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辉
在寺庙林立的佛国泰国,帕朗塔布寺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宏伟的建筑,每年却吸引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游客纷至沓来。原来这座看似普通的寺庙里有个与众不同的奇观:寺内豢养着近百只老虎。慈悲的出家人与兽中之王同处一寺,虔诚的宗教信仰与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相辅相成,俨然成了这座寺庙最独特的风景,该寺也因此登上美国《时代》周刊。人们渐渐忘记了寺庙原本的名字,只称这里为“虎庙”。
阿赞年轻时的理想并不是成为一名僧人。二十岁那年他曾远赴重洋去英国伦敦攻读经济学。可不幸的是,一纸白血病的诊断书粉碎了阿赞的全部未来。心灰意冷的他回到了老家泰国,披上黄袍出家做了僧人。
1997年,阿赞云游到了北碧府西部的帕朗塔布寺。该寺建在泰缅边境,紧临茂密的原始森林,寺里僧人的生活十分清苦和寂寞。阿赞在这座简陋的寺庙里修行了两年,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阿赞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他正在佛堂里诵经,突然从外面急匆匆跑进来一个人,将一只小老虎交到阿赞手上,请求寺里收养它。
原来,帕朗塔布寺有收留无家可归动物的传统,由于临近原始森林,所以经常会有人将一些受伤或无处安置的动物送到寺里来。只是阿赞从未想过有一天这座寺庙里会迎来真正的森林之王。他一时有些为难。
来人向阿赞讲述了小老虎的遭遇:它的母亲因为饥饿杀死了当地村民的奶牛,当地村民打死了虎妈妈,还把未成年的小老虎卖给了制作标本的人。当时这个人恰好从标本制作师屋前经过,听到了小虎发出的呜呜的哭泣声,于是推门走了进去。而看到的场面让他简直不忍直视:标本制作师已经在这只可怜的小老虎背上划开了很深的刀口,并注射了福尔马林液。这人花了120美元救下了可怜的小老虎。
小虎不幸的身世打动了阿赞,他不再犹豫,当即决定收养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可是小虎受伤实在太重了,阿赞他们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小虎的生命。身患绝症的阿赞十分明白那种对于生的渴望和濒临死亡时的绝望,他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就在这时,缅甸和泰国边境的山民又来到了寺院,给阿赞带来了两只可爱的老虎幼崽,与死掉的小老虎一样,这些可怜的小家伙也是妈妈被杀害了,人们在森林里找到了它的孩子,如果没有人收养,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这一次阿赞没有丝毫犹豫就留下了它们。
为了纪念死去的小虎,阿赞给其中一只幼虎起名叫帕羽,翻译成中文是暴风雨的意思,因为死去的小虎是在暴风雨的夜晚送来的。
阿赞在寺庙收养老虎孤儿的慈悲之名在当地广泛流传开来。很快寺院里就有了第三只、第四只老虎……它们的故事大致相似:母虎被杀害,它们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而偷猎者杀死老虎的理由也都一样:为了钱。
动物们的到来,让对未来对人生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的阿赞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虽然白血病会在某一天夺去他的生命,但他却可以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去救助更多的生命。由于不遗余力地救助动物,以至于阿赞都无暇顾及自己的病情了,但是不知不觉间,几十年过去了,阿赞却仍然活着。
自从打算要救护这些无家可归的百兽之王,阿赞就决定不再四处去云游了,他留在了帕朗塔布寺,他要实现一个梦想,那就是改变老虎的本性,让老虎不再嗜血。但阿赞并不是专业的驯兽师,他怎么才能让百兽之王乖乖地听话呢?
说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阿赞训练老虎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它们听佛经。阿赞认为每天经过佛经的感化,小老虎帕羽一定会慢慢失去它应有的野性。
在帕羽小的时候,它每天都是在僧人们早课的诵经声中开始崭新的一天。早课过后,聚在一起吃早饭是泰国僧人们一天当中最惬意的时候。泰国的僧人依然坚持着过午不食的戒条,早饭是他们一天当中唯一的一顿饭。在僧人们吃饭的时候,这只黏人的小老虎就在他们身边不停地转悠。
老虎不会说话,阿赞经常也弄不明白帕羽想要什么,面对它的呜咽声,只能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它。小乘佛教的僧人可以吃荤,鸡汤,米饭还有柠檬汁,这是泰国僧人最常吃的食物。也不知道是饿得饥不择食,还是真的喜欢吃,帕羽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
当然,随着帕羽慢慢地长大,终究还是要吃肉的,阿赞为了实现自己改变老虎本性的梦想,在每天依旧让帕羽它们听佛经的同时,逐渐开始将鸡肉煮熟让帕羽它们吃。
就这样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到了2006年,帕朗塔布寺里一共有了17只老虎,甚至比寺里的僧人还要多。
这一年,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06年“亚洲之最”中,虎庙被列为“和平共处的最佳课堂”。
人们都很好奇,僧人阿赞究竟是如何做到的,难道他真的改变了老虎吃人的本性吗?对此,阿赞一直信心百倍,他认为老虎嗜血的本性是它的饮食习惯所导致的,而阿赞他们从小喂养幼虎,跟它们建立友善的关系,并给它们吃煮熟的鸡肉,脱水的狗粮,让老虎的口腔里面没有血腥味,这样就能够渐渐放弃捕猎的本能,也就慢慢放弃了凶残的兽性。
