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庆余,杨 星,张延华,张 林,贾峰涛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迅猛发展,PET/CT在各大医院的应用逐年增多,作为为PET生产显像剂的关键设备,回旋加速器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1]。由于回旋加速器加速粒子能量较高,在进行核素生产时会产生较强的放射性,而加速器机房位于人员密度很高的医院内部,潜在的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和公共照射越来越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2],许多人对其抱有戒心,因此,测定回旋加速器的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较为缺乏,本文统计了近5 a来本院回旋加速器的环境辐射剂量、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以检验其对环境、公众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本院PET中心回旋加速器(住友HM12型,能量12 MeV,束流强度45 μA)位于地下一层9 m深处,加速器室布局如图1所示。在防护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放射性药物生产过程中的辐射影响因素,对场所合理分区。加速器四周屏蔽墙及屋顶为1.5 m厚的加硼混凝土,出口设有迷路,加速器机房呈“S”形,加速器机房及迷路出口均设有屏蔽门。加速器自带射线屏蔽系统,材料为钢、聚乙烯和碳化硼的混合物,厚度30 cm,总质量约2 t。地下室配有独立空调系统、负压通风系统、污水衰变池等配套设施。本加速器仅生产18F离子,年平均产量为188 679 mCi,为Ⅱ类射线装置,属于乙级非密封源工作场所。
图1 回旋加速器室布局
采用多功能辐射仪Umo LB123和Neutron Probe LB6411(德国Berthold公司)检测回旋加速器环境中γ射线、中子辐射水平;采用FJ-377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核仪器厂生产)、HW-II型热释光退火炉(核工业部第七研究所生产)用于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个人剂量计为 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提供)。所用仪器均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剂量元件定期筛选、刻度。
在建设PET中心之前,检测加速器机房及其周围环境辐射本底水平,γ 射线:0.12~0.16 μSv/h,中子:0~0.06 μSv/h。检测 2008—2012 年回旋加速器开机时周围环境平均辐射水平(检测结果未扣除本底),结果见表1。
表1 回旋加速器环境辐射水平检测结果 μSv/h
我院不同工种核医学工作人员2008—2012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见表2,回旋加速器操作者为工程师系列人员。由表2可知,各工种受照剂量不均衡,人均年剂量当量为 1.26~3.15 mSv,各工种受照剂量差别较明显,其中,核素治疗师最高,为3.15mSv,工勤人员最低,为1.26 mSv,回旋加速器操作人员居中,为 2.21 mSv。
表2 核医学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结果
回旋加速器在轰击过程中,构成辐射的主要产物为18F离子和伴随产生的中子、中子活化产物、中子慢化过程中产生的高能γ光子,对外界引起的外照射可能来自于穿过屏蔽体和加速器室的γ射线和中子,加速器室内的活化产物气体也是放射性污染的主要来源[4]。本研究中加速器室与迷路门口的γ射线辐射水平达96.16 μSv/h,中子辐射水平达85.09 μSv/h,说明加速器开机时产生的辐射剂量是较高的,但因为设计有“S”形迷路,增加了射线散射次数,并且加速器室四周及屋顶都设计有足够铅当量的屏蔽层,因此迷路与控制室门口、控制室操作台、加速器室墙外及屋顶的辐射水平已达或接近本底水平,不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公众场所的γ射线辐射水平应小于0.5μSv/h,工作场所小于2.5 μSv/h[5-6],本加速器室的环境辐射水平已达到国家公共场所标准。另外,回旋加速器机房设有独立的空调系统、活性炭过滤装置的负压通风系统及污水衰变池,可解决加速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和放射性废液。污水衰变池的辐射剂量也为本底水平,因此只要按规章制度进行生产,是完全可以满足和超过相关辐射标准的,公众完全没有必要对此恐慌,相关人员应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加强核医学知识的宣传,使公众对此有科学的认识,既不要有精神负担,也不能毫无所谓,忽视相关规章制度。
我国相关标准规定的职业照射年剂量限值为20 mSv[5],我单位工作人员年剂量限值管理目标值为国家标准的1/4,回旋加速器操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相对稍高,但远低于国家标准水平,仅相当于国家标准的1/10,低于同期介入治疗专业的个人受照水平[7],也满足我单位的管理目标值,因此我们应注意消除某些人对核医学的恐惧心理。但核医学属于开放性工作场所,并使用回旋加速器,核医学科工作人员是放射防护监管的重点[8],而回旋加速器操作人员是重点和难点,管理好这些人员,对降低集体剂量及人均年剂量当量、搞好防护管理意义重大。因需要定期换靶和进行滤膜冲洗,靶前操作是加速器工作人员接受辐射的主要来源[9]。根据此类人员的工作特点,加强放射防护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1)加强训练,提高操作的熟练度和规范化水平,特别是在加速器检修过程中,强调工作轮换制度,缩短维修时间;另外,加速器产生的感生放射性不容忽视[10],但由于多数感生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因此,可适当延长停机时间,以减少感生放射性的影响。(2)在生产过程中要强调屏蔽设施和防护手段的使用,注意环境放射防护检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利用一切可能增设屏蔽设施,尽可能在屏蔽体后进行操作。(3)注意内照射防护,应严格遵守放射场所操作规程,定期检查通风系统,杜绝在工作场所吸烟、进食等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内照射。
[1] Eik H T,Soon W G.Exploring new frontiers in molecular imaging:Emergence of Ga PET/CT[J].World J Radiol,2010,2(2):55-67.
[2] 陈海勇,西平,柏森.医院放射防护评价管理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0-52.
[3] 王军,王容.PET-CT检查患者的心理分析及针对性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4(8):1 935-1 936.
[4] 张虎军,张超群,杨晴,等.医用回旋加速器辐射防护[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5):71-72.
[5]GB 18871—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S].
[6]GBZ 120—2006 临床核医学放射卫生防护标准[S].
[7] 张蓉,喻本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结果分析与防护工作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58-59.
[8] 赵国良,李荣曙.某军区PET-CT中心放射防护验收和2005—2010 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2,28(7):801-803.
[9] 戴富友,赵艳芳,楚彩芳,等.某医院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工作场所防护监测与评价[J].中国职业医学,2012,39(4):360-361.
[10]朱建国,卢峰,袁明,等.50MeV医用回旋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放射防护效果测试与评价[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5,25(6):57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