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喧嚣的都市,你是否想将疲惫的心灵放逐自然,享受恬淡和雅致;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你是否怀揣梦想,那梦想中有蓝蓝的天空、轻轻的小溪和绿草如茵;在济南这座古老的城市,有山有水的地方颇多,风景秀丽的高山,舒适清新的小山坡,波光粼粼的小湖,两岸风光无限的江河,哪一处风景能吸引想要亲近自然的你呢?
我想,那些山野烂漫、景色怡人、到处是古屋旧祠和青青石板路的古村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章丘的博平村,三德范村;长清的方峪村,土屋村;平阴的贤子峪,南崖村;历城区的黑龙峪,上阁老村……每一个村落都有着说不完的古老故事和谜一样的传奇经历。走吧,还等什么,一起去寻访那些隐匿于城市中深藏不露的古村落,邂逅一段韵味悠长的古老情怀……
历城区
黑龙峪:大山深处的诱惑
当你第一次走进黑龙峪,你会深深地爱上这里。这里有保存完好的老房子,有年代久远的老树,有历经沧桑的老人,有风景秀丽的山,还有清澈甘甜的泉。
黑龙峪位于港沟街道西南五公里处,群山环绕,是个古村落,距今大约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古风犹存的黑龙峪满足游人所期待的所有想象,满眼的古墙、古道、古寺庙,处处可见先人生存的痕迹以及罕见的古生物化石。
据明崇祯《历城县志》记载,黑龙峪村形成于明代末年,因位于黑龙寨山峪内而得名。
沿公路旁边一条青石板路走进老村,一座拱形的石门便赫然入目,这是黑龙峪村的标志性建筑,当地人俗称”阁子门”。它相当于村落的大门,主要是用以抵御山匪和盗贼。
相对阁子门来说,村民更引以为豪的应该是村中的老槐树。
穿过阁子门,抬头即可看到路边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虽历经沧桑,如今依然枝繁叶茂,树干粗壮,要有四个人才能勉强抱过来。村里人讲,这棵老槐树从建村时就有了,几百年来历经几十代人的生生死死,古老的生命生长出了灵性,佑护着一方水土一方人。
寻访路线:沿旅游路东行至港淘镇政府驻地,再拐弯向南。沿着去朱风山的路标走,在郭家村岔路口向左。从绕城高速桥洞下穿过后一直走到头。
上阁老村:一脉泉水,一棵五角枫
上阁老村在历城区西营镇东南的山腰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因战事失利兵困于此。群臣分兵屯守,某位阁老在此操练兵马,以待时机。后为纪念阁老之功德,故起名阁老村。
上阁老村内原有古玉泉寺,三面环山,寺名因村南山崖下有玉泉而得名。玉泉碧绿清澈,四季不竭,一眼山泉养育一村百姓,是村中的主要饮用水源。近年来,村中百姓集资重修了古玉泉寺,并将原来散落于村中的众多碑刻集中立于寺内,使玉泉寺得以重生。
而村南不远的果园里还有三座明代墓塔,据塔上铭文可知,三座墓塔的主人均是当年玉泉寺内有名的得道高僧。在新玉泉寺北面不远处有一棵五角枫,树径近一米。是济南地区最高大的一棵五角枫,现在树旁有农家乐小店,周末时众多市民会驱车至此,在树下享受着深山中的新鲜空气,探访千年古寺。
寻访路线:从济南走103省道至仲富镇,东行至西营镇,出镇驻地沿东南方向公路入山,盘山公路可到上阁老村,盘山路分叉口处有指示路牌。
章丘市
博平村:独特的“三合楼”建筑
章丘市普集镇博平村,是一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这个历经千年岁月洗涤的村落,如今已是沧桑巨变。再次走进这个古村,我们仿佛记起1500年前的故事,也见到了那片老宅子,和一个个面目斑驳的老门楼。
这些门楼,一般都是垫高修建在石基上。由土砖砌墙,青瓦覆顶,小花瓦拼成的正脊在两端高高翘起,样子很有特点。
村中有一座刘家祠堂,是一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主要由两个院子组成,两院子之间是一座影壁式的院墙,中间是一座拱门。刘氏祠堂正南面有一座式样独特的影壁。影壁下部为青石基座,中间是青砖垒砌的墙体,顶部则是青筒小瓦覆顶的歇山式结构。
与村中其他老宅不同,博平村村委会所处的传统院落比较有特点。除了正房是两层楼外,东西厢房也都是二层建筑,属于典型的“三合楼”建筑。这样的建筑不但在农村老民居中十分少见,就是在济南市区的老建筑中也很稀奇。
寻访路线:由济南走工业北路至章丘。一直沿济青公路向东,进入昔集镇后,在池子头村附近向北拐,前行大约2公里即是博平村。
三德范村:谜一样的古村落
章丘文祖镇有一古村,叫三德范。乍看它只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实它深藏不露。它年代久远,可追溯到西周;它古迹众多、奇人众多。不解之谜和传奇故事众多,村民们还编了一本庄志。这个古村绝对让你啧啧称奇!
