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经济薄弱地区美好乡村建设新模式
——以泗阳县成子湖片区郝桥村为例

2014-05-08 07:28刘海红
唯实 2014年12期
关键词:泗阳县农户土地

刘海红

探索经济薄弱地区美好乡村建设新模式
——以泗阳县成子湖片区郝桥村为例

刘海红

郝桥村位于泗阳县成子湖片区卢集镇的东北部,有耕地面积4340.7亩、人口376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1037人。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57元,比全县平均数低906元,村集体收入为零,为省级经济薄弱村。针对该村的落后状况,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总体设计,在广泛听取干群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要素聚集整合、创新帮扶机制等多种形式,带领郝桥干群摸索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明显提升、实力持续增强的美好乡村建设新路子,2013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29万元,在全县经济薄弱村中率先实现了“新八有”。

以发展“三来一加”为重点,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带动农民就近就业。江苏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使推进市民化有产业支撑、有就业保障。为加快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推进集中居住,泗阳县在建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乡镇全民创业园的同时,大力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有效整合城乡资源和创业扶持基金,引导县乡企业在村居设立“三来一加”项目,加快打造农民就近就业平台。2013年,郝桥建设标准化厂房500平方米,作为“三来一加”项目加工点,招引捷锋帽业有限公司到村承包厂房,为留守村民创设就近就业岗位。目前,该就业点已装备机器设备76台,吸引本村120余名劳动力进厂务工,试用期内保底工资1800元/月,试用期满后月平均工资可达3500元,真正实现“一人进厂、全家脱贫”的致富目标。鉴于郝桥村“家门口就业”的良好成效,全县逐步在面上全面推开,深入做好产业规划、项目设计、项目争取、创业帮扶等工作,努力在年内实现首批74个规划保留村庄和61个经济薄弱村“三来一加”项目全覆盖。

以加快土地流转为先导,提升土地经营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如何把传统农业做成现代农业,使土地和劳动力两大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和潜力所在。郝桥村土地总面积6254.7亩,户均耕地5.1亩,地形地貌呈微丘陵状态,土壤以岗沙土为主,土地较为贫瘠,不利灌溉,耕地92%以上种植旱作物,农业生产以传统家庭承包耕作方式为主。由于耕地较为零散,机械化耕作水平低,粮食产量普遍不高,亩均产出比周边低200元左右。基于土地产出效益较低现状,泗阳县在推进郝桥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加快改善土地耕作条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并辅以有偿提供资源、发动企业扶持、引入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民增收致富。2013年以郝桥脱贫攻坚资金流转土地60亩建设高标准连栋大棚,鼓励大户承包大棚从事反季节蔬菜种植,借助江苏省农科院和科技镇长团技术优势,引进产量大、效益好的优质品种,并由农技部门和大户提供技术、销路支持。目前,已吸纳本村60多名农民进棚务工,每名务工农民年增收8000余元,村集体每年获得大棚租赁收益20万元,既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以科学规划建设为基础,做优村居环境面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成子湖片区农户大多“沿路而居”,自然村庄呈现出小、散、乱的特点。郝桥村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农民居住条件尤为简陋,全村平房户和土瓦房占60%以上,户均宅基地面积达1.2亩,部分农户由于外出打工、子女外地就学等原因,房屋长期无人居住,形成空心户。推进集中居住既是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所需,更是农民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所盼,在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的基础上,于2013年底启动建设规划占地231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的郝桥新型农村社区。在项目启动前期,按照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的原则,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征集群众意见,对社区公共环境、基础设施、配套项目、交通条件等一次性规划、分步骤实施,确保达到“规划建设优质、基础配套优良、村容环境优美、生活质量优越”的总体要求。在户型设计上,充分考虑农户生产生活习惯,提供了150、100、90和60平方米面积不等的多类户型由农户选择;在外观设计上,顺应自然地形地貌,兼顾实用功能和景观效果,做到错落有致、美观大方;在功能配套上,为每户预留部分生活用地作为菜园,在小区合适位置设立议事厅方便农户办理红白喜事;在建设施工上,通过招投标优选施工队伍,并组织村民代表进行不定期巡查以确保建设质量;在资金安排上,以建设和配套成本价销售,社区建设使用土地及成本通过实施增减挂钩来保障,最大限度降低农户购房成本;在购房结算上,给农户提供以旧换新折算、分别测算补偿与冲抵购房款多退少补结算等多种方式选择,对购房资金不足的农户统一提供实行基准利率的“安居宝”贷款,并专门建设一批60平方米左右的安居房,兜底保障部分特困户住房问题,彻底解决特困群众后顾之忧。

以引导多元投入为方向,加快“八位一体”建设,保障农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近年来,泗阳始终将维护农民利益、让农民享受合理平等的公共服务放在重要位置,全面推进区域同质供水、同质供气、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等工程,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在郝桥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完善功能配套,结合脱贫攻坚和农村新型社区打造,率先完成村民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超市、幼儿园、文体活动广场、公交站台、“银村通”服务点、“三来一加”创业点等“八位一体”建设,切实保障村民就医、出行、入学、购物等公共服务需求,逐步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为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样板。同时,县乡两级进一步整合统筹城乡发展资金,对郝桥村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集中建设,铺设农村道路5.1公里、硬化道路10公 里,新建电站1座、垃圾中转站2座,供水、供气和污水排放管道实现全覆盖,切实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

以倡导能人治村为关键,全面建强村级班子,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经济薄弱村整村脱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坚强的组织保障是基础,打造一个作风硬、能力强的村集体领导班子是关键。泗阳县在脱贫攻坚推进过程中,坚持把选好班子带头人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一好双强”的标准和“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老百姓信得过”的原则,打破身份、领域、地域限制,通过民主推荐、竞职答辩等环节,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官、转业退伍军人等公开选拔一批“能人”担任村组干部,着力破解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弱问题。同时,创新实行“三进三出,三年挂村”制度,从县直81个机关中选派252名乡科级干部,分别挂派到全县252个村居担任第一书记,其中6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由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挂钩。2013年以来,在选强配齐郝桥村级班子的同时,明确牵头脱贫攻坚工作的农工办负责人任该村第一书记,重点帮助挂钩村解决出庄道路、农民就业创业、招引“三来一加”项目、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协助矛盾化解等8件实事,有力地带动了农村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泗阳县人民政府县长)

责任编辑:钱国华

猜你喜欢
泗阳县农户土地
泗阳县出台《泗阳县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员队伍建设六条规定》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我爱这土地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浅谈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
哲理漫画毕传国
My Favorite Cou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