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在推进牧区经济,服务牧区群众,搞活牧区商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新时期,内蒙古区社坚持为“三农三牧”服务宗旨,加快组织、经营和服务创新,探索构建上下贯通的供销合作社实体性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成为服务农牧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1949年7月
组建成立内蒙古合作总社;同年8月,成立绥远省供销合作总社。
1954年
蒙绥两省区合作社合并为内蒙古自治区合作社联合社。
1958年—1977年
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与商业厅经历“两分两合”。
1983年
供销合作社“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开始逐步恢复。
1995年
内蒙古区社认真贯彻落实1995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9年国务院5号文件,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切实抓好扭亏增盈,全系统为“三农三牧”服务的功能逐步增强。
到2000年末,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彻底扭转了自1990年以来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持续十年亏损的局面。
2000年
内蒙古区社步入快速发展期,充分利用“新网工程”和2009年国务院40号文件契机,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牧民”的总要求,加快建成具有完善组织体系和规模优势、体现政策导向、为农牧民提供综合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
2014年1-6月
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经济指标
全系统完成商品购销总额246亿元,
同比增长12%;
商品购进总额114亿元,
同比增长14%;
商品销售收入132亿元,
同比增长9%;
利润总额2.1亿元,
同比增长26%;
全系统资产总额118亿元,
同比增长8%;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53亿元,
同比增长21%。
网络建设
截至2014年6月,内蒙古全系统发展农资、日用消费品连锁配送企业162家,实现配送总值32亿元,建设连锁配送中心246个和连锁门店10123个。2014年1—6月,全系统完成农牧业生产资料销售额53亿元,农副产品收购额31亿元,日用消费品零售额62亿元,再生资源回收总额1.73亿元。
社有企业
内蒙古各级供销合作社独资和参控股企业数量由2012年338个、2013年405个增加到目前的491个。社有企业实收资本19亿元,同比增长11%;供销合作社资本8.2亿元,同比增长6%,社有资本占比达到43%。2014年1—6月,全系统旗县级以上社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17亿元,利润总额1.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73%和28.72%。
目前,全系统拥有农畜产品经营企业148家,其中:全国总社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3家。农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额1亿元以上的有10家。
基层组织
2014年为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年”。全系统顺应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一是重组新建基层供销合作社414个,占到全区乡镇总数的54%;二是领办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346个,比2013年底增加675个。全系统拥有绿色、有机、无公害认证的专业合作社821个,比2013年底增加373个;三是发展乡村综合服务社2497个,在乡村的覆盖率逐年提高。四是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探索开展农村合作金融的途径。
精量播种现场。
赤峰市社探索出了一条“着力建设供销合作、农牧民专业合作、农牧民资金互助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供销合作社组织架构,努力搭建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职能架构”的改革发展新途径。至目前,基层社总数达到45个,其中已经改造升级38个;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76个,入社社员3.1万户,入社资金6.1亿元,形成自主品牌40个;建设标准的村级综合服务社415个;各类行业、专业协会32个,其中市级协会4个、旗县区级协会28个;市、旗县区农村牧区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13个;各类经营服务网点达到3772个,其中连锁经营网点3388个,从业人员6000名;社有资产总额已达10亿元,其中社有净资产6亿元。
全系统已建成市县两级配送中心22个,连锁经营网点1123个,年经营化肥达36.6万吨,占全市社会需求量的80%,销售价格比周边地区低5个百分点左右。赤峰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已经发展成拥有10个区域性配送中心、258家网点连锁、20万吨化肥经营规模,集铁路专用运输、统一配送为一体的现代流通龙头企业。赤峰粮油市场、金秋杂粮市场、信志达蔬菜市场、天山活畜交易市场等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快速崛起。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快提升。全市再生资源市场、分拣中心和经营企业总数达到7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总数达到368个,全系统年再生资源回收量达13.76万吨。全系统已建农资、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41个,农畜产品、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及分拣中心23个,经营网点3772个,连锁销售额达到15.21亿元,占全系统销售总额的28.7%,充分发挥了调控市场、稳定价格、保证质量、助农增收的综合作用。
2011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赤峰成功召开了全区旗县级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网络改革发展现场会。2012年赤峰市社被确定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改革发展联系点。2013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2.96亿元,同比增长12.25%,实现利润总额4709万元,同比增长9.92%。2005年至2013年,赤峰市社连续九年获得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优胜单位第一名。
赤峰市社着力发展具有“引领合作经济、双向流通经营、公共公益服务、惠农政策执行、沟通协调维权”五项职能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2014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启动新建、改造新型基层社建设项目33个,新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33个。总投资1240万元、占地28.5亩的巴林右旗索布日嘎镇和总投资1060万元、占地5.7亩的林西县五十家子镇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及供销商贸城建设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开展了金融服务试点。喀喇沁旗王爷府供销合作社注册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代办处;阿鲁科尔沁旗供销合作社所属天山活畜交易市场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组建农牧民信用互助协会,以固定资产抵押和现金存款风险担保的方式,落实贷款1800万元,有效解决了生产资金不足问题。
以赤峰市全面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契机,培育发展杂粮、蔬菜、重点畜产品、果品杏仁、食用菌、沙棘、笤帚苗、柞蚕等八个产业,已建特色产业基地35万亩;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2个,其中总社和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2个;带动农牧民9万多户,农畜产品销售额达7.6亿元。此外,还创建了辽王府牌杂粮、孟克河牌四色小米、蒙壮牌牛羊肉、润城牌蔬菜、一品红牌果品、百艺牌笤帚苗等40个优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