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桃从小生活在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家庭里,虽然是满族,但从小对少数民族的猎人文化熟视无睹。在他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失踪”,有时候几天,有的时候甚至几个月或更长,而他的母亲也放任他的这种行为。顾桃父亲的“失踪”,其实是只身山林,去用相机和文字去记录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到了2002年,顾桃亲眼看到了鄂温克族生态移民的现状,便决定拿起摄像机,为这个即将“消失”的民族和文化,做一个定格式的记录。
生活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又叫使鹿人,在三百年前,他们来自更北方的西伯利亚。他们世代以打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而且一直延续着最古老的生活方式,比如强壮的男人负责打猎、饲养驯鹿、搬家等,而女人更多的则是做饭、照看孩子。他们依然利用平均分配的生活形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这一民族的文化,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到了2002年,因为政府行为的生态移民,使鹿人被安排在了山下的新房子里面生活。由于搬家,他们所养的驯鹿不适应环境,开始大批量的死亡,而鄂温克人也不适应这种生活方式,从而进入了一种混沌的状态,在他们的言谈当中有很多情绪,既有无奈也有茫然,同时还特别的激动。当时有很多媒体去报道这件事,比如标题写“鄂温克族欢天喜地乔迁新居”,而镜头背后的他们,实则是在哭泣。被族人称为“最后的酋长”的玛利亚·索,当时已年近80,她说:“一想到鄂温克人没有猎枪、没有放驯鹿的地方,我就想哭,做梦都在哭!”。
父亲的精神以及鄂温克族的命运,触动了顾桃,他拿起摄像机开始对准这个鄂温克的使鹿部落,在7年的时间里,共拍摄了500多个小时的素材,而从这当中,他又花了很长时间剪辑出了《敖鲁古雅,敖鲁古雅……》、《雨果的假期》、《犴达罕》三部纪录片。《敖鲁古雅,敖鲁古雅……》拍的是在一个营地驯鹿的三户人家,描述的是使鹿部落的群像。《雨果的假期》则讲雨果的母亲柳霞失去丈夫后因酗酒无力抚养孩子,儿子雨果在社会的资助下被送到了无锡免费接受教育,片子反映了柳霞的苦闷和13岁在城市长大的儿子雨果假期回来的困惑。第三部是《犴达罕》,“犴达罕”是驼鹿,但这部片子拍的不是动物,而是人。主角维加就像森林里最后的一头孤独的犴达罕,拥有力量,更拥有悲伤。
猎人维加被当地人称为“艺术家”,他拥有着十分难得的绘画天赋,而且擅长作诗。但是他嗜酒如命,经常生活在醉酒的状态。而这样的情况,他可以更加放肆,他信口开河,但却时常说出常人难以发现的“真理”或者“诗句”。“我读过无数诺比尔文学奖的作品,但是这里面,没有一个人描述过狗的梦境”、“猎人没有了枪,就像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就会衰亡”、“我在弓与箭的文化中环行,来到了原子弹的时代,他们把我抛出去。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语言和制度,也在消失。”这个醉酒的维佳,在不喝酒的情况下根本说不出任何话,而酒后,他则真实地吐露出了他内心的悲伤,他用狗的梦境形容鄂温克人的猎人文化,而没有出现在作家的书中,则是在表露没人关注到他们的处境。更用弓箭与原子弹去形容原始文明和现代文明,而当两者相遇时,原始文明被抛了出去。
顾桃从猎人维佳的角度,透视出了工业文明正在侵蚀着其它的文明,人类进入了一个悲伤的时代。而影片并没有像散文一样地叙述,在后半部分,维佳的命运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三亚的夏老师十分欣赏维佳的艺术才华,把维加从北纬52°带到了北纬18°的海南岛。在那里,维佳的粗鲁、酗酒等行为习惯在大都市里面显得格格不入,夏老师为了更好地与其接触,开始教他英文、为他戒酒,结果并没有效果,最后她把维佳送进了精神病院去治疗…….
顾桃在三亚看到维加后,回来在博客上写了一句感受:森林里最后一头犴达罕困惑在热带雨林,无力咆哮,只有哀嚎……
然而,作为森立当中一只“犴达罕”,始终不能走进城市文明,他回到了山林,继续过着猎人生活,然而一切都变了,影片最后的一个镜头是维佳卸下了抗在肩头的木头,木头落地,维佳的魂儿也好像随之而去了。他念着自己的诗,结束了……(采访/撰文:王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