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的天价嫖资由何而来

2014-05-14 16:53周郁琦
中国新闻周刊 2014年30期
关键词:郭美美富人奢侈品

周郁琦

“郭美美大起底”的新闻稿漫天遍地,这位挂着“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炫富的姑娘终于被“踏上一万只脚”。在一段公布的警方审讯的视频中,郭美美以嘲谑的口吻淡淡地讲出:其实一直不缺包养我的人,有的人无论花多少钱都想和我睡一晚。

好事者分析,几十万一晚,即便是美国专供上层社会的高端应召女郎也难以望其项背,即便是名妓苏小小当年也难以叫出如此高价。作为一个性服务者,郭美美无疑是成功的。为什么富人对她有如此之高的估值?那些去嫖郭美美的男人也很值得说一说。

在被捕之前,郭美美的炫富行为从未停止过,晒玛莎拉蒂、晒豪赌、晒过51亿存款等,不一而足。通过炫富,郭美美不但获得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还获得了跻身上流社会的优越感。在郭美美看来,炫富行为还能对蠢蠢欲动的男人进行强大而有效的心理暗示,并且抬高了嫖资,“不花个几十万陪她,这些有钱人面子上都过不去”。

以关注度衡量的话,郭美美的炒作无疑是成功的,而舆论圈炒作她的本质恰是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遵从,正像文化学者张颐武说的“有些人把价值错位和荒诞当做社会的伤口,抱着看笑话和起哄的态度”。看客对炫富新闻的热度和持续关注,同时也表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对身份地位和财富有着一份焦灼心理。

但若仅仅是炫富,郭美美不过是个用肉体换取机会和金钱的外围女,性交易费恐怕要去掉一个零。真正讓郭美美区别于其他烟花女子的,是其拉着红十字会一起跳进舆论漩涡的“壮举”。大众对叫王军的干爹的丰富想象,使他成了《人民日报》嘴里“有背景的妖精”。起初关注炫富的人,开始从她的微博中寻找钱权交易的蛛丝马迹,甚至有人表扬她的无脑“卧底”揭开了中国慈善机构的黑幕。

批评、质疑、同情、表扬,在上亿网友的集体意淫中,媒体消费郭美美,郭美美则消费那些无论如何都想包养她的男人们。而郭美美的高估值,则在于其刻意或者是意外营造出来的差异性,在于其品牌的附加价值。

那些对郭美美想入非非的男人很明白,郭美美不是最伶俐的,也不是最美的,但却能给人手眼通天的感觉。她被传是权贵的私生子,她看似后台很硬、背景深厚,她甚至是像“公共裙带”一般的存在。捆绑红会之后,郭不仅是作为一个话题存在,更是权力圈和舆论场交媾的尤物,是一种权力符号。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者不是以需求为媒介,而是以新奇性、话题性、意义性等符号为媒介而进行消费。如果以符号学为切入点对后消费时代进行了审视,对表征和象征性的追求就是消费的核心。

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并非是基于商品的用途和功能。同样一个女包,一般品牌几百元,而奢侈品牌则要几千上万。经济学的成本决定论无法解释奢侈品为何卖得如此昂贵,但是如果你将其理解为精神外化的呈现,理解为中国人的面子,LV如果不上万简直就对不起中国富人急于要脱离普罗大众的决心。

作为奢侈品消费的头号大国,中国富人从追求名表,到宾利汽车,LOGO建构起贵族式的身份象征以及所谓成功人士的生活标配。当美色也成了富人的消费品,就有了外围女和郭美美之分,外围女美艳但没有LOGO,而郭美美臭名声的符号效应却能勾起男人们对权力的野心和冲动。郭通过不断介入公共事件,建构和权力的隐秘联系,终于把自己打造成富人的奢侈品。

冲着郭美美去的男人,可以对哥们朋友吹嘘,你看,郭美美成了我手中的玩物,我不光有钱玩女人,还有权玩名女人。时下,常曝出某女星被包养、某主播、主持人做人情妇的八卦新闻,而当事人除了有钱,往往还是有权有势的“大人物”,消费明星无疑是炫耀权力的一种途径,这使得男人达到了身份确认和身份差异的强化。

刘晓庆曾经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而名女人的难处恐怕就在于权力对于其的追逐和挟持。这一点对体制内的名女人尤其适用,央视更是权力消费明星的重灾区,最近陷进去的就有以知性著称的女主播。

晒奢侈品的郭美美并不具有符号价值,晒红会的郭美美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LOGO,外围女成为奢侈品的秘诀在于,和公权力牵扯上若即若离的关系。至于大众对郭美美的消费,不过是对权力的某种意淫,对不义之财的暗恋。于是,郭美美与大众舆论互相利用,最终哄抬了卖淫嫖娼的物价。

猜你喜欢
郭美美富人奢侈品
奢侈品模特为何“冰山脸”
奢侈品包装到底“奢侈”在哪?
渐富人群
想象与救助
奢侈品消费的圈里圈外
郭美美 涉赌被诉
郭美美躺着“中枪”:生不改名死不改姓
郭美美涉赌被抓何谈“再立新功”
奢侈品消费没那么糟
富人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