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刚,端木迅远
(大连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2000)
德川幕藩体制形成与确立期的谱代大名
张晓刚,端木迅远
(大连大学 东北亚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2000)
日本江户时期的幕藩体制作为分封体制却不同于其他分封体制的混乱,展现出更多的统一性与稳定性。通过了解谱代大名这一群体在德川氏成长为统一政权的过程及幕藩体制的形成与确立中所发挥的作用,发现其不同于一般封建诸侯的特征及在德川幕藩体制中所处的地位,是理解日本江户时期德川幕府政权特征的重要途径之一。
幕藩体制;谱代大名;军事基础;政权运营
江户时期,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政权,以幕藩体制这一政权组织形态,实现了其长达近三百余年的世袭统治。幕藩体制既是分封体制,同时也是统一政权,德川幕府显著的权力集中与强化,不仅在日本武家政权的历史之中是仅有的,同时在世界历史中的分封体制政权之中也是罕见的。而日本幕藩体制的这一特征,是与既作为独立的各藩政权同时又与德川将军家有着极强的主从关系的谱代大名这一群体,在幕府体制中的地位与作用有着极大的关联。日本学者藤野保就认为,“德川幕府权力扩大的过程,其实质可以理解为德川氏一门的亲藩大名以及谱代大名的新创与增强的过程”[1]。然而以御三家为首的德川氏亲藩仅有:尾张德川家,纪州德川家,水户德川家以及越前松平家,会津松平家,越智松平家,东条松平家,久松松平家等家系,总计十数藩,就数量上来说在江户时代构成幕藩体制的二百余个藩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就政治上来说,亲藩则被排除在幕政之外,直至幕末。因而,真正支撑着德川氏幕府政权的力量应是数量更庞大,分布范围上更广,同时藩主就任幕府各要职,参与幕政运营的谱代诸藩。鉴于此点,拙文欲通过对德川氏权力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谱代家臣逐渐发展到谱代大名的过程加以考察,主要包括:(一)对于德川氏的前身松平氏从在地领主成长为领有三河、远江、骏河、信浓、甲斐五个领国的战国大名的过程中,作为谱代大名前身的谱代家臣的考察;(二)德川氏在臣属于丰臣政权的时代移封关东地区时,由其上级家臣转变而来的作为江户时期的谱代大名的雏形的德川氏附庸大名的考察;(三)江户幕府成立后,幕藩体制确立过程中的谱代大名的考察。通过对上述三个过程的考察进而探讨谱代大名及其前身的谱代家臣这一群体在江户时代幕藩体制的形成和确立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这一问题。
“应仁之乱”后,日本进入了战国时代这一动荡时期。随着室町幕府经济基础的庄园领主土地所有制逐渐解体,其地方政治制度的守护领国制遭到破坏。而分散于各地的地方豪族势力则通过对庄园领地的侵吞,逐渐成为土地的实际所有者和支配者,封建领主制度逐渐建立起来。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争斗,这些封建领主势力中的实力强大者,开始以全国霸权为目标,从而在他们之中最终诞生了新的全国统一政权。
德川氏的前身松平氏起源于三河国,从德川家康上溯八代,其初代松平亲氏初为三河国松平乡的地方豪族。从亲氏起至三代松平信光,松平氏从地方豪族发展成为“占有三河国西部三分之一领地的强有力的在地领主,将居城迁往安城”[2]。松平乡以及安城阶段,“松平氏分封了被称为‘十八松平’(其中明确的有十四家,剩余四家尙存有争议)的一族庶流”[3],并将“酒井、本多、大久保、内藤、鸟居、平岩、石川、青山、阿部、成濑、渡边、植村等诸氏编入其直属家臣团”[3]157-181。通过分封一族庶流和吸收弱小领主使其臣服并强化与其主从关系的手段,构成了德川氏最初的谱代家臣即松平乡谱代与安城谱代。此二者成为支撑德川氏权力的主要基础。
