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海峰,杨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
·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
24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尹海峰,杨健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学部,武汉 430060)
目的 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方法对该院2011年至2013年医务人员呈报的249份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9份ADR报告涉及十大类药品,抗感染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多(218例,87.55%),其次是中药制剂(17例,6.83%);ADR发生的男女比例为1∶1.18,0~10岁儿童发生ADR比例最高(52例,20.88%);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236例,94.78%);新的ADR有34例,严重ADR有7例,主要涉及抗菌药物;无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所有ADR均治愈和好转。结论抗菌药物应是不良反应监测重点,提高抗菌药物安全用药意识,加强儿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时通报新的不良反应,充分发挥临床药师作用,确保用药安全。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随着2011年7月1日新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在医疗机构贯彻实施,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呈现良好发展趋势。开展ADR监测工作,一方面可以保障用药安全,避免ADR的发生;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合理用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是保证医疗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现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至2013年上报的249例ADR进行统计和分析,旨在发现和研究该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其规律,为进一步改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资料来源于2011年至2013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上报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249例ADR合格报告。通过Excel表格对ADR报告表分别按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
2.1 ADR患者的基本情况 249份ADR报告中,男114例(45.78%),女135例(54.22%),ADR发生的男女比例为1∶1.18。ADR报告中,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89岁,10岁以下的儿童患者和>20~30岁青年患者为ADR高发人群。见表1。
2.2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 按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分类方法,ADR报告涉及药品十大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及其构成如下:抗感染药物218例(87.55%),中药制剂17例(6.83%),心血管系统用药5例(2.0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2例(0.80%),消化系统用药2例(0.80%),呼吸系统用药1例(0.40%),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药1例(0.40%),维生素1例(0.40%),X线造影与诊断用药1例(0.40%),钙、磷代谢调节药1例(0.40%)。引发不良反应的抗感染药种类及其构成比如下:头孢菌素类110例(50.46%),喹诺酮类28例(12.85%),青霉素类20例(9.17%),其他β-内酰胺类18例(8.26%),大环内酯类16例(7.34%),氨基糖苷类14例(6.42%),硝基咪唑类6例(2.75%),四环素类5例(2.29%),抗病毒药1例(0.46%)。
2.3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静脉给药方式引发ADR数量最多,有236例(占94.78%),口服给药12例(占4.82%),肌内注射1例(占0.4%)。
2.4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参照《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1],对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分类。249例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多个器官和(或)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等为ADR多发部位。见表2。
2.5 关联性评价 ADR关联性评价,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的ADR关联性评价标准[2],肯定6例,很可能238例,可能5例。
2.6 ADR分级与转归 按发生ADR的级别分为:一般208例,新的一般34例,严重不良反应7例,无群体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转归情况249例ADR中,治愈196例,好转53例,无死亡病例。
表1 发生ADR患者年龄分布
表2 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其主要临床表现
2.7 药物新的不良反应 34例新ADR,均为注射剂;抗菌药物引起的新ADR 27例,占首位,其次是中药占4例。见表3。
表3 引发新的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其临床表现
2.8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7例,占上报不良反应总数的2.81%。7例严重不良反应中,男2例(28.57%),女5例(71.43%)。其年龄分布情况, 11~20岁1例,~60岁5例,>60岁1例。具体情况如下: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例,女,46岁,右侧附件包块抗感染,静脉滴注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 mL,qd),输液后10 min,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先后采用地塞米松、多巴胺、肾上腺素和盐酸异丙嗪等药物抢救,同时输氧、心电图监护,患者恢复;醒脑静注射液1例,男,31岁,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术后醒脑,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每次40 mL,qd),开始输液0.5 h后,患者左手臂和左腿出现较大面积红疹伴瘙痒,采用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g,2 h后皮疹开始消退,第2天后患者逐渐恢复;注射用头孢地嗪1例,男,62岁,胆总管结石抗感染,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地嗪(每次4 g,qd),患者皮试阴性,但在输液后10 min,患者就出现过敏性休克,先后采用地塞米松、多巴胺、肾上腺素和盐酸异丙嗪等药物抢救,同时输氧,心电图监护,患者恢复;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有3例,均为女性(例1,女,53岁,宫颈癌术后抗感染;例2,女,59岁,右侧附件包块抗感染;例3,女,40岁,多发性子宫肌瘤术后抗感染),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每次6 g, qd),输液0.5 h后,患者出现心慌、胸痛、胸闷、大汗,停药后,输氧、心电图监护,15 min后,患者均恢复;注射用氨曲南1例,女,12岁,右肾绞痛抗感染,静脉滴注注射用氨曲南(每次3 g,qd),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采用肌内注射盐酸异丙嗪25 mL治疗,2 h患者好转,第2天后逐渐恢复。