这些小家伙的温驯一度让阿赞以为他可以改变老虎本性的实验成功了。于是他想要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成果,阿赞认为证明改变了老虎的本性不仅要让它与人类和谐相处,更重要的是能让它与动物,甚至是它天然的猎物和平共处,可没想到结果却出乎阿赞的意料。
为了证实成年的帕羽已经失去了天生的野性,阿赞牵着它来到了动物的聚集地。此时的帕羽已经成年,它硕大的体型看上去令人生畏,不过阿赞却对它很有信心。
帕羽以为这只是一次常规的散步,像只温驯的猫咪一样亦步亦趋地跟着阿赞。就在他们靠近动物聚集地时,形势却在一瞬间发生了改变。帕羽猛然间闻到了空气中其他动物的气息,那些独特的气息唤醒了这个已经成年的森林之王血液中的野性。帕羽开始不顾一切地挣脱锁链,冲向远处正在进食的动物们,并对阿赞的呼唤置若罔闻。
好在从小与人类生活在一起的帕羽并没有学会捕猎的技巧,受惊的动物们一哄而散跑进了森林,帕羽连根毛都没有抓到。
心惊肉跳的阿赞跑过来想要把帕羽带走,然而他尝试了各种呼唤,帕羽对他就是不予理睬,它的内心似乎陷入到了巨大的矛盾之中。无奈之下,阿赞只得找人拿来了一桶煮熟的鸡块。最终,帕羽向饥饿低下了头,极不情愿地跟着阿赞回去了。一场风波就此平息,阿赞想让老虎和其他动物和睦相处的实验失败了。
从此,阿赞便不让老虎看见任何野生动物,因为这会勾起它捕猎的本能。为防不测,在老虎出行的路线上,经常会有寺院的僧侣和志愿者在驱赶野生动物。而麻烦还远远没有结束,不仅无法与其他的动物和谐共处,作为成年的老虎,对于同类来说也变成了一个威胁,一山不容二虎可不是人们凭空臆想出来的。
在老虎峡的尽头有一个水潭,阿赞经常会带着帕羽和小老虎来这里戏水玩耍。有一天,四只小家伙就像小孩子一样玩过火了。帕羽突然怒吼一声,叼起一只小老虎狠狠地甩到了空中。
小老虎的右后腿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如果感染将有性命之忧。阿赞连忙与僧人一起将小老虎送到附近的动物医院。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小家伙康复了。但是,它再也不敢轻易地靠近帕羽了。阿赞不得不承认帕羽已经不是从前那只无忧无虑的小虎崽了,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帕羽随时会给大家来一场暴风雨,而这种不稳定的脾气,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动物来说都是致命的。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阿赞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把帕羽送归大自然。
然而,当阿赞怀着不舍的心情将帕羽独自留在了原始森林深处,然后冒着雨跌跌撞撞回到佛堂时,却看到帕羽已经先他一步回来了。看到浑身湿透的阿赞,帕羽亲热地凑过来,阿赞则眼含热泪,紧紧抱住了帕羽。
思考了很久之后,阿赞做出了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也让虎庙从此陷入争议当中。
不久后,老虎峡内多出了一块明码标价的牌子,上面列举着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比如:抱着老虎的头或脖子拍一张照片1000泰铢(合人民币190多元)。100泰铢就可以得到一个项链或是一本老虎杂志,如果花500泰铢可以得到一个腰带或是一本日历。
而自此,寺庙中的老虎也不再优哉游哉。每天下午吃饱喝足后,也正是帕羽和其他老虎们情绪最稳定的时候,这段时间游客被允许和老虎在老虎峡里零距离接触。游客在志愿者的引导下轮换着小心翼翼地与老虎一起散步。然而尽管做了必要的防范措施,意外还是发生了。
2003年,一名英国女大学生遭到了一只约400斤猛虎的撕咬,一旁的动物看守员和同伴将她从老虎口中拽出,并迅速送往医院。最终她的腿部缝了十余针,并且一直到八周后,都无法下地行走。
除了老虎可能给游客造成伤害的麻烦之外,第二代的虎宝宝都已经长大了,为了防止近亲繁殖,他们需要从寺外引进新的老虎,而没有养虎许可,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与此同时,虎庙的收费行为也引来越来越多的指责与质疑声。人们批评虎庙的僧侣们把老虎当成了牟利的工具。
对于外界的种种质疑,阿赞表现得很坦然,他说他所做这一切是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因为明白了老虎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阿赞放弃了改变老虎本性的梦想,又有了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建立一个老虎岛,岛上有茂密的森林,游客隔着护城河可以观察老虎的生活。帕羽和其他老虎可以在里面自由地活动,自己捕猎,恢复野性。
然而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很多钱,虎庙没有任何来自政府的财政支持,所需要的钱全部来自门票收入和捐赠。经过多方努力,阿赞他们终于取得了养虎许可。而为了尽快筹措到资金,僧人们采取了很多现代营销技巧——建立自己的网站、出版自己的报纸、开办自己的广播电台……如今虎庙的老虎数量已经达到了近百只,虎庙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纷至沓来。阿赞他们已经获得捐助800万铢,离建立虎岛所需2000万铢目标越来越近了。就这样,虎庙在指责与质疑声中继续前行着。或许,这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寺庙了,不仅养猛兽,还想方设法靠猛兽挣钱。可是,谁又能否定它最具有众生平等、热爱生灵的慈悲胸怀呢?编辑/李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