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中铸炼现代职教生态链

2014-05-14 11:11张筠鲍相龙受访学校提供
中国西部 2014年16期
关键词:职教职业院校职业

文/本刊记者 张筠 鲍相龙 图/受访学校提供

5月6日,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一批在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奖励。

“我们要不断拓宽职业教育覆盖面,将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富余劳动力的‘两后生’与新生代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群体一起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在表彰会上表示。

张榕明指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既存在“重知识、轻技能”的传统理念,又存在强调单一技能的实践误区,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此,要全面认识职业教育的价值,并始终以人为本,正确评价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如此,才能正确对待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大职教”观念,建立“大职教”发展体系,适应社会变革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同时,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大职教”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吸引力,让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相融相通、齐头并进。

职业教育就是关注人的终身发展

“教育是树人的事业,也是伴随、影响一个人终身的事业。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努力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大平台,让每一个人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是我国由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采访中,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就业办主任黄诚袒露了自己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明远说:“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工作要把培养人才放在最本质的地位。”而人才,不仅是专家、学者等各行业的研究型人才,有一技之长、为社会作出贡献的普通人皆可为人才。

湖南省汝城县第一中学教师余云德则认为,职业教育在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高效迅速发展势态之后,从20世纪末开始走下坡路,延续到现在,职业教育陷入进退维谷、举步维艰的地步。“是职业教育的路子真的走到了尽头么?”余云德反问到,随即他说,“不,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才刚刚开始,之前的起伏不过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沉潜,而今,当‘大职教’的号角吹响,职业教育必将焕发出真正的活力,成为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

“学不可以已” 。“职业教育应贯穿教育全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黄诚说。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必须尊重人的自然生命发展的需要。为此,以适应需要为主是职业教育不可背离的原则。职业学校的程度和年限,应完全根据社会需要和该科修习上的需要,而且职业学校修业年限宜分节,每节宜短。同时,职业教育不能比照普通教学制的系统设置,应是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进行教学设置,牢固树立“大职教”理念。

对“大职教”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应放在广阔的社会领域来理解。“大职教”是一种基于社会生产的教育。教育学博士、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教学院副教授赵文平认为,“大职教”既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也包括非学校职业教育;既包括职业启蒙教育,也包括职业准备教育。

“不尊重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人为地将职业教育弄成‘断头路’是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面临窘境的重要原因。”黄诚尖锐地指出,“国内现有的高职院校,基本是由早先的专科院校转型而来,中职院校则由中专转型而来。而在这之前,国内的教育体系是按照层次划分的: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高职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最高学历,只有大专水平,缺乏更高的上升空间。”

如何解决职业教育的尴尬处境?赵文平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在大学阶段有了高职,研究生教育阶段也有了专业学位硕士,而这两者之间却没有直接连通,“今年,教育部已经决定我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实行转型,应用型本科的设立,将打通职业教育这条‘断头路’,也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平行对等

“地方职业教育学校一般都有从当地初中进行招生的计划,但因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天不足,加之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既往偏见,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愿意去读职业学校。而与此同时,一些初中为了保证升学率,采用的做法却不是通过课程改革来提高学生成绩,而是强迫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离开初中去读职教学校。虽然这部分学生很不情愿,但学校以毕业证作为要挟,成绩差的学生自然无从选择。”西部地区的某中学教师道出了职业学校的招生怪象。

这样,职业教育学生的“入口”就出现了问题,“职业教育应该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独立的体系,这一类型包括了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黄诚说。

他认为,未来随着应用型本科的出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优劣之分将不再明显,不同类型的学校按照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两种教育路径,两种高考模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改革方案不久即将出台。目前部分在校生高考时或许将面临着选择,学生们是否需要提前作好准备?针对这一问题,黄诚表示,政策出台会有缓冲期,等明朗了再作准备也不晚。“现在在校生该怎么学就怎么学,家长应帮助孩子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过程中孩子自然会有思考,未来究竟做工程师还是科学家,孩子们会有自己的理想。现在把该读的书读好,将来的选择自然水到渠成。”

其实,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是靠有多少公务员,而是靠真正创造社会价值的企业,靠的是支撑企业发展的各种人才。现在很多企业招人,都要求有实际工作经验。这说明我们的企业需要有能力的员工,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并不愿意花费大量成本来培养那些高学历的“屠龙”之士来回炉学习就业技能,因为培养这些技能和技术,本来就应该由我们的职业教育来承担。

