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装修旺季的到来,近期本刊接到的家装领域的相关投诉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材料质量以次充好、装修合同争议颇多、维修保障难以保证成为家装建材消费投诉三大焦点。
焦点一:以次充好,难以到位的“质量关”
记者在分析了近期的投诉了解到,装修材料不合格、施工程序不规范、工程质量不合格是设计质量问题的消费投诉的三大方面,其中板材、瓷砖、卫浴、地板、油漆等建材质量问题较为突出,以次充好、虚报价格的现象比比皆是;装修公司不按规范施工导致水、电等隐蔽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发生地板被淹、电线短路等问题纠纷频频出现;地板安装不平、油漆起泡、瓷砖空鼓、玻璃爆裂、卫生间渗水等工程质量问题十分普遍。
焦点二:合同陷阱,有苦难言的“合约关”
因家装合同不规范而出现的纠纷也不在少数,这方面的消费欺诈也亟需关注。比如在大型装修特卖活动时,装修公司首次编制预算时故意隐瞒,以低价吸引消费者骗取定金,但在签合同时,承诺与实际情况不符,装修公司在合同中不断提出增加项目,施工过程中也不断增加工程项目,额外增加费用。
焦点三:准入门槛低,难以保证的“保障关”
在家装完成后,消费者在保修环节也常常会碰到商家刁难。保修期内出现问题,装修公司故意拖延或以种种理由不给维修,甚至有的公司人去楼空;收了全款只施工了一半装修人员就跑了,成了“半拉子”工程等,使得消费者处于维修难保障的境地。
特别是由于家装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从业人员无证上岗、无证挂靠和非法挂靠现象突出,不少装潢公司在收取客户费用后,把工程移交给施工队自负盈亏,并将日后的保修责任也转给施工队负责。这些“游击队”装修队伍没有从事家装资格,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等问题。
对此,《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广大消费者,为避免落入家装陷阱,应当努力做到:
1.签订装修合同要仔细。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要将使用的材料具体品牌、型号、装修完工日期等在合同中写明,以防备装修公司以次充好,拖延工期等情况发生;
2.对装修价格心中有数。消费者在装修前一定要行结合自己的实际收入,对装修的价位心中有数。同时,对所使用的材料价格作一些了解,选择比较多家公司的装修报价。此外,还应注意在装修过程慎重对待装修公司提出的追加投资的建议,不要轻易更改装修项目、材料的约定等内容;
3.选择好装修原材料。在进行装修时,一定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环保型的建材,尽量避免到路边小店购买,对装修公司购买的原材料要坚持验货查收,同时查看购货明细表,保存好购货凭证,便于出现问题时查询;
4.定期验收施工质量。消费者在选择家装公司时不仅要对装修公司的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作详细了解,还要对装修公司的诚信程度进行了解,确认装修公司是否具有合法的工商营业执照以及应具备的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的资质证书。
5.售后服务不能忽视。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就应在合同中注明保修期限,分期付款方式等内容,以防备装修公司把风险全部留给消费者。