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江
以色列小国大作为的启示
☉李才江
以色列1948年建国,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主要民族为犹太人,虽为袖珍小国,却是中东最为强大、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特别是它的农业滴灌技术蜚声全球。
以色列成功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以色列人有“三爱”:爱读书、爱买书、爱写书。
在以色列,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无论是车站还是广场,专心致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在每个家庭里,书房是必需的。安息日期间,犹太人开的一切商店、饭馆、娱乐场所都停业,交通全部中断,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家中“安息”和祈祷,严禁走亲访友和外出郊游,但只有一点是被允许的,那就是读书和买书。
以色列是个书的国度,小小的以色列在几十年中传奇般地崛起,与以色列人热爱读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书穿越了时空,跨越了地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是人类生命季节的明灯。阅读改变人生,创造世界,与生活相伴,以色列人把读书看作是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修养的必要手段。
据统计,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当孩子稍稍懂事时,几乎每一个母亲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家里突然起火,你首先会抢救什么?”当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时,母亲会严肃地告诉他:“这些都不重要,你首先应该抢救的是书!书里藏着的是智慧,这要比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中国四大名著之《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一节,不知感动了多少多愁善感的人,而以色列人对书的情感比中国人对花的情愫有过之而无不及。当一本书破旧需要处理时,父母会把孩子们叫到身边,在孩子们的注视中进行简单却庄重的葬书仪式,以此来教育孩子书是有生命的东西,书籍教给人类智慧,所以要格外地尊重书,即便是书籍破旧得无法阅读了,也要像对待亲朋好友般亲手埋葬它,让它拥有最好的归处。因而犹太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就连犹太人的乞丐也是离不开书的,即使在乞讨,他们的身边总会带着每天必读的书,更别说衣食无忧的人了。在犹太人眼里,爱好读书看报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美德。在以色列,书刊价格非常昂贵,每本书的售价在20美元以上,每份报纸也在6美元以上,但普通以色列人对购买图书和订阅报刊都十分慷慨。这个仅有800万人口的国家,持有借书证的就有100多万人,是全世界人均拥有图书最多的国家。
内塔尼亚胡当选以色列总理之后,与他的父亲有一段精彩对话,简单而深邃。
父:“一个国家领导人应具备何种品质?”
内塔尼亚胡:“说服力、勇气和执行力。”
父:“不,这些都不是,领导人最需要重视的是坚持学习,博古通今,这样才能有足够的洞察力来作出正确决策。”
一个崇尚读书学习的国家,当然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以色列人口稀少,但人才济济。建国时间虽短,但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8个。以色列环境恶劣,国土大部分是沙漠,而以色列人却把自己的国土变成了绿洲,他们凭着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惊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以色列是个小国,但它的一举一动却牵动着全世界的神经,它的作为与世界大国相比毫不逊色。
一个嗜书的民族必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注重学习的单位必定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单位,一个坚持学习的人必定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摘自《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