大永四年(1524年),“以一族庶流松平信贞的叛乱为契机,德川氏将其居城从安城移往冈崎城”[1]23。永禄七年(1564年),德川家康成功统一三河国,并向东扩展势力,同时开始着手家臣团的整编,以期摆脱以一族庶流家为主,谱代家臣为辅的家臣团组织形式,代之以谱代家臣为主的新的家臣团的组织形式。随着德川氏的向东扩张,德川氏通过保证今川氏旧臣的固有领地的手段,将众多远江国的今川氏的旧臣编入德川氏的家臣团,这其中,值得注目的是这一时期成为德川氏的家臣的井伊直政,和大多数的今川氏旧臣所不同的是,井伊直政并没有被配属给德川氏的原有谱代家臣,而是成为了德川氏的直属家臣团的一员,成为了德川氏的谱代家臣,作为与“酒井氏,本多氏等三河国德川氏旧谱代家臣不同的今川系谱代家臣代表”[2]61。井伊氏作为远江国滨名郡井伊谷城主,原为今川氏的家臣,井伊直政的祖父井伊直盛与今川义元一同战死于桶狭间,其父井伊直亲则被今川氏怀疑内通德川家康而被杀。“天正三年(1575年),井伊直政十五岁时成为德川氏家臣,德川家康归还其旧领井伊谷城,使其成为谱代家臣中的一员”[4]62。
天正十年(1582年),德川氏领有三河、远江,骏河三国。同年六月,德川氏同时向甲斐和信浓两国扩展势力,成功的将甲斐国和信浓南部纳入其势力范围,成为了领有三河、远江、骏河、信浓、甲斐五个领国的战国大名。随着领国的扩大,德川氏的家臣团也随之扩大,德川氏统治家臣团的方式亦随之改变。一方面,德川氏对新编入的武田氏旧臣的旧有领地予以承认及保障;另一方面,打破其旧有编制方式,将新编入的大部分家臣作为“同心”“与力”配属于德川家旧有的谱代家臣之下,强化旧有谱代家臣的力量。以前述井伊氏为例,井伊直政在天正三年(1575年)成为德川氏的家臣后,首先“将其旧有家臣的今川氏旧臣以及三河国的高桥氏配属于其下,并且将德川氏的直属家臣木俣氏、西乡氏、椋原式作为辅佐配属于井伊直政。其次,伴随着武田氏旧臣的大量编入家臣团,将原土屋众七十四名,关东、‘处士’四十三名合计一百一十七名配属于井伊直政”[1]48,形成了井伊氏家臣团的雏形。德川氏正是以今川氏、武田氏旧臣编入家臣团为契机,通过对直属谱代家臣的强化这一方式,实现了德川氏整体军事力量的强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在德川氏从一在地领主成长为领有五国的战国大名的过程中,谱代家臣随着德川氏领地的扩大而不断强化,与德川氏宗家之间结成了很强的主从关系,并逐渐取代德川氏一族庶流,成为支撑德川氏权力的支柱型力量,强化了德川氏整体的军事力量。
①表格参考北岛正元《江户幕府的权力构造》,岩波书店;藤野保《幕藩体制史的研究》,吉川弘文馆;中村孝也:《德川家康文书研究》中卷,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的组织图事典》,新人物往来社而成。
德川氏从三河国的一个在地领主发展为战国大名的这一时期,各战国大名之间的角逐也在全日本范围内展开,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兼并,最终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趋势,率先顺应并最终主导这一趋势的是尾张国的织田氏,在织田信长于本能寺被其部将明智光秀杀害后,其另一部将丰臣秀吉完成了对日本全国的统一。在丰臣氏统一政权的形成过程中,德川氏曾与丰臣秀吉发生对立,在经历了小牧·长久手战役后,德川氏在确保局部优势的情况下,臣服于丰臣氏。当丰臣氏消灭关东地区的北条氏后,“以论功行赏的名义,将德川氏移封北条氏的旧领关东地区”[2]189。这一移封,从领地上来看,虽然增加了德川氏的领地,但同时德川氏离开了世代经营的旧领,迁往新征服的关东地区,可以看做是丰臣政权对德川氏的一种统治手段。“天正十八年(1590年)八月一日,德川家康离开五国领地,以江户城为新的根据地,移往关东地区”[2]189。关东移封初期,德川家康就确立了关于新领地分配的基本方针。一,德川氏的直辖领地应集中于江户城附近;二,关于家臣团的领地配置,中下级直属家臣的小领地应在江户附近一昼夜就可到达的区域内,上级直属家臣的大领地应配属在远方边境区域。以下为德川氏移封关东时期取得万石以上领地的上级家臣的配置情况①。
