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雄,杨 健,刘 可,杜四辈,马云成,吴国文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姬塬油田北部位于陕北斜坡中段西部,构造平缓,为一宽缓西倾斜坡,构造平均坡度小于1°,平均坡降6~7 m/km。在这一区域背景上发育近东西向的鼻状隆起。姬塬北部长9油藏截至2011年12月该区共开油水井 178(142/36)口,单井砂体厚度 28.8 m,有效厚8.63 m,孔隙度11.57%,渗透率1.72 mD。井网东北部采用菱形反九点480 m×150 m井网,油藏西南部开发采用正方形300 m×300 m。
通过该区油藏剖面显示,长9油层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变薄变差,在油藏中部有不等厚度夹层存在,油藏边部底水较发育。长9油层整体连续性较好,无断层发育,是注水开发基本因素。
从渗透率非均质性看,一般渗透率的变异系数、极差和突进系数越大,表明非均质性程度越强,注水开发中更易发生注水前沿突进,造成含水率突然上升。所以,渗透率非均质性程度是控制注水开发油田见效见水的重要因素。长9油藏渗透率储层极差系数1.63、突进系数1.22。从该区长9油藏渗透率分布频率图也可得出该区长9油藏非均质性较强。
而从见效幅度与渗透率散点图可得出,该油藏注水见效井其渗透率主要位于≥1.0 mD。而该油藏油井渗透率主要位于1.0~2.0 mD。认为与分布频率有关,可以看出,储层非均质程度对注水见效有一定影响。
图1 姬塬油田北部长9油藏渗透率频率分布图
图2 长9油藏见效幅度与渗透率散点图
根据该区油井与底水接触类型不同,分为3类接触,对其见效情况进行分析。
通过3类不同接触类型其见效情况可看出,其共性为整体压力保持较高水平。Ⅲ类接触类型井初期递减较Ⅰ、Ⅱ类较大,见效周期及见效幅度较之较小。分析原因为Ⅲ类接触井初期依靠自然能量开采,且底水不发育,无地层能量补充。而Ⅰ、Ⅱ接触井初期底水发育,能量能够及时恢复,递减较小。而投入注水开发后,由于砂体连通性较好,Ⅲ类接触井注水见效周期短,见效明显。而Ⅰ、Ⅱ接触类型井由于初期递减小,注水见效不明显。3种不同接触类型井其见效状况不同。认为不同底水接触类型是该区长9油藏注水见效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表1 姬塬北部长9油藏分类见效井见效情况表
图3 姬塬北部长9油藏底水分布图
2010年8月投入注水开发后,含水整体保持稳定,无含水突升井,分析认为该区长9油藏天然裂缝不发育,油井经过压裂、酸化后投入开发。微裂缝开启。通过不同投产方式见效情况不同。经过压裂投产井较酸化投产井初期递减较大,初期液量较高,分析原因为酸化投产井位于底水发育区,初期依靠自然能量开采,地层能量能够及时恢复。而压裂投产井初期底水不发育,造成递减较大,但初期经过压裂改造井,微裂缝开启,导流能力提高,初期液量较高。从而可以认为裂缝开启后,裂缝导流性是该区油藏注水见效受控因素之一。
流体具有质量,在渗流过程中收到重力场的作用力,流体表现出重力势能Pz:
式中:Pz-表示重力势能的压力,Pa;ρ-流体密度,g/cm3;z-相对高差,m;g-重力加速度,m/s2。
受重力的影响,正韵律砂体水洗段位于韵律的下部,上部绝大多数未被水波及到,水驱效率低,剩余油富集;反韵律砂体下细上粗,渗透率值下低上高受到重力作用时水驱表现出驱油效率高的特点,韵律上部水淹较强,中部水淹中等,下部水淹较弱,剩余油分布于渗透率相对较低的下部层段。
姬塬北部长9油藏东北部采用菱形反九点480 m×150 m井网,油藏西南部开发采用正方形300 m×300 m。通过不同井网开发方式见效情况可看出,两类井网前3个月初期递减相近,菱形井网井前6个月递减略大于正方形井网井,但正方形井网由于井距较短,注水见效幅度大于菱形井网区,但由于其投产时间较短,见效井比例小于菱形井网区,两类井网见效周期相近。从而可以认为长9油藏不同井网开发方式对其注水见效有一定影响。
图4 姬塬北部长9油藏剩余油测试图
表2 不同井网开发方式见效情况对比表
表3 姬塬北部长9油藏测压统计表
坊85-121井储层属低渗透均质无限大地层,储层完善程度好,近井地带流动正常,且压力系数为0.928,表明该井地层压力水平较高;该井具有裂缝存在特征。见效井主要位于压力保持水平较高区域。占见效井70%。不同底水接触类型区块整体压力保持水平较高。压力保持水平高低是水驱见效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图5 姬塬北部长9油藏压力分布图
通过对姬塬油田北部长9油藏油水驱控制因素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姬塬油田北部长9油藏砂体连续性较好,其水驱主要控制因素为裂缝导流性、压力保持水平和底水接触类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重力及沉积韵律、注水时机、开发井网对其有一定影响;在压力保持水平较高情况下,通过该油藏不同底水接触类型制定注水开发技术政策。
[1]朱玉双,曲志浩,孙卫,闫林,梁晓伟,等.低渗、特低渗油田注水开发见效见水控因素分析—以鄯善油田、丘陵油田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2003,33(3):311-314.
[2]李红南,徐怀民,等.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模式与剩余油分布[J].石油实验地质,2006,28(4):40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