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至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李恩洪毕业后一直从事远洋工作,从水手成长为高级船长,曾被中远集团公派到美国学习港务管理,2000年调入交通部海事局工作,现任船舶监督处处长。十五年来,在船舶监督、检验和船员管理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带领同志们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发展9万多名中西部待业青年成为职业海员,不仅使船员规模扩大,还让几十万个贫困家庭由此而脱贫致富;全心维护船员权益,建立全国海上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为转变政府职能开路先行;使中国船舶脱离西方国家的“黑名单”,中国航运由此走出困境,提升了中国船队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协调各方开展低质量船舶专项整治,扭转了严峻的水上安全形势,促进了造船业健康发展……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他推进改革的智慧和汗水,也彰显了他作为公务人员的战略眼光、务实精神、创新能力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为民:让黄土高原农村娃迈向海洋
陕北娃薛云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这辈子能有机会当上海员,随船跑遍世界各地,不但赚钱帮家里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他说,如果不是当初报考海员,他恐怕一辈子都走不出家门前的那座大山。
在革命圣地延安,已有800多名黄土高原的农家子弟和薛云一样,因选择航海而改变了人生,改变了家庭、也因此改变了农村。以2009年底为例,当地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260元,而同年一名普通船员年收入为5至8万元,高级船员年收入可达10至40万元。帮助他们创造机会的正是李恩洪和他的同事们,把航海院校的船员培训教育办到了中西部地区。
近年来,东部地区从事船员职业的青年急剧减少,我国船员面临着非常紧缺的状况。如果能借助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的“东风”,把航海教育引向中西部地区,不仅找到了解决船员队伍资源的途径,也为广大中西部农村青年提供一条“一人当海员,全家致富,带动三家脱贫”的路子。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李恩洪与同志们立即着手研究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走访航运企业、船员服务机构、院校、地方政府和相关部委,牵头制定和启动了加快我国船员发展的“十大举措”,将中西部大力发展航海教育和船员培训作为主要内容。
经过几年的发展,船员教育规模迅速在中西部壮大,形成了以武汉为核心的中西部船员培训教育基地。目前,中西部航海船员培训机构已达17家,年培训海员数量近2万人。此举不但配合了国家中西部发展战略,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为我国船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力资源基础。
李恩洪和他的团队继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将发展船员教育与解决民生具体问题结合起来的途径:开展渔民船员知识培训,先后有3万渔民转产成为商船船员;给大学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非航海专业毕业生经过一年培训可参加适任考试,取得证书后就可以从事航海职业;加强与军队之间开展海员培训合作,拓宽复转军人就业渠道。
服务:让船员得到社会尊重
船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常年在海上漂泊,获取行业资讯、求职信息渠道少,参加考试、办理证书成本大,还经常面对与公司、中介的各类纠纷。海员出身的李恩洪深知他们的酸甜苦辣,深知船员们需要什么,更深知作为船员主管部门,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好船员就业和权益维护的问题。
在他的主导下,中国船员电子政务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建成的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了船员业务办理网上申请、审批、查询,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以前,船员报名参加考试,经常要申请公休从国外下船,所花费的直接成本最少3天,住行费用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而现在通过网上报名只需短短几分钟,船员真是大大受益。”一位航运企业的管理人员说。据保守估算,仅海船船员远程考试系统的开通,每年就为全国参加考试的20多万考生,节省4个多亿的成本。
为了给船员提供更好的权益保障,他和他的团队多次协调有关部委,进行深入沟通,争取为船员服务效益最大化:2012年免除海员外派营业税,为200家外派机构减轻负担;2013年,解决了海员重复体检、重复缴费问题,实现了海员“一次体检,手持两证”;从2014年1月1日起,我国海员外派任职无需再持有《海员出境证明》,极大地便利了广大的外派海员。
忠诚:让“浮动国土”畅行全球
刚从事海事管理工作不久,李恩洪就面临着一次重大考验:受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航运跌入低谷,而中国船队更是雪上加霜,受到西方发达国家打压,被欧美及亚太等其他国家列入了“黑名单”。每当中国籍船舶到这些国家的港口停靠时,都要接受其主管机关最为严格的检查,即使轻微的缺陷都会遭到被滞留等极为严厉的强制措施,甚至变相“扣船”来延误船期。这严重制约了中国船队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损害中国籍船队的声誉和利益,我国航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李恩洪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脱离“黑名单”,事关航运发展,事关国家形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他带领着工作团队从南到北走访航运公司、船员,逐项分类梳理存在的船舶缺陷,对照上千条安全检查项目标准,深入分析产生的原因,针对每一类型船舶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为确保船舶符合规范要求,组织海事部门联合中国船级社实行开航前检查,对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凡是开往国外港口之前,都必须自己先查一遍,一条都不放过,一旦有缺陷,坚决立即整改。为了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在加强自身安全检查的同时,他和他的团队积极向国际海事组织和亚太港口国备忘录国家严厉交涉、积极呼吁,表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已经采取的措施。
经过不懈努力,2001年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彻底脱离了欧洲、美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的“黑名单”,极大地维护了我国航运的利益,使中国船队走出困境。
担当:让安全保障发挥长效
我国滩涂造船一度很红火,这类船舶材质低劣、逃避监管, 2003年浙江沿海沉没了40多艘此类船舶,2005年初两个月内连续发生4起新造船舶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船体断裂事故。滩涂造船盛行,不仅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水上交通安全,还影响我国造船工业健康发展。
李恩洪带队深入沿海、沿江地区的滩涂造船现场明察暗访,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经过深入分析,他看到了政府部门之间管理的“临界点”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开展相关部门联合整治。
李恩洪提出了低质量船舶治理方案,主动协调各方,就开展低质量船舶整治达成了共识。2005年4月,由交通部牵头,相关部委联合组织的专项治理活动全面开展,这是一次多部门统一联动、各单位各司其职的全国性专项整治活动。各省地方政府成立了相关机构,从上至下构筑起整治低质量船舶的网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遏制住了非法违规造船行为,规范了中小型船舶造船市场,提高了船舶生产质量总体水平,一批存在严重缺陷的低质量船舶被清除出航运市场。
“要整治更要规范,用长效机制的建设换取水上安全的长治久安”。他及时总结经验,提出构建水上交通安全信息通报及协调机制的意见,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船舶检验标准,对提升我国造船质量、净化造船和航运市场意义重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五年来,李恩洪和他的团队凭着对事业的忠诚、对责任的担当,为保障水上交通安全、维护船员整体利益、促进航运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李恩洪思考着“壮大中国籍船队,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命题,正致力于新的目标和任务,努力实现为我国航运事业的科学发展而奋斗不息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