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洪蔚,笔名蔚然,多年来坚持业余文学创作,先后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00余万字,作品30多次获奖。著有《失恋的村庄》《相思树下》《春种秋收》《中原农民婚姻调查》等多部。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开封市作家协会理事,开封市纪实文学学会会长,郑州市小小说学会会员。
汴堤湾有个巧木匠,名叫张文福,人称张木匠。
张木匠人品好,手艺精,收徒也讲究。家里穷困,小孩仁义的,优先考虑。
村东头的王彪,还没落地就死了爹,被村里人称为“墓生儿”,王彪的娘寡妇熬儿,把王彪养大成人。小伙子个儿高一米有八,生得膀大腰圆,虎头虎脑,像刚上套的小牤牛。王彪十八岁的时候,他娘掂了两瓶光肚儿酒找到张木匠,想让儿子跟着张木匠学手艺。说起这些年的不易,彪的娘哭得琉璃喇叭的样子。张木匠一拍大腿,说,弟妹,啥也不说了,明儿个让彪过来吧,我当亲儿子待。
不久,张木匠又收一徒,是后街的李栋梁。李栋梁小名粪叉,家境更赖。粪叉不到一岁时,他爹他娘偷扒火车去洛阳拿大米换面,结果双双命丧火车轮下,是瞎了一只眼的爷爷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抚养长大。粪叉个矮,一米六多一点,人显得干练而精瘦。那日,半瞎的爷爷掂着攒了一冬的鸡蛋来到张木匠家,也是哭得鼻子一把泪一把的。张木匠见不得人流泪,一拍胸脯,说,老叔,啥也别说了,明儿个让粪叉过来吧,我当亲儿子待。
张木匠信守承诺,在传艺上对俩徒弟一碗水端平。拉锯,使斧,推刨,耍锛,用凿,这些基本功张木匠手把手一对一地教。俩徒弟出身寒门,不怕吃苦,叫着劲跟师父学手艺。张木匠接到活计,师徒三人一路前往,师父披衣抱膀叼烟在前,徒弟扛锛背锯掂斧随后,俨然村街一道风景。村人幽默,叫大个王彪王小个,喊小个粪叉李大个,张木匠听了嘿嘿一笑。
木匠的巧,体现在划线下料上。啥料用到啥地儿,啥样家具啥尺寸,是很有讲究的。这需要木匠的眼力头儿,还需要木匠的细致劲儿,好木匠赖木匠的区别也在这里头。你看,师父张木匠放线划料的麻利劲儿,就足够徒弟们学一阵子了。一段圆木摆在师父面前,师父注目凝神,嘴唇若张若合,很快算好了该截多少薄板,多少厚板。然后,量尺分割,用铅笔划上记号,墨斗打线。锯好板材,师父又拿起拐尺左量右划,将板材分割成腿料撑料,之后再标出凿眼的位置。在徒弟眼里,师父量尺划线的样子,就像厂子里的高级工程师。
教俩徒弟放线划料,张木匠也是不偏不向,一替一天学。老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话不无道理。同样的教法,徒弟王彪王小个却领悟快,放线划料手脚麻利,且用料精当,少有差错。粪叉李大个看着精明,实则心闷,轮到由他放线划料,不是误工就是废料,好几回惹得主家儿掉脸子,师父没面子。师父骂他,生就的篷子棵,成不了栋梁材。细分活干不了,以后就好好给我拉大锯推刨子吧。就这样,人高马大的王小个成了放线划料的好手,瘦不溜秋的李大个却只能干拉锯推刨的掏力活。村里人都说,有智吃智,没智吃力,看看张木匠的俩徒弟就全明白了。李大个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是王小个爱逞能,耍小聪明,抢了他的风头。李大个暗地里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这时,有了木工手艺的王小个和李大个,都已娶妻生子,过得也都滋滋润润的。只是木匠班的分工格局还没变,这成了李大个心头的一个结。这年开春儿,村西头的春花婶要起三间大瓦房,木工活交给了张木匠的施工队。动手前,张木匠做了简短的动员,说春花家日子过得不易,东挪西借的才弄够了盖房的东西,一定要精心细致,不能出一点纰漏。大个小个心里明镜儿似的:春花婶和师父相好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
盖瓦房,关键在架梁,大梁、二梁、立柱、斜梁、檩条、方椽,再加门窗,哪一项都不敢马虎。那天,王小个正在两架并排的大梁上划线记号,他的黑脸老婆跟狼撵着似的跑了过来,说是老母猪要下崽,快点回去接生。王小个给旁边正拉锯的李大个打了个招呼,就匆匆忙忙走了。回家后,王小个从老母猪肚子里一口气拽出十一个崽儿,洗了洗血手立马又回了工地。
两架大梁扎好,墙也垒够了高。盖房上梁是件喜庆事,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招来一村的人看热闹。结果,热闹真的来了。西梁吊上来,要往墙垛上放,短了,一头悬空。再吊东梁,仍是一头悬空。人全看傻了,嘴张得像油葫芦。扑通,有人栽了下去,一看,是王小个。再看张木匠,一路哀嚎着离开了。
王小个醒来后,折了拐尺,砸了墨斗,自此不再做木匠,一心一意种田养猪。李大个接替师父做了村里木工队的头领,自然,也接替了王小个放线划料的行当。后来,李大个就成了村里有名的巧木匠。
又十几年后,王小个旧伤复发,不到六十岁就交了面本儿。李大个闻讯,一路哭号着赶到王小个家,对王小个的黑脸老婆说,我和彪哥师兄弟一场,我要亲手给彪哥打一口四独木棺,让彪哥走得风光排场些。
李大个挑灯夜战,第二日中午时分就打好了一口四独棺木,油漆绘图后,即可入殓。第三日,王小个家唢呐哀鸣,哭声震天,入殓仪式正式举行。猛然,小院静了下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棺木做短了,任怎么也装不下一米八多的王小个。
报应,只一声喊,李大个就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王小个死后的第五天,两口棺木,一大一小被抬出汴堤湾。小点儿的棺木里成殓着李大个,那棺木正好装得下他。村里人都说,李大个是自己给自己打下了一副棺材。
责任编辑 杨丽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