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娜,高长银,刘敏珊
(1.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0015;2.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百叶窗翅片对空气造成扰流,从而使边界层变薄,降低热阻,所以百叶窗式空气冷却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空调换热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百叶窗翅片换热器的流动、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试验和模拟研究[1-5]。AOKI等[6]通过对百叶窗翅片传热的试验研究得到,空气流速较低,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加,传热系数降低;同时,在28°~30°百叶窗角度,传热系数达到最大值。ANTONIOU等[6]通过放大模型试验研究,发现在ReLp达到1300,流动保持层流和稳定状态;当ReLp>1300,该第一或第二百叶窗开始湍流。TAFTI等[8]从叶窗翅片结构研究中发现,ReLp等于400时,百叶窗出口尾流处出现失稳。由于结构参数(如百叶窗角度、百叶窗间距、百叶窗长度、翅片间距等)较多,优化百叶窗翅片结构,需要很长的时间,同时试验费用较高;而数值模拟研究克服了这些困难,同时,能够获得较为详细和直观的翅片间流动与传热信息,从而被广泛应用于研究。
HSIEH等[9]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百叶窗翅片不同的角度下,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倾斜角度相对同一种倾斜角度时,具有较高的传热特性,但还具有较高的阻力损失。PERROTIN等[10]对紧凑式百叶窗换热器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二维模型高估了传热系数(高达80%),使用三维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非常接近。
文中在矩形百叶窗的基础上提出了梭形、矩/梭形百叶窗结构,矩/梭表示百叶窗翅片矩形长度与梭形长度的比,相邻百叶窗中间翅片部分(固体)切除,形成流体流动通道。由于在接近管壁附近,边界层较厚,梭形、矩/梭形百叶窗形状为中间较宽,从中间向管连接方向渐缩,流体在接近管连接部位速度较高,以较高流速冲刷管壁,相对矩形百叶窗而言,梭形、矩/梭形百叶窗管壁附近流体边界层较薄,具有较高的温度梯度,从而增强了管壁附近换热。文中应用FLUENT软件,对不同百叶窗结构下空气的流场、压力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研究,分析不同Re数对换热和流动性能的影响。
采用空调气冷器的百叶窗翅片为实际物理模型,由于结构的对称性,模拟中采用一半的百叶窗翅片长度。其结构单元百叶窗翅片如图1所示,图1(a)为矩形百叶窗结构、图1(b)为梭形百叶窗结构、图1(c)为矩/梭形百叶窗结构、图1(d)为矩形长度和梭形长度的示意图。模拟计算边界条件见图2。扁管管壁采用定壁温358 K,在与流动垂直方向上采用周期性边界条件,百叶窗固体壁面与流体进行耦合换热,流动介质选用空气,采用速度进口,进口温度为308 K,压力出口,压力速度耦合采用SIMPLIC算法,并且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进行离散。网格划分采用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控制整个计算空间的网格质量不低于0.8,同时确保网格数量对计算结果无影响。百叶窗翅片计算模型的具体结构参数见表1。
图1 不同百叶窗翅片形状
图2 模拟计算边界条件
表1 模拟参数
为了验证模拟方法的正确性,采取文献[10]所给结构,将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和经验关联式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所得结果见图3。
传热j因子计算公式:
式中 h——传热系数,W/(m2·K)
Pr——普朗特数
ρ——流体密度,kg/m3
u——流速,m/s
cp——比热容,J/(kg·K)
阻力f因子计算公式:
式中 Δp——压降,Pa
dh——当量直径,m,取百叶窗间距Lp
Uc——流体主体流速,m/s
Lc——流道长度,m
图3 模拟j因子与f因子与经验关联式计算结果以及试验值对比
图3为j因子以及f因子随ReLp变化的双对数坐标图,模拟结果与经验关联式以及试验值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热特性j因子模拟值在试验值与经验关联式计算值之间,结果非常接近,由于文献中试验没有考查压力降特性,阻力特性f因子模拟结果仅与关联式计算值进行对比。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模拟结果与关联式计算值很接近,从而证明模拟方法的正确性。
图4示出不同百叶窗结构传热和阻力特性的比较。可以看出,百叶窗翅片表面形状的变化,导致传热和流动特性出现显著不同。梭形百叶窗翅片间流体由于接触固体界面区域为圆弧面,与矩形百叶窗相比,降低了流动阻力,但同时也使传热面积相对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换热。梭形百叶窗由于在纵向方向流体流过区域发生变化,造成纵向扰动,在近壁附近,传热得到强化。同时,在近壁区,流体以高流量冲刷管壁,使管壁附近的温度梯度增高,从而使传热强化。从图4中还可以看出,低雷诺数时,百叶窗翅片由梭形和梯形组合具有良好的传热和流动特性,具有很高的传热因子j,同时摩擦系数f也较低。其梭形和矩
图4 不同百叶窗结构传热和阻力特性的比较
图5示出不同百叶窗传热特性j因子对比。可以看出,梭形百叶窗和梭/矩(1/1)形百叶窗的传热特性j因子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梭形百叶窗流动截面变化比较大,流体湍动程度增加,可使传热增强,但梭形百叶窗传热面积相对减小较大,这又使传热减弱,综合两方面的影响,这两种结构的传热特性基本相同。同理,矩/梭(2/1)和矩/梭(3/1)形百叶窗结构的传热特性基本相同。
图5 不同百叶窗传热特性j因子对比
