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关键词】情境体验 对话体验
实践体验 拓展体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53-02
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体验,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切身经历,来自于对数学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积累。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就必须要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在丰富、生动的学习活动中通过观察、操作、交流以及反思等一系列多样化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味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精彩。
一、情境中体验
以情境化的形式呈现数学学习内容,促进数学与生活的交叉融合,让亲切、具体的场景重现在数学课堂上,帮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情境的创设必须要贴合学生的心理、年龄,注重动态化和整体化,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在一种活泼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展开。
(一)动态化的体验
动态化的情境带给学生的,是使原本呆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挖掘情境中的动态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地观察和思考,从而获得数学“动起来”的有趣体验。
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问题》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师:张亮放学回到家,发现自己一不小心把同桌王强的作业本给带回家了。张亮想,王强一定急坏了,该怎么办呢?同学们来帮张亮想想办法吧!
生:张亮可以打电话给王强,让王强来拿。
生:我觉得是张亮拿错了作业本,应该给王强送过去。
生:我的办法最节约时间,两人约好了同时从自家出发,往对方家走去,在途中相遇时把作业本还回去就好了。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哪两位同学来演示一下他们两人交还作业本的情景呢?
(两个学生演示相遇问题的场景)
师:在这个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时间”“速度”和“路程”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引发认知冲突,展开新授环节)
(二)整体化的体验
来源于生活中的情境,往往具有信息量大且驳杂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保留信息,将情境变得更加具有探究性和思考性,使得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情境体验。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笔者呈现了学校操场跑道的图片,并出示课本中的例题。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后,让学生重新审视图片——
师:从图中你还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看到跑道的一边插了红旗,而且每两棵柏树之间插了3面旗。
生2:我还看到跑道上画了白线,将跑道分成了三部分(也就是有三条跑道)。
生3:跑道中央的篮球场上有几个同学在打篮球,他们分成了2队,每队有3人,旁边还有4位观众。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而且能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真了不起!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两步计算的问题呢?
……
二、对话中体验
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对话的活动。教学过程中的对话,不仅仅局限于师生对话,更有各种维度的对话存在。通过课堂对话,促进学生发展善于倾听和交流的能力,使得数学课堂成为一个信息不断汇聚、碰撞的场所,让学生在不断的沟通中获得深刻的自我认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共同体验数学学习带来的交往体验。
(一)体验来自差异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对话过程中,我们会时刻感受到数学学习个体的差异化。教师应当尊重这种客观差异,提倡多元化的数学学习体验,巧妙地将差异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行》一课时,有学生提出了一种不全面但很直观的见解——
师:怎样的两条直线才能不相交呢?
生:(伸直两条胳膊)像这样,中间是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师:同学们明白他的意思吗?
生:也就是说两条胳膊之间的空隙必须一样。
生:距离相等。
师:想象一下,如果这两条胳膊继续延长,会怎样?
生:始终相隔这么远,永远不会相交。
(二)体验源于独特
独特的个人见解往往意味着学生勇于创新以及敢于表达的优秀品质,如果教师轻易地抹杀学生偶一闪现的与众不同,课堂将会越来越暗淡。对话过程中,教师要审慎地倾听每一个独特的声音。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均数》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掷骰子的游戏,每个学生掷5次骰子,算出所得点数的平均数来决定胜负——
生:我已经掷了4次了,可不可以不再掷了?
师:为什么?
生:我前4次掷出的点数都比较大,如果现在计算平均数的话,我肯定赢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
师: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要遵守游戏规则,但xx同学能在游戏过程中进行数学思考,边玩边算,也是很了不起的!
三、实践中体验
“做数学”强调了实践操作在促进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手、脑、眼并用,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形象具体可感知的实践材料支撑了对数学的抽象理解,使学生的体验在指尖的触碰中变得更加清晰。
(一)有观察才有体验
操作活动是手眼脑的整合,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激活操作活动中的思维运动,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和思考。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均数》中的“移多补少”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操作活动,并明确要求学生边动笔边观察——
1.画一画
根据表中数据,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移一移
将表示不同数据的条进行“移多补少”的变化。
3.比一比
观察变化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二)有思考才有体验
带着问题进入到实践操作环节,才能最大化地体现实践操作的数学学科特点,避免操作沦为机械的手工制作。因此,教师应当以问题引领操作,指导学生通过操作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四根小棒(10cm、6cm、5cm和4cm),在展开操作之前,请同学们先猜测一下,用哪三根小棒能够围成一个三角形,并说一说自己猜测的依据,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践探究,为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做了很好的认知铺垫,提高了操作活动的实效性。
四、拓展中体验
适当进行拓展,将学生的数学目光引向课外、引向生活、引向更广阔的数学天地,是保持学生数学热情,提升数学新鲜度的有效举措。教师应不拘泥于书本,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在更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体验数学的独特魅力,为数学学习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一)在体验中创新
在积累了足够的体验之后,学生便有了创新的欲望和动力。教师要适当加以诱导,释放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获得充分的自我展示空间。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搭配问题》时,笔者设计了一个将搭配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实际问题,在对猜测的调整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运用水平——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可爱的卡通挂表,价格是由2、4、8这三个数字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谁能猜得又快又准?
生:我觉得大概是20多元。
生:可能是84吧。
生:不会那么贵,也许是48。
师:这样东一下西一下地猜,不可能猜得快、猜得准哟!
生:我们先把所有的可能都写出来,有6种:24、28、42、48、82和84。
师:好吧,现在可以正式开始了!
生:28!
师:贵了!
生:24!
师:对啦!
生:(欢呼!)
(二)在体验中延伸
借助具体生活场景的依托,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跳一跳”,初步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度和灵活度。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后,笔者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购物”的场景,准备了学生常见的一些物品如练习本、魔方、文具盒等,并标示了各自的价格,然后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如果小强想买一本练习本(7元)和一个魔方(9元),他要付多少钱?
(2)小强带了15元钱,够吗?他还需要多少元?
(3)小芳也想买这两样物品,她带了20元,能找回多少元呢?
尽管问题的难度超越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但具体的场景和已有的生活经历依然帮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最终顺利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总之,教师需要从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努力挖掘,盘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积累,充分赋予学生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知识、情感以及态度的均衡发展,在体验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深层跨越!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