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IT时代周刊》专稿)
责编:范小玲E-mail:fanxiaoling@ittime.com.cn漫画:程羽美编:玲玲校对:媚子
▶第一印象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长达数月或数年,并影响我们如何倾听此人,我们会把此人说的所有东西扭曲,以便迎合我们在脑海里预设的概念
人生基本上是个感知问题,但错误的感知要更多些。
很多人认为自己很擅长倾听,或者起码水平还不错,可是他们都错了。
在一家地产公司的全国年会上,我用同样的问题问场内五百名地产经纪人。每个人都举起了手,表示自认懂得倾听客户。我接着问,“你们没有一个人懂得倾听是怎么回事,而且从来都没倾听过别人,有多少人同意?”我停下来,看着全场听众,现场没有一个人举手。
不懂倾听
身为一个精神科医师,面对一群充满干劲、喜欢开门见山的销售人员,我已经有了两项劣势。首先,我不是销售员。其次,我是个精神科医师,而精神科医师和销售员是互相看不顺眼的。
在那一刻,我的听众们很可能在想,“真是个自大的混蛋”。
我继续说道:“如果我能证明你们没有一个人会倾听,而且从来也没倾听过,然后告诉你们如何纠正这个问题,让你们的工作更有成效,有多少人愿意继续听下去呢?”
有些听众举起了手,可人们的脸上清楚地写着:“好吧,就给你一次机会,否则要你好看。”
我把握住这次机会,说道:“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有个办公室助理,总是没法按时完成工作,交上来的东西里,总是有明显的错字及其他错误。现在,你指出了错误,而这个人开始为自己辩护,或是生起气来,或者开始哭鼻子。你会用哪些词儿来形容这个人?”
“懒”、“散漫”、“工作态度不认真”、“典型的八零后”(说这话的人赢得了一阵赞同的笑声),“靠不住”,听众纷纷说道。
“现在想象一下:星期一的早晨,你问这个人,‘星期三要交到过户公证公司的文件,你准备好了吗?’此人说,‘没有’。有多少人会想‘这人真没用’?”房间里满是高举起来的手。
“接下来你会怎么做?无名火起,开始大声嚷嚷,给他下命令?对另一个销售员抱怨公司里的人的素质怎么都这么低?告诉办公室里的人,你不想让此人再参与你的业务?或是满心厌恶、气呼呼地走开?”我问道。
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得出来,我说中了。显然,不少销售员每天都能遇上这样的窝火事。
“现在,假设你镇定地说,‘你为什么没做完?’而这个人哭了起来,说:‘我其实在周末把这份文件做了不少,已经准备好今天上午带给你的,而且今天下班前我肯定能做完。可昨天晚上,得了阿兹海默症的爷爷哭着给我打了个电话。他说我奶奶得了严重的中风,就要被送到医院里去。我的父母都过世了,我是唯一能够照顾爷爷奶奶的人。所以我放下一切去处理这些事,整夜没有合眼。我知道,我不是头一回搞砸了,可照顾他们两个真的不容易,有些时候我真有点扛不住了。’”
“这些会不会让你对这位助理的想法发生改变?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我问道。此时,低语声四处响起,这是想法发生改变时的声音。
我开始解释他们没有倾听的原因,“你们的行为正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你从先前和此人打交道的经历中获得了一些信息,跳到了结论,并且形成了印象。这些印象上刻着这种词儿:懒、马虎、工作态度不认真、这人真没用。这些词语成了过滤器,你透过它们去听,却并没有真正倾听对方。你们的解决方案是,摘掉过滤器,“懒”、“真没用”、“爱发牢骚”、“没法沟通”,这些就是阻止你获得你需要知道的信息的过滤器。你们要把这个心智上的障碍移除,开始接触那些你认为难以接触的人们。”
新知识是建筑在旧知识基础上的,我们先学会了爬,然后学会走路,再学会奔跑。我们现在能够毫不费力地用拇指在黑莓手机上按来按去,是因为之前我们在那个小键盘上笨拙地摸索了好几个月。
错误的认知
相应地,今天我们迅速地判断一个人,靠的是过去对别人的了解,或是听说的事情。然后,我们便形成了一种认知,和此人的一切交往,都通过这个过滤器进行,因为我们学到的做法就是这样。问题在于,我们认为自己对别人的第一印象是理性的,但并非如此。
在现实中,这些第一印象是一团混合而成的东西,里面有我们能清醒认识到的真相,也有无意识的真相,有虚构,也有偏见。因此,从一开始起,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形象,而非真实的人。然而,这个第一印象会影响我们的情绪,长达数月或数年。这也会影响我们如何倾听此人,因为我们会把此人说的所有东西扭曲,以便迎合我们预先设定的概念。
我的朋友里克·米德尔顿是位于洛杉矶的沟通公司Executive Expression的创始人。他使用一个叫做GGNEE的模型,来描述我们是如何把别人在脑海里归类的,甚至在我们认识这些人之前——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会按照下列顺序迅速地把人分类:性别、年代(年龄)、国籍(或种族)、教育程度、情绪。
之所以是这个顺序,是因为我们会首先注意到被人的性别、年龄和国籍,然后听出此人的受教育水平,最后感觉到此人的情绪状态。请记住这个模型,它能帮你发现潜意识中的过滤器,而这些过滤器阻止你倾听别人,妨碍你跟别人沟通。
假如你正搭乘一列拥挤的地铁,你的第一感觉告诉你,避开那个身上脏兮兮、眼里有一抹怪异神色的家伙,应该坐在拿着编织袋的老太太身旁,还要避免跟那个画着哥特妆容、带着敌意的少年对视。但这些结论可能都是错的:哥特少年可能是个相当聪明且敏感的孩子,需要别人的一个微笑;那个怪人可能是个毫无恶意的孤僻家伙,而那个老婆婆很可能是拉登的手下,可你没时间分析遇到的每一个人。相反,你的大脑依据过去的经验和直觉,作出了可能救你一命或置你死地的快速判断。
快速研究一番不一定是坏事,只是你的快速研究出了错,导致你得出错误结论的时候,它才是坏事。不幸的是,我们每天都会这么干,因为比起退回去分析事情,我们的大脑更擅长一步跳到结论。
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仔细想想,当你有意识地分析你对某人的看法,并且把这些看法与现实情况作比较的时候,你就能够调整想法,并且建立起新的、更为准确的感知。然后,你将会和那个真正站在你面前的人沟通,而不是那个被你的错误认知虚构出来的虚假形象。
你或许会说,“你说的这些都不错。可那些我认识了好多年的熟人该怎么说呢?我对这些人可没有错误看法,我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他们。”
事实上,你并没有想象中了解他们。每一天,我们都要和共同生活了几十年、共同工作了几十年的人打交道。而这些人往往并不知道,什么事会让对方打心眼儿里开心。于是,他们把不安全感误解为傲慢,把恐惧误解为顽固,把合理的愤怒误解为“他就是个混球”。他们说服、讨论、反对对方,却从来没有跟对方真正说说话——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看清眼前这个真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