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世高
在哈萨克斯坦萨基兹油区Taskuduk中心处理站工程施工中,中原油建员工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性地组织施工,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工序报验一次合格率100%。
2月下旬,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州萨基兹油区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白雪覆盖下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际。中原油建哈萨克斯坦地面工程项目部承担的中国石化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萨基兹石油公司萨基兹油区Taskuduk中心处理站及其配套工程,正位于此。
从开工至今,该项目部克服哈萨克斯坦气候恶劣、工期短、人员少、清关慢等诸多困难,创造性地组织施工,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工序报验一次合格率100%,实现生产过程零伤害、零事故、零污染,在哈萨克斯坦地面工程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中原油建人如此形容萨基兹油区的风。本是沙化草原,加之狂风不止,工区内常常尘沙飞扬。日常施工,员工必须戴上护目镜、头套和面罩。即便如此,耳朵眼和脖子里也常常塞满沙粒。
该项目部生产副经理王小勇清晰记得,他们进入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年夏天,白天风沙乱舞,烈日炙烤皮肤,气温接近50摄氏度。然而,制作玻璃钢罐要一边在模具上缠绕玻璃纤维,一边喷涂树脂,还要避开风沙和烈日。怎么办?
为了不延误工期,大伙儿决定夜间施工。同时,项目部就地取材,用集装箱在玻璃钢罐三面垒起高高的围墙。关键难题被攻克,大伙儿兴奋不已。
在缠绕玻璃纤维和喷涂树脂时,中间不能停下来,否则下次无法和上次实现无缝对接。为此,大伙儿经常从下午6点一直干到次日上午,有时竟忘了吃早餐。就是这样,他们3个月制作完了5台玻璃钢罐,缩短了大量工期。
为加快施工进度,该项目部经理周正斌想了不少巧招妙招。哈萨克斯坦签证办理难度大、周期长,他让人在新疆提前预制好原油储罐和消防水罐。他还大量招聘哈萨克族电焊工,这些雇员拥有哈萨克斯坦绿卡不需办理签证,还可以充当项目兼职翻译。截至目前,该项目部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8.5%,按工期节点运行。
“你们这样干是违规的,抓紧整改。”2013年12月的一天,中原油建哈萨克斯坦地面工程项目部QA/QC部门副经理陈虎一边开整改通知单,一边叫停了某项违规操作。
面对违规情节严重者,该项目部会下发整改通知单,不及时整改者罚款500美元~1000美元。开工以来,该项目部严格执行质量制度和程序文件,强化过程控制,严格奖罚,确保施工各环节处于受控状态。2013年,该项目部共开出9张整改通知单,处罚6次违规行为。在中国石化质检总站首次对海外项目进行的质量大检查中,该项目分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工序报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
高34.85米、重38.73吨的原油稳定塔吊装是项目的重要质量控制点。“阿克纠宾州没有100吨以上的吊车出租。”周正斌说,“要用几台50吨塔吊配合作业,还需采取分段空中组对,施工难度很大。”
周正斌四处奔波,终于找来两台50吨塔吊和两台25吨塔吊。“你们要严格按照起重工指示吊装,要保持同步。”在周正斌的指挥下,50吨塔吊负责抬吊,25吨塔吊负责溜尾,空中组对一次成功。
正是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操作,该项目部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了生产过程零伤害、零事故。
2013年秋天的一个午后,哈籍女雇员阿丽娅的眉角眼梢溢满喜悦。周正斌正想一问究竟,阿丽娅抢先发问:“周经理,我的婚礼您和李书记能参加吗?”
“好啊,我们一定去!”周正斌和该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李健知道,哈萨克族人在晚上举行婚礼。
那天黄昏,周正斌、李健和另外4名中方员工准时参加阿丽娅的婚礼。“我代表同事,祝你们新婚快乐,幸福永久。”周正斌说。按照当地习俗,新娘阿丽娅和新郎阿里章在众人面前即兴表演了一段舞蹈。
哈籍雇员向来重视结婚和生日,期望得到亲友的祝福。在哈萨克斯坦工作以来,周正斌和李健已经参加了4次哈籍雇员的婚礼,给20余名哈籍雇员送去了生日蛋糕。
在这个项目部,哈籍雇员比例占三分之二。李健说:“要让哈籍雇员真心为项目服务,必须要尊重和理解他们,拿真心换真心。”
为方便哈籍员工就医,该项目部保证两名哈籍医生常住现场。此外,项目部定期联系垃圾运输公司清理生产和生活垃圾,并在站外管线施工完毕第一时间恢复地貌,实现生产、生活过程零污染。
“中国石化企业注重保护环境,尊重体贴哈籍雇员,在这里工作有家的感觉,我们愿意为项目部做更多的事。”阿丽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