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专题围绕中国本土画廊来获取他们的动态和执行方式,所以“本土、机构、方式”是此次专题的关键词。选择“本土”并不带有私心,也不是自我圈定,只是希望从在地出发获得一定信息,而“在地信息”是基础信息,能够通过它窥探行业的构成线索。
大部分中国本土画廊执行方式的框架借鉴于国外机构,这种借鉴不可避免。但是因为在地因素,包括画廊执行人的背景因素以及合作艺术家的情况,使得这个框架在国内的存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了一定的地域特征。此次专题中分三个区域,对画廊做了相应的了解和采访,分别是北京、上海、香港。我们在提及本土的时候,大多指向的是国内,但是经过这次的专题工作发现,即使在国内不同城市的画廊之间都存在地域的本土性,所以当我们再次提及本土时,它指向的应该更为具体,而分析的也就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
提及执行方式,其实依赖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生态环境。在艺术家艺术实践方式不断更新的时间点上,画廊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直接,而“展览”本身也越来越局限。画廊作为艺术家的服务机构,开始更多地考虑展示本身,比如,如何选择展示方式、展示场域等问题。当下画廊面对的是一个更新的节点,也是构建新框架的节点。近几年艺术博览会的成功,便提供出了一个画廊推广的平台。所以,在采访的画廊中,即使部分画廊在博览会中的开销大于盈利,他们还是坚持参加艺术博览会的方式,这种方式让画廊、画廊代理艺术家在保持了一定活跃度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渠道拓宽自身的资源。
“本土”提示了某些共性,但是当下的画廊机构都各自形成了自身的系统和规则,而这种所谓的“个性”很大程度与画廊执行人的认知和眼光有关。而我们观察的“证据”便是其合作的艺术家以及其呈现的展示方式以及展示以外的工作。(撰文:王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