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明
在美国的文化中,讣告是一种特殊文体,各大报纸都开办了讣闻版,最负盛名的有《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环球邮报》《波士顿邮报》和《旧金山纪事报》等。这些报纸刊登的讣告,不是硬邦邦的公文体,而是回忆性质的小品文,真实而深刻地展现了死者最独特、最鲜明的一面。一篇出色的讣告,也许是讣闻作者几个月甚至几年努力积累的结果,或是经过千辛万苦找到的独家线索。但你不要以为这些媒体的讣闻版只对大人物或名人感兴趣,他们也关注普通人。登上《纽约时报》讣闻版的名人除了西方人之外,还包括东方的毛泽东、胡志明和蒋介石等人。毛泽东逝世后,该报就以3个版面发了讣告。
普通人的讣告文笔更优美独特。《纽约时报》刊登过一则讣告:“减肥医师阿特金斯大夫,曾帮助过数量众多的女士,同时沉重打击了她们丈夫、情人的生活。他不幸在结冰的人行道上滑了一跤,就此一命呜呼,再也爬不起来。为什么爬不起来?因为他体重300磅!”
《独立报》的一则讣告写道:“塞尔玛·科克,曼哈顿一家店铺的老板,精于为妇女选择尺寸最合适的胸罩,大多数的时候只需洞察秋毫地一瞥,从来用不着拿软尺比量。她由此名满全国。本周四,塞尔玛·科克死于西奈山医疗中心,享年94岁,胸罩尺寸34B。”
还有《每日电讯报》一则讣告这样写道:“珍妮特·施密德日前在维也纳去世,终年80岁。她是一位职业口哨演奏者,出生的时候,她是个男人,曾在希特勒的国防军中服役并参战,后来在开罗一家医院做了变性手术。”另一则讣告写道:“比利·卡特日前去世,终年51岁。这位身材矮胖的先生是卡特总统的兄弟,酗酒成性,喝醉之后便坐在盛产花生的佐治亚州普林斯自家廊下的椅子里大发议论,每每让白宫尴尬不已。”
美国讣告界的传奇人物吉姆·尼克尔森,专为普通人写讣告,发誓“要在报纸上为他们争取权益,为版面和尊严而战”,而且一写就是19年,他曾为1.3万余人写过讣告。他说:“对待讣告,讣闻作者万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粗枝大叶,不能懈怠,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也许这是你写的第1万份讣告,但对死者而言,他只有这一份,唯一的一份。”
一个出色的讣闻作者必须有好的文笔,能以简练优美的文句抓住人物特点。而在讣告兴盛的最近30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讣闻作者和编辑,人们以能成为讣闻作者或编辑而自豪,但真正能胜任者则为数不多,因此,讣闻能够获得文学奖项也就不足为奇了。“9·11”事件后,《纽约时报》开辟了《悲恸的群像》专栏。记者和编辑通过电话采访、面谈等方式采访遇难者的亲友,发掘死难者生命中不寻常的故事和经历,共刊登了2100多篇讣告。内容涉及遇难者有生之年对家庭的贡献、工作之外的才华、个人兴趣和爱好、敬业精神、慷慨和仁慈的个性等。《悲恸的群像》获得2002年普利策新闻奖。
更有趣的是,美国每年都要举办“杰出讣闻作家联谊会”。与会者发言踊跃,相互切磋技艺,共同预测哪些大人物要挂掉,这跟别的版面编辑盘点年度大事没什么两样。为了应对紧急情况,以防某个政治人物或娱乐明星突然去世而措手不及,讣闻编辑都会提前准备好许多公众人物的讣告,以备不时之需。一些大人物并不介意这一点,还时不时打电话给编辑,建议补充某些细节。第6届“杰出讣闻作者国际大会”的最后一天,传来美国前总统里根以91岁高龄去世的消息,现场顿时一片欢腾。“请原谅我们的喜悦,也不要以为我们是一群冷血动物,我们毕竟是干这行的,而且个个都很敬业。”
许多读者都是讣告的铁杆粉丝,“讣迷”们每天都要兴致勃勃地翻阅当地报纸,期待这些黑色幽默给他们一天的生活充个电。2011年5月3日,基地头号人物本·拉登被击毙,《纽约时报》当即刊登了一篇近万字的讣告,开头写道:“奥萨马·本·拉登,于周一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他出生于沙特阿拉伯精英阶层的一个家庭,欲通过激进的暴力运动重建一个7世纪的穆斯林帝国。同时,他也重新定义了21世纪的恐怖主义威胁。”
2001年9月11日对纽约世贸中心的袭击,让本·拉登成为美国人心目中邪恶的化身,之前则是像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者。他作为新的全民公敌,受到通缉。他在发表的录像中,嘲笑着美国和西方文明。
“你想让本·拉登死吗?”在“9·11”发生6天后,一位记者这样问乔治·W.布什。
“要——我要的是正义。”总统回答道,“我记得有一张旧海报,是这样写的: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一天,几乎所有美国的读者都将刊有本·拉登讣告的页面默默珍藏起来……一位读者说:“在一个拥有众多每天以读讣告为乐趣的讣闻粉丝的国家里,错过本·拉登的讣告,简直是一种耻辱。”值得关注的是,这篇准备了10年的讣告,作者是《纽约时报》资深讣闻撰稿人迈克尔·考夫曼和凯特·泽尼克,而考夫曼最终没能等到这篇讣告面世,他在2010年1月先于本·拉登去世了。
美国著名讣闻作家玛里琳·约翰逊女士曾为戴安娜王妃、伊丽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马龙·白兰度等名人写过讣告。很多读者以阅读她写的讣告为乐。两个美国人聊天时,一个说:“如果她能给我写上一段讣告,我即便现在死了也值得。”另一个赶紧说:“我一定不能让她比我先死,不然就找不到合适的人给我写讣告了。”一个讣闻作家能得到这样的评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玛里琳是《生活》和《君子》杂志的作家兼编辑。她通过阅读优秀的讣告,了解了许多奇特的人和事。她对讣告产生了无限的好奇和痴迷,于是她遍走美国,远渡英伦,拜访那些讣告的作者和编辑,听他们讲关于讣告的故事,讣闻版的历史和过往……历时数年,她写成了轰动全球的《先上讣告,后上天堂》一书。
玛里琳在书中大发感慨:“讣告的作者是看不见的隐形人,所写的是已经不复存在的人物。如果他们干的是为报刊提前撰写讣告的活儿,又死在他们的写作对象之前,他们就会成为撰写不复存在的人物的不复存在的人物。说白了,他们干的就是一份‘见鬼的工作。而那些堪称美文的讣告,则具有一针见血的魅力,表达了对死者的敬意,缅怀这个曾经在人世闪烁然后逝去的生命。可以这样说,讣告已经成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得出一个美妙的结论:死在这个时代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