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金玉9号高产栽培技术

2014-05-18 10:18:50蔡晓雨
种子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金玉定苗籽粒

蔡晓雨

(运城市种子管理站,山西 运城 044000)

玉米新品种金玉9号高产栽培技术

蔡晓雨

(运城市种子管理站,山西 运城 044000)

介绍了玉米新品种金玉9号的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要点。

金玉9号;高产;栽培技术

金玉9号是山西金鼎生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08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08017。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早熟、抗病性强等优良特性,适宜山西南部夏播玉米区种植。

1 特征特性

1.1 基本特征

幼苗芽鞘紫色,叶色深绿,叶缘紫色,叶片较窄,生长势稍强。成株株形紧凑,叶片半上冲,株高215 cm,穗位高90 cm,雄穗分枝12个,花粉紫色,花丝青色,穗行16~18,穗长20~24 cm,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品质优良。春播生育期125 d左右,夏播生育期95 d左右。

1.2 抗病性

2006—2007年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

1.3 籽粒品质

2007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756 g/L,粗蛋白含量10.26%,粗脂肪含量4.47%,粗淀粉含量74.13%,赖氨酸含量0.29%。

1.4 产量表现

2006—2007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复播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 560.1 kg/667 m2和640.7 kg/667 m2,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和8.9%;两年平均产量600.4 kg/667 m2,平均比对照增产7.7%。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48.5 kg/667 m2,比对照增产7.9%。2008—2010年经山西、陕西、内蒙、吉林等地示范种植,一般产量750 kg/667 m2左右,高产栽培可达1 100 kg/667 m2。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抢时早播

要求在6月中旬前、小麦收获后硬茬抢时早播,播后及时浇蒙头水,争取一播全苗。

2.2 密度要求

不同的品种,只有密度适宜才能达到最高产。金玉9号株形紧凑,穗部以上叶片半上冲,通风透光好,以留苗3 500~3 800株/667 m2为宜。可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或等行距60 cm,株距28~30 cm。

表1 株行距对照表

2.3 播种

根据土质、墒情,确定播种深度,一般5 cm左右。选用4 200粒(约1.5 kg)精品种子单粒机播,可准确达到行距一致、株距一致、播深一致的播种效果,实现苗全、苗匀。采用其他方式播种,视具体方式确定播种量,2 kg包装(约5 000粒),每袋可播667~800 m2,要调整好下种孔径,保证播种质量,防止塞耧、漏种。

2.4 防除杂草

一定要选用安全可靠、对后茬小麦无害的玉米专用除草剂,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按要求严格控制药量,如选用氰草津、莠去津类胶悬剂和乙草胺乳油(或异丙甲草胺)混合,兑水后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较湿润时进行地面喷雾,施药要均匀,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2.5 加强田间管理

2.5.1 间苗、定苗、蹲苗

适时早间苗、定苗,防止苗荒,在生产实践中有“三叶间、五叶定,七到九叶控,十叶以后要直攻”的经验。结合中耕、除草,在三叶期间苗,五叶期定苗 。间定苗要掌握的原则是: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期蹲苗可促进根系下扎,茎基部粗壮,利于抗旱、防倒、壮苗。

2.5.2 中耕培土

封垄前进行中耕培土,促进玉米根系发育,防倒伏、利排灌。

2.5.3 肥水管理

金玉9号根系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增产潜力大,播种前提倡对土壤进行检测分析,确定目标产量,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配方施肥。一般每生产100 kg籽粒需纯氮2~3 kg、五氧化二磷1.5~1.8 kg、氧化钾3~3.5 kg。要实现800 kg/667 m2的目标产量,每667 m2需施用纯氮16~24 kg(折合尿素32~50 kg)、五氧化二磷12~15 kg(折合过磷酸钙80~100 kg)、氧化钾10~15 kg(折合氯化钾35~50 kg),并施用适量微肥。

夏播抢时硬茬播种,来不及施肥可分次追肥,以保证土壤养分。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吸肥高峰在拔节、孕穗、开花期。因此,常采用攻秆、攻穗、攻粒3种追肥法。攻秆肥是在拔节期(6~8片叶,苗高30 cm左右)追肥;攻穗肥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抽穗前期10~15 d,12~13片叶)追肥;攻粒肥是指雌花丝开始抽出,授粉前后的一次追肥。追肥次数应根据土壤肥力、肥量、底口肥多少而定。一般来说,追施15~20 cm为最理想的深度,施肥时应离开植株10~12 cm为宜,追施尿素时应比其他氮肥提前5~7 d。

在玉米的大喇叭口期,应保证水分充足,防止“卡脖旱”,在灌浆成熟期若遇干旱,可适量灌水以保高产。玉米虽需水较多,但耐涝性不强,如果土壤水分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时,对玉米生长不利,尤其是苗期,土壤水分过大,影响很大。

2.5.4 防治病虫害

金玉9号抗病能力较强,选用11%的福·戊唑悬浮种衣剂+克百威种衣剂包衣种子防治苗期病虫害。出苗后及时防治蓟马、蚜虫、棉铃虫等害虫,小喇叭口期用1.5%辛硫磷颗粒拌沙50倍,混匀后撒入心叶防治玉米螟。注意安全用药,避免产生药害。

2.6 适期晚收

玉米籽粒乳线消失或籽粒底部黑层形成是完全成熟的标志。在不影响下茬作物播种时,适当晚收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1005-2690(2014)01-0047-02

S513

B

2013-09-17

猜你喜欢
金玉定苗籽粒
Prehistoric Jade Artifacts of China
金玉琴:香榧树下好乘凉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玉米出苗后昨管理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
关于加强玉米苗期管理主要技术指导建议
探讨有机化学的增减碳链反应
中学化学(2017年2期)2017-04-01 12:51:54
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