关于三德范村的历史年代始终没有明确记载。《三德范庄志》大事记中记载:明初,因花子军之乱,版籍虚脱,本邑之民十有九迁自河北直隶真定府枣强冀州。三德范也不例外,原属地居民只有车、袁二家,即所谓“车、袁二家实在户”。三德范古称“三队反”、“三敌反”、“三坠反”、“三推饭”,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修禹王庙碑记上首见“三德范”之名。不但三德范的历史年代是个谜。村里还保留下了一些谜一样的古建筑和老街巷。
三德范古迹众多,而且村里也出了不少奇人奇事。清朝中叶出了一个能治百病的神医张永申。20世纪下半叶,村里又出了“殊才四星”;滑稽大王张传淇、板话天才姜福九、曲艺魁首赵荣朝、音乐天才王起业。关于他们的一些奇闻轶事,村民总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长清区
方峪村:村子里的稀罕物
在济南长清区孝里镇的山峪里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古村——方峪。村里满目沧桑的老屋主要由石头建成,历经数百年依旧巍然屹立,最古老的已经近500岁了,村里还有古庙、古井、古槐和散发着悠悠光泽的青石板路……
方峪村位于孝里镇大峰山齐长城西南的一个山峪里。方峪古村最初名为王峪。据记载,方峪之名,因洪武年间方氏建村,村子坐落在山峪而命名。由此判断,这个村肯定是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之前,且名为王峪,后方氏进村,遂改为方峪。
说起方峪村,就不得不说村里保留的一个稀罕物——巨石碾。巨石碾就是北方农村随处可见的石碾子,只不过这个石碾子要比普通的碾子大得多。普通石碾子的磨盘直径只有1米左右,而这个石碾子磨盘的直径接近2米。圆圆的石碾子历经时光的磨砺,通体透着岁月的光泽。磨盘是由一块完整的石板雕琢而成,碾子两端还雕有花纹。这原本是一件粗犷的石制农具。居然也做得这样精细,一定出自一位技艺高超且有一定艺术修养的石匠之手。
土屋村:石头村的古老记忆
土屋村位于长清区归德镇,隔山与马山镇崮头村相望。土屋村呈南北走向,村中至今保存有大量清末民国年间的老宅院,因为村子位于山峪之中,靠山吃山自然成了百姓的谋生手段。村中的老宅大多用青石所建,是一个地道的石头村。
土屋村中保存最好的独立院落是217号院。该院位于村中大街西侧,整座院子全部用规整的石块修建。院落大门有两层,对外开有一扇圆形窗户。大门上的腰枕石雕刻有不同的图案,其中左侧腰枕雕刻的是西洋钟表的造型,而右侧则雕刻着中国传统的太极八卦图。两个腰枕石的雕刻内容一中一洋,却给人和谐交融之感。
土屋村的老居宅院数量众多,从建筑风格看秉承了长清南部山区的惯用建筑手法,基本都是以附近山上的石头为建筑构件,通过各种雕刻予以装饰。土屋村除了老宅院外,还有一处古迹,是位于村东山口处的唐代摩崖造像。造像位于土屋村东面山垭口的崖壁上,雕刻在石峡西面的石壁上,距现有地表约3米处,依崖凿佛。佛像高约1.3米,结跏趺坐,双手下垂扶膝,袈裟无衣饰,双臂显示有褶皱。发髻高耸,面部饱满,两颐丰腴,双耳垂肩,面部慈祥。旁无雕饰,仅此独尊。
寻访路线:沿220国道过小屯树后不远处宥一条斜下至东南方向的水泥路可直达村中。
平阴区
贤子峪:桃花流水惹人醉
贤子峪,三面环山,谷口向西。它静悄悄地藏在这个距平阴县城东5公里的深山沟里。资料上说,这个村是明代贡生张宗旭所建。从建村到今天已有400多年历史,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明代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古村中有三泉庵、函山书院、伏魔殿、桃花流水、抱珠泉等著名景观。
村内抱珠泉深有丈余,阔大如井。泉水清澈透亮,如镶嵌在山间的一颗明珠。泉旺水美,早涝不涸,几百年来供全村人畜饮用。除此泉外,西山的山腰还有一泉,名南岳泉,常用来濯洗和浇灌。另有几处小泉,如散珠碎玉般点缀在山间村落。无怪明代诗人张宗旭曾作诗赞曰:“三泉自擅名,何地不泉声?”
村内另一处迷人景观,谓之桃花流水。以前这里漫山遍野尽栽桃树。阳春三月,桃花竞相开放,大湍小瀑齐发并流。《函山八景》中如是描述:“窈窕寻南涧,溪行石径斜。傍岩无杂树,夹岸尽桃花。”可惜,好景不再,现只剩下了两三株。毋庸置疑,正因了这大泉小瀑,山间万物才变得如此秀美,各色树木才变得如此苍碧。民宅内有棵皂角树,四百多岁仍枝繁叶茂。想必其以铮铮铁骨,见证了世间的演变和沧桑。
寻访路线:京台商速——济广高速——进入平阴县沿函山路行驶,到终点。
南崖村:适合写生的地方
南崖村属于平阴县洪范池镇,位于镇驻地东南一条狭长的山峪中。这里以前的交通交通不便,近年新修了公路,使得这个宁静的山村也热闹了起来。因为村中保留有大量的古民居、古桥等古迹,所以这两年南崖村成了美术创作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走在村中时不常会看到背着画板前来写生的学生。
南崖村的文昌阁位于村子的西北角,是原来老村圩子墙上的一座石门。青石修砌的拱门借着地势修建于一条河道之上,水大时下面是泄洪的水道,整座阁门就成了一座桥梁,枯水期阁门就是村民进出村子,上坡下地的通道。
在文昌阁的南面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古建筑,绕到前面看,三开间的大殿,前出抱厦,屋檐下立有一块古碑,从碑文的记载上看,这处建筑是村中的祠堂。大殿原来是文昌阁的附属建筑,后来经村里公议后譬为了祠堂,供奉历代祖先。
来南崖村游玩除了这座文昌阁外,村中值得一看的还有关帝庙,另外村中还保存有数座完整的有平阴特色的古民居,这些带着浓厚历史气息的建筑在艺术创作人眼中都是宝贝,让人流连忘返。
寻访路线:京台高速——济广高速——进入平阴县沿220国道行驶,进入龙池大街,沿街行驶到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