根据上表,从家系上看,松平氏十名,其中松平一族庶流家五名,赐姓松平者五名,其余均为其他谱代各家系;从出身地上看,四十二名中三河出身者二十七名,信浓出身者六名,远江出身者三名,骏河出身者一名,德川家旧领出身者总计三十七名,其中德川氏发祥地三河国出身者最多;以领地的量来看,大多领地数万石以上的上级家臣的领地在一万至两万之间,与领地五千石以上万石以下的其余中上级家臣的差距并不大,但井伊直政、本多忠胜、 原康政三名的领地超过了十万石,其余达到这一数量的仅有作为丰臣秀吉养子继承了结城家的德川家康次子结城秀康。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些上级谱代家臣中松平一族庶流所占的比重则并不突出,而是以德川氏发祥地的三河国出身者为中心同时包含了作为德川氏旧领的五国出身者。另一方面,领地远超其余上级谱代家臣的三人——井伊直政、本多忠胜、原康政三人则分别被封分与德川氏关东领国的边境地带,其中“上野箕轮的井伊直政十二万石负责警戒越后信浓等地的其他势力,上总大多喜的本多忠胜十万石负责警戒安房的里见氏,上野馆林的 原康政十万石负责警戒常陆的佐竹氏”[4]。换言之,此时作为支撑德川氏的基础已经由松平一族庶流家转变为德川氏领有五国时形成的谱代家臣集团,而井伊氏作为非三河国出身的新兴的谱代家臣的代表则与本多氏、 原氏等一同成为支撑德川氏权力的重要支柱之一。
由此可见,德川氏在移封关东地区时期,通过对以三河出身者为中心附加以德川氏旧领五国出身者组成的上级谱代家臣四十二名的分封,使其成为附庸大名。通过将其配属于德川氏领国的各地或边境地区作为防御第一线的方式,使上级谱代家臣成为了德川氏权力的保障。通过对这些附庸大名“配属一部分‘与力’,同时将关东地区原有的土豪阶层附属于其下”[5],构成其各自的家臣团,以强化其各自军事实力,增强作为整体的德川氏的军事能力。从而实现了“附庸大名对各自的权力的强化,最终在其上创建了更加强固的统一的封建权力”[1]134。另一方面,作为丰臣政权下的一领主的德川氏,以移封关东为契机,分封了诸多附庸大名,强化其自身权力的同时,这种附庸大名与德川氏之间的关系也成了江户时期各藩与幕府之间关系的一种借鉴。可以说德川氏移封关东时期,正是德川氏最终霸权确立的准备期,而对于附庸大名的分封则是江户时代幕藩体制的雏形。这一时期,即是谱代附庸大名开始成为德川氏权力柱石的过程,同时,也是其自身逐渐向幕藩体制下的大名这一新身份转变的过程。
丰臣秀吉死后,丰臣领国体制下的诸大名间爆发了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关原之战后德川氏取得了事实上的霸权。“庆长八年(1603年)二月十二日,德川家康受封为征夷大将军,于江户开创幕府。两年后的庆长十年(1605年),退隐与骏府城称‘大御所’掌握政治实权,其子德川秀忠继承将军职。”[6]德川秀忠同样在元和九年(1623年)七月,退隐称“大御所”,其子德川家光继承将军职。在近世前期的幕政史研究中,德川氏前三代即家康、秀忠、家光三代政权可以看作是“江户幕府的支配体制的基础形成和确立的时期”[5]179。其中,“德川家康的政权转让是为了向世人展示江户幕府政权的世袭性,而德川秀忠的政权转让是为了实行其大名统治政策,进一步稳固德川氏政权”[7]。而这一时期谱代大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作为德川氏政权的军事基础及作为幕府政权的担当者这两方面。
