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杜林,陈亮文,王忠先,李永辉,王勇
(1.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海口 571199;2.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环境保护局,江西九江 332800;3.江西省安福县城关中学,江西安福 343200)
朱蕉(Cordvline fruticosa),别名朱竹、红竹、铁莲草、红铁树、红叶铁树、为龙舌兰科灌木植物,分布于我国南部热带地区,朱蕉株形美观,色彩华丽高雅,具有较好的观赏性。朱蕉也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根均可入药,有凉血止血、散瘀定痛的作用,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筋骨痛、胃痛、跌打肿痛[1]。我国广西民间曾用来治尿血、咯血、菌痢等症。为进一步开发研究其药用价值,本实验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朱蕉叶的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的成分。
朱蕉叶,采自海南省海口市,经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琼芯教授鉴定为朱蕉(Cordvline fruticosa),为百合目百合亚目龙舌兰科朱蕉属植物,药材冷冻低温保存;环己烷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GCMS-QP2010 Plus岛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挥发油提取装置;岛津AUW220D电子分析天平。
新鲜朱蕉叶切成小段,称取100 g置圆底烧瓶中,加入1 000 mL蒸馏水,连接挥发油提取器,照挥发油测定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XD)[2]自测定管上端加水适量,加入环己烷2 mL,连接回流冷凝管,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3 h,冷却后弃去水溶液,收集环己烷层,加环己烷稀释。
气相色谱条件HP-1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进样口温度250 ℃,升温程序:初温50℃,保留时间3 min,以5℃/min升温到120℃,并保持2 min,再以8℃/min升至260℃,保持15 min;载气为高纯核气,流量1.0 mL/min,进样量 1 μL,分流比 10 ∶1。
质谱条件:EI电离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45~550 amu。
海南朱蕉叶的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总离子流图见图1。对总离子流图中各峰经质谱扫描,得到的成分色谱图,经质谱工作站NIST08和NIST08s标准质谱数据库对化合物进行检索,并结合图谱分析,鉴定各种化学成分,采用色谱数据处理系统,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峰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1。
图1 朱蕉叶挥发油总离子Fig.1 The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Cordvline fruticosa
表1 海南朱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Table 1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oils from the leaves of Cordvline fruticosa
续表1
由表1可知,从朱蕉叶中检测出67种挥发油成分,总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9.48%,主要有醇类、酮类,羧酸和酯类化合物,其中 1-辛烯-3-醇(22.98%),甜没药醇(5.21%),7-(1,1-二甲基乙基)-2,3-二氢-3,3-二甲基-1H-茚-1-酮(4.60%),棕榈酸(3.51%)和乙酸叶醇酯(3.17%)。
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1-辛烯-3-醇,又称松蕈醇,是松覃蘑菇香气的两大主要香气成分之一[3],具有一种带有强烈愉快的壤香香气、在饮料、糖果、冰制食品、烘烤食品、调味品及烟用香精中均有使用[4]。甜没药醇具有消炎,灭菌,疙合溃疡,溶解胆石等药效[5]。棕榈酸可作为能量饲料[6],乙酸叶醇酯可广泛地使用在果香型、清香型、花香型香精配方中,增加香料品种[7]。本研究可为朱蕉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从朱蕉叶中检测出67种挥发油成分,总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9.48%,主要有醇类、酮类,羧酸和酯类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22.98%),甜没药醇(5.21%),7-(1,1-二甲基乙基)-2,3-二氢-3,3-二甲基-1H-茚-1-酮(4.60%),棕榈酸(3.51%)和乙酸叶醇酯(3.17%)。
[1]赵国平,戴慎,陈仁寿,等.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35-12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3]黄仕清,徐文芬,王道平,等.地稔药材中挥发性成分的测定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8):76-78.
[4]降升平,张小红,张玲玲,等.4个品种茶叶的香气成分比较[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5):66-70.
[5]黄致喜,王葱辰.重要单环倍半菇香料-甜没药烯和甜没药醇合成的进展[J].香料香精化妆品,1993.
[6]刘庆华,扬善军,梁学武,等.棕榈酸对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2(3):357-359.
[7]李淑颖,姚雷.2种木香花的自然香气成分分析与香型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3,31(4):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