“因此,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就必须首先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不能将其作为一个解决就业的途径,而应该站在国家发展的高度上,破除职业教育身份在社会身份上的歧视,打通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使其获得与普通高等教育平等发展的机会。”赵文平建议。

让“大职教”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生根

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德国罗兰·贝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荣誉主席罗兰·贝格在解释欧债危机的背景下指出:为何德国的青年失业率仅为7%,而法国、意大利则占到了30%~40%,正是因为德国特有的双重职业教育体系。

贝格提到的双重职业教育体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参与到企业的实习工作中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教育体系中,行业协会担负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通过对教育企业的资格认定,教育合同的履行管理,考试考核的命题主持以及资格证书颁发的直接干涉,使得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彼此能够很好地衔接,学生能够迅速参与到企业的高要求生产中去。

事实上,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潜在模仿对象正是德国。“不要照搬、照抄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针对中国实际发展职业教育。”贝格在论坛上告诫中国职教改革。

如何建立本土化的现代职教体系?余云德认为,唯有“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职业院校才能真正走出困境,“大职教”发展理念才能落地生根。

他说,“走出去”的第一个问题是,谁走出去?其对象应该是当地教育部门主管领导和职业院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

走出去干什么?余云德认为,当地教育部门主管领导走出去,一是看一看外面的形势发展,到底需要何种职业教育,而选择何种职业教育又能发挥本地的优势,这样才能制订好大的规划,指明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极力引进外面的资金和合适的办学管理模式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行业拓宽办学面,支持成立职教集团,推动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而职业院校领导走出去,一是要更加深入工厂和其他兄弟院校,了解社会所需和汲取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这要做得更具体、更细化;二是和当地普高学校接洽,寻求校际交流,进行师生输出、输入。教师走出去就是要深入工厂车间,进行技术引进和改造,提升自身技能和素质,提高教育质量。如此,才能真正吸引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具有一技之长。职业院校学生走出去,去哪?去处有三:一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技能学习后,走进与其职业对接、对应的大公司、大工厂,开阔眼界的同时,让其熟悉技能,刺激其提高学习兴趣;二是走向当地社会,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积极投身实践,如此既可检测学习成果又可增强其自豪感,更能扩大影响,提升办学效应;三是走进普高学校,不能进入普高学校学习,是大多数职业院校学生及其家长心中隐隐的痛,而如今有此机会,能得到普高老师的教学指导,在知识和素质上能有大的提升,对职校学生是一个大的鼓舞,而且其中学习成绩优秀者还可和普高学生一同参考,取得高中学历证书,圆其学历梦。

然而,仅仅“走出去”还是不够的,必须“请进来”。“首先,职业院校要发展,要壮大,仅仅依靠当地政府是不够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社区资源、企业行业资源、省市或国外资源、高校资源、教育研究机构资源等引进并整合,共同为职教的发展出资出力、献计献策,以推动职教,实现跨越式发展。”赵文平说。

其次,要把与当地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人才请进来,进行技术、技能上的转化与推广,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实训,提高实践教学的知识、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同时,将学生请进来,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因材施教,追求实效。这里的学生,既包括普高的学生,又包括当地的失学青少年、寻求发展的企业员工、尚愁生计的农民、急需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等等。在学习时间上,可设全日制,主要针对失学青少年进行学历教育;半日学习制、晚班学习制或周末学习制,主要针对上班一族、广大农民或普通中小学生进行。从学习目的看,可开展项目班,以传授某一项目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主要目标;证书班,以获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为目的,为受教育者上岗或转岗创造条件和机会;课程班,以某项或某几项职业技能为核心组织相关课程,受教育者可选择性的学习;学历班,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的学习,以获取学历证书为目的。从学习形式看,可开展集中学习、函授学习和个别学习。从教学的方式看,可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学等等。

“当然,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过程中,事先需和当地政府沟通,取得政策支持,取得兄弟学校的支持,如此,才能一步步走踏实,使职业院校的事业做到实处,‘大职教’发展理念才能真正落地生根,不断壮大成长,职业教育发展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余云德说。

猜你喜欢
职教职业院校职业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爱的职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