3.1 报告质量分析 该院上报的新ADR数量逐年增加,但一般的ADR仍占ADR报告主体,严重的ADR仅收到7例,而且ADR报告数量与医院规模还不相适应,这可能与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顾虑而不愿报告有关。目前该院ADR报告的主体是药师,其次是护士,医生报告较少,导致报告信息不完整,影响报告质量。为了进一步改善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一方面应加强对医生和药师不良反应知识培训,消除医生顾虑,提高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上报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的沟通,共同管控药品安全。
3.2 ADR与患者年龄的关系 由表1可知,249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中,10岁以下儿童ADR所占比例为20.88%,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健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易发生不良反应[3];另外>20~30岁青年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也偏高,其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60岁的老年人ADR所占比例相对较低,是该院近年对老年患者用药重视的结果。
3.3 ADR与药物的关系 抗感染药物ADR报告中218份排首位(87.55%),与相关报道一致[4]。抗感染药物中排名前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50.46%)、喹诺酮类(12.85%)、青霉素类(9.17%)和其他β-内酰胺类(8.26%)。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构成比高,可能与前些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临床存在无指征用药、用药起点偏高、用药时间过长、单次剂量偏大、用药频次高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有关。所以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大限度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少ADR的发生。特别是儿童使用抗菌药物,宜选用经临床资料证实安全性高的品种;同时,应谨慎确定给药剂量。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出“经由肾脏排泄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使用”,“新生儿应按日龄调整给药方案”等。因此,关注儿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应是下一步监控重点。
中药注射剂ADR报告17份,列第2位(6.83%),剂量偏大是发生ADR的主要原因。如患者,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入院,术后给予醒脑静注射液40 mL,qd,两天后用药半小时,左手臂出现较大面积红疹伴瘙痒,予盐酸异丙嗪等抗过敏治疗,2 h后情况好转,第2,3天继续抗过敏治疗,患者恢复。不良反应分析:醒脑静注射液使用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合理的时间关系;该不良反应符合该药已知的类型;患者停药后治疗效果明显。醒脑静注射液与患者左手臂出现较大面积红疹伴瘙痒的发生属于很可能关系。在调查中,其他科室醒脑静注射液使用剂量一般为10~20 mL,qd,未收到不良反应相关信息。但该科室一个月内连续出现2次,使用剂量一般为40 mL,qd,怀疑左手臂出现红疹伴瘙痒的发生可能与剂量偏大使用有关。
3.4 ADR与给药途径的关系 注射剂占94.78%,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重点,所以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候,应遵循给药原则,尤其对儿童和需长期给药者。在必须静脉给药时,应正确掌握输入液体性质,控制输液速度,避免因操作不当或滴速过快等引发ADR[5],同时药师应加强对输液处方中药物配伍以及溶媒审核,杜绝安全隐患。
3.5 ADR累积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居首位,其具体表现均属于可观察的表现性病症或者可经患者主述的疾病,也可能与临床容易发现和易于诊断有关。医务工作人员应注意观察包括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等药品不良反应;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等不良反应高发人群,在不良反应发生后,还应该重点监测其肝、肾、血液系统的各项功能,在必要时应进行长期回访。
3.6 新的ADR和严重的ADR 在249例ADR报表中,发现34例笔者未见报道新的ADR,2011年8例, 2012年26例,均为注射剂。抗菌药物引起的新ADR 27例,占首位,中药占4例。因此,抗菌药物及其注射剂是药物新的不良反应发生主要因素。其中注射用夫西地酸钠(其他β-内酰胺类)新的不良反应报告有16例,例数最多,可能是由于其说明书未明确其不良反应,医务人员认为其具有较好安全性,从而导致临床使用量较大,患者用药后出现皮疹、静脉痉挛、注射部位疼痛、心悸、胸闷、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药师应及时向临床医务人员和医疗部通报,引起医务人员关注,关注其用药安全。
在7例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中,女性比男性比例高,年龄分布与文献[6]报道相似,但严重不良反应例数少,还不能作统计学分析。抗菌药物注射剂占6例,中药注射剂1例,总的数量不高,但漏报的数量可能要高于7例。多年前已有文献[3]报道抗菌药物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较多,可能与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所以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要严格遵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避免出现无指征用药、用药起点偏高、用药时间过长、单次剂量偏大、用药频次高等不合理用药情况诱发严重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含有许多大分子物质,有可能与血浆蛋白结合而成为高致敏原,从而导致变态反应增多,也是易发生不良反应较多的一类药物。在报道的7例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中,多数药物都能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部分药物还存在用法和用量不合理情况,如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一次给予一天剂量、醒脑静注射液单剂量偏大等。另外,抗菌药物使用前对患者不良反应史和家族不良反应史进行详细询问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案例中,患者否认有药物过敏史,皮试也为阴性,但事后患者才口述其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曾经有过敏史。
[1] 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81号.2011.
[2]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WHO药品不良反应术语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72.
[3] 管玫,陈玲,陈俞先,等.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32):2539-2541.
[4] 任新凤.348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 (5):685-687.
[5] 陈幸谊,石坚如,吴剑宏,等.3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3):390-391.
[6] 曹军华,韩勇,陈东生.159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2,21(9):431-433.
DOI 10.3870/yydb.2014.12.032
R969.3
B
1004-0781(2014)12-1653-04
2014-04-07
2014-06-03
尹海峰(1959-),男,湖北武汉人,副主任药师,学士,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电话:027-88041919转88895,E-mail:294999454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