素雅,却是我见过的对爱情最好的诠释,清淡恬,永远没有据有和封藏。淡于世俗之外的美。

养就心中一段春,不必远离尘世,便可道开整个人生。世间凡俗的纷扰,耳畔兵马的喧嚣,在这与己无缘只看杯中青烟,便是半个江山。

点评

作者从即将踏入高三的我们,选择的观察点具有很强的生活化和典型性。在论述中,作者从学生生活入笔,以现实经历为点,扩展到当今整个社会的“一段春”,从而使文章具有了更多文化的厚重与生活的真实。整篇文章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进退有度。

猜你喜欢
心灵人生
心灵的感恩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唤醒心灵
独一无二的你
为心灵搭桥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黑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