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善交际,人缘好,是聚会时的焦点,是大家眼中的“开心果”、“幽默大王”。但当人群散去,他们独处时则换成了极其安静的一面,甚至内心感觉孤独无助。这一特殊的人群被称为患有“外向孤独症”者。他们看似“外向”,实则“孤独”。
“外向孤独症”是一个由网友发明创造的网络词语,与医学上的“孤独症”截然不同。但它反映了很多人的心理实际状况,虽然并未发展成心理疾病,但属于不良心理状态,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8个“症状”你有几个
“外向孤独症”指的是这样一类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在大家的面前总是喜笑颜开、快快乐乐的样子,给大家以乐观、开朗、热情、自信、进取的印象,这就是所谓的“外向”。但是,这种人的内心情感很丰富,甚至多愁善感。可他们不喜欢将之表现出来,不喜欢刻意地找人诉说,周围人也误以为他们内心很强大而没用心关心他们,这就是所谓的“孤独”。于是,他们的情感没有人来理解。他们的朋友虽多,但没有几个可以倾心相谈的。
日前,一组关于“外向孤独症的8个特征”的漫画走红网络,那个名为“呆呆”的漫画小人物,将外向孤独症的8个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手机不离身;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从小懂得很多道理;有时候很神经,有时候很镇静;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伤心,但不会被发现;安慰很多人,但自己却没人安慰;会怀念从前,讨厌现在;有时候会笑得没心没肺,有时候却很沉默——这8个特征直接戳中了现代都市人的内心深处,反映了很多现代都市人的心理抑郁状态,引起了人们的共鸣。
“孤独感”从哪里来
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都普遍较大,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很多人“理智”地选择尽力表现自己阳光、乐观、自信的一面;为了“混”个好人缘,不免有意无意地“迎合”自己身边各种性格的人,这样一来,看上去似乎和谁都关系不错,但很难有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便形成了人前人后的“反差”,即所谓“外向”背后的“孤独”。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排遣宣泄,一般就不会造成心理问题,这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哭出来就好了”、“说出来就好了”的道理。然而,外向而又孤独的人往往“耻于”通过倾诉来宣泄不良情绪,甚至和家人也很少交流,总觉得那样有悖自己在人前所为,似乎是在亲手撕开自己的“伪装”。并且,因为一贯表现得很“强大”,他们的不良情绪也就容易被身边的人所忽视,再加上没有深交的朋友,就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憋”的时间久了,“积”的事儿多了,总有一天会“溃堤”。
支招:三种方法可调节
A减压。要避免“外向”背后掩盖的“孤独”,首先要注意消除内心的空虚无聊,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做做户外运动、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等。
B倾诉。有什么困难或者不良的情绪,要注意和朋友或者家人交流,通过毫无伪装的交谈,获得心理上的放松,把自己心里不愉快的感受发泄出来,同时也听听对方的建议。
C交友。最有效直接的方式是交一位知心朋友,把烦恼和快乐与他分享,就不会再感到孤单寂寞了。在人际交往中,不必过多地去想别人会怎么看自己,必要的时候勇于说“不”,活得真实一些,不仅自己心里会减少很多委屈,而且也更容易交到可以畅所欲言的真正朋友。
编辑/刘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