关原之战后,实际上已经掌握了霸权的德川家康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以对关原之战论功行赏的名义,对全国领地进行了一次重新分配。其中对于敌对大名“除封八十七家,总石高数四百十四万六千二百石;减封三家,总石高数二百零七万五千四百九十石”[2]278。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大量无主空白地,一方面用于论功行赏,对关原之战时从属于德川氏的东军的诸大名进行加封,另一方面则用于扩大德川氏的直辖领地以及谱代大名的加封与新设。这一时期的谱代大名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战前依附于德川氏的附庸大名,此时获得独立大名的资格,另一部分则是上述第一类谱代上层的同族作为分家取得大名的地位,其与第一类谱代大名形成了门阀谱代阶层,如:“酒井(忠世、忠利)、本多(康俊)、大久保(忠佐)、奥平(忠明)、久松(定胜)、大给(一生)各氏”[1]152或关东时代领地在五千石以上,一万石以下的中上级谱代家臣如:“户田(尊次、一西)、青山(忠成)、阿部(正次)、土井(利胜)、西尾(吉次)、天野(康景)、山口(重政)、成濑(正成)、稻垣(长茂)、土屋(忠直)、秋元(长朝)各氏。”[1]153获得加封而形成的新的谱代大名,被大量配置于关东地区以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重臣井伊氏的封赏。井伊直政被封于近江国佐和山城,领地共十八万石。近江国作为联接近畿地区与东日本地区要冲,商业发达,生产力较高,而佐和山城则是关原之战时与德川家康敌对的石田三成的封地所在地。井伊直政被封于此,不但负有镇守京畿地区的职责,更担负着监视朝廷动向的任务。彦根藩井伊家经过历代加封,最终成为拥有三十五万石的庞大封地及强大的军事力量的大藩,在整个江户时期都被称为谱代第一藩,同时其藩主直澄,直兴,直幸,直亮,直弼六次就任幕府“大老”的职务执掌幕政;此外,在近畿地区的伊势国,则因为是过去丰臣系大名受封较多的领国,于是将另一谱代重臣本多忠胜封于伊势桑名十万石;在“陆奥磐城平分封了谱代大名鸟居忠政(鸟居元忠次子,因父战死,兄早亡而继承了家督)与上野馆林的榊原康政及下野宇都宫的奥平家昌一同负责守备监视东北诸大名”[2]279。这一时期的谱代大名配置,更多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通过将谱代大名分封于各地要冲的方式,德川幕藩领国体制初步形成。
德川秀忠与德川家光时期,德川家康强化门阀谱代阶层和扩大谱代大名数量的政策得以延续。这一时期的谱代大名的产生方式依然和德川家康时代大致相同,一部分是谱代上层的同族作为分家取得大名的地位,另一部分是封地不足万石的直属幕臣即谱代家臣通过加封获得万石以上的领地,取得大名的地位。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德川秀忠所新封的谱代大名“青山忠俊、井上正就、永井尚政、内藤忠重、稻叶正胜、酒井忠胜、森川重俊、青山幸成等皆为幕政的实际担当者”[1]189,即幕府的上层官僚阶层。其中酒井、内藤、青山等是门阀谱代层的同族,井上、永井、森川等是新加封成为谱代大名的。这一时期的谱代大名的形成特征之一是,因行政职务而受封的大名相对于德川家康时代因军事职务而受封的大名在数量上开始占据优势地位,一部分的谱代大名开始专业官僚化。这可以看成是德川氏对急速获得的权力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德川幕府通过将一部分谱代大名的官僚化即强化了幕府自身的组织机构又实现了对大名的统制,使幕府统治体系成为了名实相符的封建统一权力体系。德川秀忠死后,“宽永十年(1645年),家光命令侧近的谱代大名松平(长泽)信纲、阿部忠秋、堀田正盛、三浦正次及小姓组番头太田资宗、阿部重次六人,凡遇小事可协议裁决,当时称为‘六人众’,这就是若年寄的起源”[1]459。随后明确了若年寄和年寄(老中)的职务范围与权限,这之后,更是设立了大老、大目付等职,将各职务间的职责权限明确化,将各谱代大名根据家格安置于其中,确立了作为统一政权的幕府政权的组织形式,这一方面强化了幕政的中枢机构,另一方面将谱代大名的任职和老中合议制制度化,一直延续到了德川幕府灭亡为止。在德川家光一代,谱代大名配置上亦与前代有所不同,如“大老酒井忠胜的领地在其远离幕政中枢之后,从江户附近的武藏国川越移封往若狭国小滨”[1]243,“松平信纲在成为谱代大名时并没有特定的城池,而是封地分散于各地,在期就任老中时,移封武藏国忍,随后又移封同国的川越;阿部忠秋在就任老中后移封下也过壬生城”[1]244。