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两岸的文化通道

2014-05-14 16:53夏珍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文字教材人生

夏珍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齐臭。”(启功《自撰墓志铭》)

启功先生六十六岁写下这么一首自况兼自嘲的打油“墓志铭”,七早八早就把自己一生论定,从容开阔而谦逊,老派文人的风姿尽现字里行间。老先生在北京,我在台北,不识其人只爱其文字,以文字相通,人生大乐。

这七十二个字,我背不来,倒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北师大教师节活动的时候背了出来,他还特别强调不赞成把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和散文拿掉。

看到新闻我笑了出声,每个世代有每个世代的学习模式和偏好,比我们大点的能背还能记上一辈子,那是他们的生活与生命经验,我就始终搞不懂陈寅恪先生哪来的记忆力,在经典中上穷碧落下黄泉;我们这一辈能背泰半还是应付考试用,背完考完,即使不立马忘记,过个三年五载肯定残缺不全。

记得从小家里长辈没事就叼念着《三字经》《百家姓》,书本是肯定没有,就着口念就着口背,背的字到底怎么写都不知,就顺着念下来。还好就这两,若再加上《弟子规》和《幼学琼林》一大套,不背到涕泗纵横才怪。进了学以后,这背的就复杂多了,《祭十二郎文》《祭妹文》不知背来何用,《出师表》《与妻诀别书》还背得满腔国仇家恨,但不知有用无用,总还觉得有意思。

我读书的时候,国文课本之外,还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曲赋,无一不包。国中至高中六年,算是对中国古代经典有一个概括的认识,想像得到,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时候,这课上起来完全回到千年前,老夫子点名骂人“朽木不可雕”的场景,睡倒者不知凡几;但开始上诗词曲赋的时候,那可美了,青春期小女生无人不感动得抢着做笔记,背课本与教材的不够,老师也使出混身解数,尽最大可能旁征博引,没人嫌背诗词曲赋累,就怕背少了被比下去。

除了这些,还有《古文观止》是必备课外读物,每当我叫苦连天的时候,长我三岁的姐姐,总是嘲笑我:“《古文观止》够好读了,我們那时候还要读《东莱博议》咧!”拿出八股吓人的确管用,立马低头再啃我的《古文观止》。

古文到底有什么用处?三十多年后,友朋聚想起了考较大伙儿的背书功力,有人出了题:“《古文观止》第一篇是什么?”一桌子十来人面面相觑,唯一人能答。这表示,考试若没考,还真没用。

从语言到文字,就是人类文明的表征,跟建筑物一样,但是,建筑物可能毁于战事,文字却能历千年而流传,即使断简残篇,口耳相传都能传述老祖宗的智慧。特殊的是,人类哲学的发展就在那数千年前,从西方到东方哲人辈出的岁月,从人生到宇宙的大道理似乎都被说尽了,即使科学还在探究的事,彷佛从古代经典中都能窥知一二,这到底是预示还是果若“天人合一”?

叶嘉莹先生尝言,她在人生最困顿的时候,从古典诗词中找到源源不绝的慰藉。其实不同年纪、不同际遇都能在闪耀着光华的文字中得到感发。少时多爱李太白,老境独厚杜拾遗,青春正盛就喜辛稼轩的金戈铁马,有点人生历练后特觉苏东坡的旷达显得潇洒。

文科生亲近古代经典不消说,即使理工科出身的人,迈过中老年,嗜读的多半还是这些经典。原因无他,就是从文字到文化铺陈开来的境界得以感通,这是想废都废不掉的。

胡适倡议白话文,他自己研究古籍不遗余力,而且,从中得到无比乐趣。蒋介石来台后特别提倡“中华文化复兴”,从政治权力上说,有人揣度他玩得还是忠君爱国那套,但不论如何,在台湾保留很大部分的中华文化。

台湾政治生态牵动文化生态,我少时所读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被扁当局给废了。马当局好不容易拉回来,但国文课纲到底要选用多大比例的古文始终是个政治争议。即使如此,还是有民间“读经班”继续传扬。有意思的是,这套教材在台湾已经一变再变,反倒是转了个弯到了大陆,成为“中华基础教材”。从某种程度说,两岸不论政治或经济距离的远近,文化通道却始终存在。

所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不论如何,这个通道值得珍惜,否则隔绝半世纪,隔了一代的我,又怎么可能隔海视启功先生的文章事功为宝呢?

猜你喜欢
文字教材人生
教材精读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人生中的某一天
梦中的文字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独一无二的你
种出来的“逍遥居”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