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快、慢径路传出1例

2014-05-16 10:22:28范红芬
心电与循环 2014年2期
关键词:径路二联偶联

范红芬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快、慢径路传出1例

范红芬

患者女性,56岁。因心悸10余天就诊。既往体健。血压135/85mmHg,心律不齐。图1上行示P-P间期0.89~0.95s,频率63~67次/min;P-R间期0.13s;图1下行示P-P间期0.80~0.90s,频率66~75次/min;P波高尖,P-R间期0.14s。图1上下行均可见频发的间位性或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窦性P波顺传的QRS波群均呈Rs型,时间正常。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室性期前收缩伴快、慢双径路同步传出;(3)频发依赖性不完全性结间束阻滞。

讨论室性期前收缩以折返机制形成已得到公认。但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纵向分离或双径路传导多表现为经快、慢径路不同比例交替传出,经快、慢径路同步传出较为少见(见梯形图V-RP[1])。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同步传出是指主导心律的冲动在心室折返区内折返过程中经一条传入支(离心支)传至心室某一局灶区,再经因纵向分离形成的应激性、传导性不同的快、慢径路“充当”传出支(回心支)同步传出,形成两个形态相同或相异的宽大畸形的R波。根据室性期前收缩双径路传导表现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2]:(1)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长短交替型,呈二联律;(2)室性期前收缩偶联间期无规律交替型,呈二联律;(3)成对室性期前收缩型,两个畸形R波形态相近;(4)室性期前收缩两种形态交替型,仍呈二联律;(5)室性期前收缩复合型,即两种形态两种偶联间期呈短-长-长序列,周而复始出现的三联律。折返双径路能同步外传形成两个R波,其先决条件是快、慢径路传出的时间差必须大于心室不应期,否则只能单独分别从快径路或慢径路传出。Kinoshita反复证明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有效不应期异常延长,同时存在超常传导,并认为室性期前收缩折径路内存在纵向分离和超常传导形成是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机制[2]。由于出口一致,两者形态相似。这种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由于R′-P′两者间距过短,易形成后者的R on T现象,由此可能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

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多于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肾性高血压和洋地黄中毒等,但国外有不少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例报道,故其临床意义及预后取决于基础心脏病和病理因素。

图1 患者的心电图。间位性及成对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折返快、慢径路同步传出。a.传入支,b1.快径路传出,b2.慢径路传出。

[1]吴祥.心律失常梯形图解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29-135.

[2]张家骅.室性期前收缩折返径路内双径路传导现象[J].心电学杂志,2000,19(1)∶58-61.

2013-09-27)

(本文编辑:杨丽)

637000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心电图室

E-mail:fy080423@163.com

猜你喜欢
径路二联偶联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律诗中二联漫说
中华诗词(2021年7期)2021-12-31 08:34:50
房室结慢径路发生的韦金斯基现象 1 例
心电与循环(2020年6期)2020-12-18 12:40:38
3“S”让自主教育在队建中发力——二联小学提升少先队员主体能力的探索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0-28 08:03:38
解偶联蛋白2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肺组织的动态表达
LKJ径路数据校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种SDN架构下业务属性相关的多径路由算法
电信科学(2016年11期)2016-11-23 05:07:37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氮键偶联反应的研究
环氧树脂偶联纳米颗粒制备超疏水表面
中国塑料(2015年8期)2015-10-14 01:10:49
相同径路的高速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