这说明处于幕政中枢的谱代大名的领地逐渐被被集中在江户城周围,而远离幕政中枢的谱代大名则被移封远离江户的地域。以谱代大名为基础的封建官僚体制拱卫将军统治是这一时代幕藩政治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因此,在江户时代初期的德川三代政权中,强化门阀谱代上层,扩大谱代大名基数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基本政治思路。但三代政权中谱代大名所起到的作用又随着政权的稳固而有所不同。德川家康时代,更多是根据军事上的目的将谱代大名配置于各地;德川秀忠时代,谱代大名开始分化,一部分继续履行镇守和护卫幕府的职责,而另一部分则开始强化政治参与者与担当者的角色;至德川家光时代,最终形成了部分谱代大名固定为掌控幕政中枢的高级官僚的拟制度化传统。
综上所述,谱代大名这一群体的核心主要由德川氏早期五领国出身者构成,其中,又以德川氏最初的领国三河国出身者为主。由于较早与德川氏结成了主从关系,因而使得他们实际上处于与德川氏荣辱与共、共同发展的地位。这就使得这一群体一方面得到德川氏的充分信任,另一方面其本身也不会轻易背叛德川氏,而是自觉与德川氏荣辱与共、共同进退。由于这样的关系,谱代大名这一群体根据德川氏在不同时期的需要,以不同的形式成为支持德川氏政权的基础力量。在德川氏取得霸权的过程中,谱代大名在军事上作为德川氏的军事基础力量而活跃;在政治上,作为德川氏的附庸与幕臣,协助德川氏完成日本政体体系的建立,从而使自身在德川氏的内部统治架构中获得一定的地位,而这也令德川氏找到了有效统制大名的手段。在德川氏取得霸权之后,这一群体一部分随着德川氏成长壮大至分布于日本各地,守备要冲,监视朝廷与外样大名;另一部分则充任政治上的官僚,构成幕府政权的中枢。在幕藩体制中,无论是作为守卫幕府政权的“藩”,还是作为幕府运营者的官僚,谱代大名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应该看到,正是由于有了谱代大名这样一个群体,江户时代的幕藩体制才会更多地显示出其作为统一政权的统一性,纵观整个江户时代二百余年,并无出现过一起由封建领主阶层发起的叛乱。这较之日本以往的分封体制如镰仓幕府时期的承久之乱及后期的北条氏专权与室町幕府时期将军权威的式微,最终导致了各地军阀混战的战国时代;或世界其他地方如西欧的封建制那样由于主从关系的复杂与混乱,长时期因为领地继承权和主从关系的归属问题而处于一种割据混战的状态,所展现出来的分离性是有较明显的区别的,这也是研究江户时代幕藩体制所不得不注目的。
[1]藤野保.幕藩体制史的研究[M].东京:吉川弘文馆,1961:6.
[2]北岛正元.江户幕府的权力构造[M].东京:岩波书店,1964,5.
[3]中村孝也.德川家康文书研究:上卷[M].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8:115.
[4]北岛正元.德川家康的全部[M].东京:新人物往来社,1983:16.
[5]根岸茂夫.近世武家社会的形成与构造[M].东京:吉川弘文馆,2000:170.
[6]中村孝也.德川家康文书研究:下卷[M].东京:日本学术振兴会,1958:305-306.
[7]栗田元次.江户时代史[M].东京:近藤出版社,1976:190.
K313.36
A
1674-5450(2014)01-0153-04
2013-11-02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SS01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YJA710005)
张晓刚,男,辽宁本溪人,大连大学东北亚研究院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日本史与东北亚近现代史研究。
【责任编辑 王凤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