图6示出阻力特性f因子的对比曲线。可以看出,4种结构相比较,梭形百叶窗的阻力特性f因子最低,矩/梭(2/1)和矩/梭(3/1)形百叶窗结构阻力特性f因子相对较高,矩/梭(2/1)形百叶窗结构的阻力特性f因子相对较低。梭形与矩形相结合的百叶窗结构具有较好的传热,但阻力系数相对较高。实际情况中,需要综合考虑传热和阻力两种特性的影响。形长度所占的比例存在一个优化的空间,使得传热和流动效果达到最好。下面对梭形和矩形不同比例组合下的传热和流动特性进行考查,优化出最优结构。
图6 不同百叶窗阻力特性f因子对比
试验和理论研究中发现,换热增强通常以阻力的增加为代价,因此有必要考察传热和流动阻力的综合热力性能[11-12],根据 WEBB 等[13]提出的强化流道与光滑直管的直观、明确的评价指标,即相同换热面积和泵功条件下,强化流道与光管的换热量之比。流体流过换热段所需泵功为:
式中 Δp——换热段压降,Pa
V——流体体积流量,m3/s根据这个评价指标,对5种不同结构的单位面积换热量随泵功变化进行研究,见图7。
从相同泵功下,单位面积换热量对比曲线图(见图7)中可以看出,矩形百叶窗单位面积换热量相对较低。梭形和矩/梭(1/1)百叶窗结构的百叶窗单位面积换热量非常接近,矩/梭(2/1)和矩/梭(3/1)百叶窗结构的百叶窗单位面积换热量非常接近。在泵功较低时,梭形百叶窗和矩/梭形百叶窗结构单位面积换热量相差较小;随着泵功的增加,矩/梭(2/1)和矩/梭(3/1)形百叶窗结构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换热量,说明这两种结构综合性能较好。
图7 不同百叶窗综合性能对比
对5种不同结构的百叶窗结构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模拟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由于变截面的影响,梭形百叶窗翅片和矩形与梭形相结合的百叶窗翅片,由于沿百叶窗高度方向,流动截面发生变化,有较多流体冲刷加热壁面,从一定程度上使传热增强,同时换热面积相对矩形百叶窗减小,可使换热相对减弱,综合两种因素对换热的影响,矩/梭(2/1)形百叶窗有较高的传热特性j因子,传热性能较好。
(2)对比不同结构的阻力特性f因子,梭形百叶窗和矩/梭(1/1)形百叶窗结构具有较低的阻力,而矩/梭(2/1)形百叶窗和矩/梭(3/1)形百叶窗阻力因子相对较高。
(3)对比不同结构的综合性能,矩/梭(2/1)和矩/梭(3/1)形百叶窗结构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换热量。由于矩/梭(2/1)形百叶窗结构传热特性相对较高,阻力因子较低,同时矩形和梭形两者比例相对较低,便于制造和节省材料,建议使用此种结构的百叶窗翅片。
[1] JOEN C T,JACOBI A,PAEPE M De.Flow visualisation in inclined louvered fins[J].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2009,33:664 -674.
[2] SPRINGER M E,THOLE K A.Experimental design for flowfield studies of louvered fins[J].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1998,18(3):258 -269.
[3] 钱中.微型换热器瞬态传热分析[J].压力容器,2011,28(9):26 -29.
[4] 齐洪洋,高磊,张莹莹,等.管壳式换热器强化传热技术概述[J].压力容器,2012,29(7):73 -78.
[5] 董军启,陈江平,袁庆丰,等.百叶窗翅片的传热和阻力性能试验研究[J].动力工程,2006,26(6):871-874.
[6] AOKI H,SHINAGAWA T,SUGA K.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local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utomotive louvered fins[J].Experimental Thermal and Fluid Science,1989,2(3):293 -300.
[7] ANTONIOU A A,HEIKAL M R,COWELL T A.Measurements of local velocity and turbulence levels in arrays of louvered plate fins[C]//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Heat Transfer Conference.Jerusalem,1990:105-110.
[8] TAFTI D K,WANG G,LIN W.Flow transition in a multilouvered fin array[J].Heat Mass Transfer,2001,43:901-919.
[9] HSIEH Ching- Tsun,JANG Jiin - Yuh.3 - D thermal-hydraulic analysis for louver fin heat exchangers with variable louver angle[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06,26(14 -15):1629 -1639.
[10] PERROTIN T,CLODIC D.Thermal- hydraulic CFD study in louvered fin and and flat-tube heat exchangers[J].Refrigeration,2004,27:422 -432.
[11] 吴慧英,程惠尔,周强泰.基于Webb指标的管内强化对流换热力性能的计算及应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3(3):377 -379.
[12] 姬利明,祁影霞,郭聪.平行流冷凝器空气侧传热性能探讨[J].流体机械,2011,39(9):78-81.
[13] WEBB R L,ECKERT E R G.Application of rough surfaces to heat exchange desig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tansfer,1972,15:1647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